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唐代浙江杭州西湖边的秦望山中有一位得道高僧,他的修行非常与众不同,他不住在寺庙之中,甚至不住在正常的房子里,而是在林中的一棵粗壮的大树上,用树枝等物搭建了一个像鸟窝一样的窠巢,每天也像鸟一样自在地待在窠巢中,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寒来暑往,禅师就在窠巢中静心修行,因此世人都称呼他为“鸟窠禅师”(即鸟窠道林禅师)。

在唐朝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已年近半百且正在杭州履职的白居易听闻了鸟窠禅师之名后,特意前来拜访。

在经过一番充满了人生智慧的对话之后,白居易似乎有些领悟,也对鸟窠禅师肃然起敬。但心中依然存在着疑惑,于是便继续向鸟窠禅师请教:“如何是佛法大意?”其实,白居易自幼便了解佛教,学习佛学,但在世俗习气的浸染之中他总感觉自己不得开悟,参不透禅意真谛,悟不到佛法大意,于是特此向鸟窠禅师求教。

鸟窠禅师笑道:“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白居易没想到禅师的回答竟然如此简易,便颇有些不屑地说:“这是三岁小孩都知道的啊!没觉得有什么高深的内容,我都已是年近半百之人难道还不知道这些,对我这样说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呢?”

鸟窠禅师严肃地说道:“三岁孩儿虽道得,百岁老人行不得”。

白居易听后瞬间如醍醐灌顶,收敛起之前自恃清高的态度,对鸟窠禅师更加敬重,并拜了鸟窠禅师为师。

反观省察在我们的生命之中,从小便听父母师长对我们深入浅出地讲授各种道理,而在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我们又把这些听来的道理生搬硬套地传递给我们的孩子。于是这些道理就这样被一代一代地口耳相传了下去,每一代人都的确听了很多,也记住了一部分,但真正被践行的却并没有多少。这些道理从说、听、记、行就像被放置在了一个漏斗中被一层一层的进行过滤,到了“行”这一层时已经所剩无几。很多道理都仅仅是停留在我们的意识中,面对他人时说起来可以口若悬河、头头是道,但却很少会被用在指导我们自己的实际生命当中,这样长此以往就会产生一个恶性循环,就是当他人处在逆境中时,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将这些道理说与他人去听,去劝告他人,但是,当我们自己在面对逆境时,这些道理要不就是被忘得一干二净,要不就是根本使不上力气。而这一切全部都是因为我们平时没有去真正地去践行过这些道理,没有把理论转变为自己习惯性的行为,所以在自己的关键时刻,明明知道的道理,却总是用不上,直到事后很久可能方才能够醒悟。

世间的道理大都以引人向善,传人以究竟智慧,使人离苦得乐为宗旨,“大道至简”、“千举万变,其道一也”。但人们往往是知道了却未必能做到,做到了未必能达到。一生中,我们会听到、知道了很多道理,而真正身体力行用到实处的又有多少?能够坚持践行到最后并成功地提升了自己的生命品质的又有多少?这样思考起来,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明明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