“没有人喜欢被改变”。

三,P:Purpose目的。

其实本质而言,所有的表达都可以归类为说服,毕竟若听众不相信你说的,你说再多,也只能是适得其反。可若是按其表达目的的特性偏向来拆分,可分为以下三类:

1.仪式性。

例如:毕业、颁奖、红白喜事都属于这类中,重点就在于仪式本身,目的在于:认同(“我和大家都一样”)与转化(仪式前后的身份不一样)。

仪式性

没有任何承诺,不侵犯对方原则或立场,才能做到“我和大家都一样”,例如:“暑假就不要被写作业的苦逼情绪所困了,作业开学前做完就可以了”,爱打牌,爱抽烟,其实没什么大不了,这也说不上坏习惯,就只是个习惯而已,让家人不用担心我们:“每天少抽一根烟,让家人放心。”

越强调自己跟听众不一样,越难与听众间产生共鸣


2.告知性。

例如:汇报、展示、授课、讲座、展览等。重点在于向听众传递信息,少即是多。告知性表达的价值在于,信息精简服务。若老师将其所有信息都毫无保留提供给你,那其他什么服务都没提供,因为这不仅需要浪费你大量时间,更得浪费你大量注意力。知识服务的价值,在于让听众能少听一点,能少花些时间,能少浪费些注意力

一切信息的传递,都不是在馈赠、给予,而都是在设法夺取你的注意力。我们之所以关闭App的信息推送,正是因为大量的信息推送降低了我们的注意力品质。科技让我们松绑了时间,可无法松绑我们的注意力。

试着想想,如果你所处的行业,或你毕生所学的知识与经验,若只能用一句话表述,那这句话会是什么?例如:

法律,规则与例外的艺术;美学,如何让人产生特定情绪;厨师,让人产生饥饿感;经济学,人存活的规律。


3.说服性。

例如:宣导,论辩,推销,道歉。重点在于让听众接收并接受信息。而在说服的场景中,没有人喜欢被改变,没有人喜欢不知情,所有都希望有退路。

如果只能剩下一句话,那就是“没有人喜欢被改变”

我们每个人的看法,都是过去人生的总和。一切改变都是对人不对事,因为每件事都是你个人的选择偏好的结果,而“选择偏好”是你过去的生活累积所决定的

当我在让你别把家里弄得东西到处都是,聊得不是“整洁”这件事,聊的是你这个人,是你对“整洁”的理解。

换句话说,如果我被说服了=我被打败了,你说服我的理由越充足,我越会不开心。因此,当我们听到别人斩钉截铁去认同一件事的时候,习惯性会有反驳的欲望,这是我们本能的心理反抗机制,这是你对你过往生活经验积累的捍卫

而一旦,我们启动了对方的心理反抗机制,就很难说服对方。特别是运用威胁性或不予置否的话语,例如:

毫无疑问……每个人都应该……你必须……你怎么可以不……这都是在引诱对方开启心理反抗机制,往往让说服变得难上加难。

而所有的说服本质上都是自我说服,不是我改变了你,而是你自己想通了。而更高阶的说服,就像打疫苗,它会利用你的抵抗,让你在抵抗的过程中,完成自我说服。

例如:你为什么不戒烟?(失败的心理反抗引诱)

A:因为习惯了。

Q:可吸烟有害健康啊,这种习惯得戒掉啊。

A:其实也没那么危险,至少我现在还好好的。

Q:那你身边人不会感到困扰吗?毕竟得吸二手烟。

A:其实也还好,可以挑吸烟区抽烟。

上述的这些“为什么不”= 让对方细想对抗你的“理由”,强化“为什么不”的理由。

抽烟

例如:如果你非要有个理由让你决心戒烟,你会觉得是什么?(心理反抗引诱)

A:可能是因为周围人。

Q:可吸烟是你自己的事啊,跟周围人有什么关系呢?

A:毕竟他们会吸到二手烟。

Q:这不是很好解决吗?找个吸烟区就可以了。

A:可有时候就是找不到,也不太方便,再说自己身上也会带着烟味,多少会有影响。


说服不要问为什么不,而是得问为什么要?顺着你想引导的方向进行逆向提问,因为人的习惯性反驳,自然会自己想原因,最终自己说服自己。

不要担心人的抵抗情绪,而是要学会利用人的抵抗情绪

说教麻烦在需要将一个答案推销给所有人,而说服是让每个人都有找到能说服自己的答案。


3类表达目的:

讲者+目的=告知性;

目的+听众=说服性;

讲者+听众=仪式性,即“我和大家都一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没有人喜欢被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