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为别人找借口的人,让人心怀敬意

第一次见到张先生是在107的素养茶堂,为的是去听一场久仰的课一一《论语》,而且茶堂里禅静清幽,收费也很慈悲,全当是去养养心,至于不认识的老师,我对其头衔并不当真,也谈不上慕名而去。

第一天上课,我便迟到了,一进门就看到老先生端坐在讲桌后,银发满头,慈眉善目,我连忙曲身行礼,老师点头微笑,无半点色难。那天迟到的同学,不仅我一人,台下三三两两,只见老先生在台上微笑着说:"今天是九月初九重阳节,上课时间是九点,咱们迟讲9分钟,再凑个九,等等迟到的人。"

过去在外面上课,讲师多不喜欢有人迟到,即便不说,也不会公然找个借口将就迟到的人。此时听老师这么一说已是心生敬意。

后来发现先生为学生找借口,在学生尴尬时搭个台阶是常有之事,或者说是一种习惯。有一次先生刚刚讲过一个知识点,一位学姐突然插话寻问。我暗想,如此简单的问题,听不明白,不是领悟力差,便是没好好听。而先生即刻又讲,其间还有同学也插话给学姐解释,仿佛大家都知道,只有学姐不会,学姐急忙称是,匆匆做着笔记,在课堂上耽误大家功课也是很不好意思的。老师见状又对学姐补充到:"你刚才是去给大家倒水了,漏听了这一句。"我一听一边是敬意,一边是惭愧。

上一次先生讲至《论语》公冶长第五,其间有"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讲得是孔子希望弟子子贡谦虚慬慎些,所以要子贡自比颜回,子贡马上羞愧,不敢与之相比,知道自己远不如颜回。孔子见弟子自知,又怕弟子过于羞愧,便说你比不上,我也比不上。这样来缓解学生的羞愧感。听到先生讲及此处,不禁感叹圣人之贤,而对张先生这样一位即能讲圣之贤,又能为贤之行的老师真是敬之又敬。

你可能感兴趣的:(习惯为别人找借口的人,让人心怀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