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7【以人为师】没有经济基础,何谈上层建筑

最近同时在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和The Four,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人必须要有等级的划分,我认为三六九等之分的提出是一个很值得赞赏的杰作。三六九等之分是一种很正常的社会阶层的划分,而且正是因为这种阶层的存在,所以世界才得以迅速发展,各行各业才得以人才辈出。传统观念认为,人人生而平等,这不过是人类的一种向往罢了,这是一种人类至高点的要求。如果你本身处于最底层,只想通过幻想或者数据来和上层的人搞平均,那你只能每次都处于被平均的位置,并且这种好事发生的概率微乎其微。即便这种情况会发生,那你有没有想过,以自己的资历配不配站在上层人的世界。你自己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为自己的家庭和谐做了多少贡献,帮助过多少人,为国家GDP投入多少等等。


很多人觉得等级划分是一种不和谐的存在,但是我觉得,等级不会影响你发挥自己的才华,只要是同一个等级,并不见得要在同一个领域,那大家的水平都是相差无几的,甚至是可以通过互联互通,达到等级的最大化。如果本身等级很低,还成天做梦,那这种情况才会让人觉得十分可笑。说到了突破等级,我想到的第一个人物就是左拉的作品《娜娜》,书中的女主人公靠出卖肉体来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还有张爱玲《半生缘》中的姐姐顾曼璐,不仅自己没有求得幸福,最后还毁了自己妹妹的清白,还有那些虽上位成功,但因为德不配位而最终失败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可见,等级的突破没有那么容易,毕竟乔布斯的一个观点,就可以让苹果公司一年的可见收入超过丹麦一整个国家的GDP,而普通人的一个观点,最多也就算的上部门建设中的一个意见吧。


很多年轻人,一旦被问到理想,几乎都是买房买车,当然也不排除我自己,但是真正行为匹配“买房买车”梦的人又有几个?不过是榨干父母的口袋,来满足自己的生活罢了,还一副得意洋洋的,觉得自己比别人早买了车和房,就算是阶层的突破了。我通过工作需要认识了一个合作伙伴,她给我的简历中,把自己描绘得大概有十二分棒,但是在我和她的合作中,每次都是她在拖后腿,拉我下水。而她没有按时完成的原因,只是自己的拖延罢了,并且还一次一次地为自己找借口,后来我觉得我没必要为她的行为背书,所以告诉她“如果这个任务你几号前还没完成,那麻烦你完成以后,直接交给甲方”。即便是这样,也不影响她拖延,最后到deadline的时候,胡乱搞一通,拿出一份连自己都看不下去的东西交了,等着对方来骂。


我今天看到一句很有道理的话,“把生活当做使命而不是职业”。我觉得这是一句很治愈的话,为什么有的人一天都忙着烦恼?很多时候只是懒带来的负面效应罢了。说起来他们还要为自己开脱,他们追求上层建筑,对经济没有太大追求。试问一个食不果腹的中年人说自己的梦想是为人类文明而奋斗,这是不是一个很可笑的事情?试想一下自己毕业的五年后,十年后,和同龄人拉开的差距自己是否能欣然接受?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8-17【以人为师】没有经济基础,何谈上层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