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3“技巧”可以有 “实力”更重要

“技巧”可以有 “实力”更重要

2019年11月30日开始的山东联考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第一场语文,试卷一出来,语文老师们就惊呆了——变化太大了。

对于墨守成规、寄希望于通过单纯的刷题提高语文成绩的学生来说,可能是一场灾难。因为,这套模拟卷考查的基本上不再是答题技巧的简单呈现了,而是真正的语文能力的体现,语文素养的呈现。

比如第一篇文本阅读近两千字,三则材料都是对主流文学、常规观念的突破。文中的观点本身就不好理解,如果对科幻小说不感兴趣的同学可能更不容易读懂。三道客观题,十二个选项,几乎没有通过简单的选项、原文信息比对就能进行判断的,几乎都需要理解。第4题其实是把原先论述类文本阅读中的考查文章论证的第二题客观形式变成了主观题。第5题与常规的实用类文本中的第三题类似,但是难度明显加大。说类似,是因为它并不是纯粹的探究题(肯定是不合理);说难度大,是因为它并不是纯粹的信息概括,内容归纳,而是要将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变成自己的证据链。

比如6至9题。考查现代诗歌,让人措手不及,虽然从高考命题(2000年考查现代诗歌)上讲是一种回归,但已经隔了20年了。并且2000年考查的是郑敏的《金黄的稻束》,诗人郑敏和辛笛都是“九叶派”诗人。当然,高考考查的诗歌理解上难度不大,题目也是两道选择题,即使对理解水平稍低的同学来说,也有蒙对的可能。但是模考的这首诗,在理解上就难多了,两个客观题,两个主观题即使客观题全蒙对,也只能得6分。

比如,文言文中的14题,即使能完全读懂文本,这道题也不是很简单,也需要去分析、推理。

比如19题,完全就是考查文本细读能力,考查语言赏析。不是在考查对不对,而是考查好不好。

比如21题,考查的是修改病句的能力,但是明显的比单纯的辨析病句的选择题难度大,比“找出推断有问题”的修改题难度也大。

比如23题,虽然和高考题相似,但是比高考题进了一步,没有了价值判断导向,也就是说对于“手机该不该进校园”你可以有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像高考题的“热爱劳动”的唯一判断。学生可以写作的角度更宽了,看似写作门槛降低了,但实际上也是要求更高了。考生们都能就这个话题说上几句,但是要想在众多的文章中脱颖而出,就要真有两把刷子,既要有深刻的观点,独到的看法,也要有真实、流畅、优美的表达。

难度加大,对于技巧型考生来说不是好事,但是对于实力型考生来说就是迎来了更加客观公平的考试春天。而对于广大语文老师来说,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专注于提高思维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当是正途。

【原创,请勿转载】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12-03“技巧”可以有 “实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