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跳脱,你逃避不了的命运

“思维跳脱”时时存在

常常发现在做一件事情时,忽然发现另一件事情也想去做。生活中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浏览网页时,跟着链接越跑越远,最初想找的信息根本你没有去找。原本打算写作,可是突然有一个电话打进来,一打完电话,写作的内容早已忘记。个人把这种行为模式定义为思维跳脱,思维跳脱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人的注意力缺失或注意力无法集中。研究机构、大众媒体现在都将现代人注意力作为研究对象反复讨论与分析,希望找到重拾注意力的方法或集中注意力的办法。

“思维跳脱”是一种宿命

《人类简史》中曾提到人的大脑更喜欢形象,讨厌抽象的数字。这与人类这个物种适应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的大脑以“最简化”为原则,采用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处理、存储信息的方式。大脑对事、物的记忆一般采用“链式”结构,即大脑将各类感觉器官所收集到的颜色、形状、气味、语音等表象信息进行“打包”,再以将抽象概括的方式提取出关键词,把关键词与事、物之间形成信息“双向索引”(抽象概念与表像信息互为索引),如果人认为该信息有助于经验积累,是有效的信息,则大脑将启动用长期记忆加以保存。但因为事物具有共性,大脑根据“最简化”原则将索引信息进行“复用”,采用“多对多”的模式,建立起“一张知识网”用这张网来实现对这个复杂世界的认知。

但“知识网”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一旦一个节点被提取,则与其相关的其他节点立即被调用。人脑的联想功能被“激活”,由此点所引发的所有“想法”就不断地涌入到大脑中,要求大脑分析与判断。大脑不得不使用“注意力”开始分析,但一时进入的抽象概念、形象元素太多,大脑必须采用“中断”方式进行一条条的分析,分析结束后跳回调用这条中断的起点重新进入上一个点。由于大脑的记忆分为短时、瞬时、长时记忆,分析这些信息时大脑应该是先对长时记忆中存储最牢的信息或短时记忆中最新的信息优先进行调用分析。这两种信息往往是由人深刻的或好奇的信息组成(个人认为好奇是大脑为填充最新信息“空包”而引发的心理过程)。分析中,大脑又不得不再次针对调用信息进行关联,这将再次引发处理中断。从而,使得人的思维越来越向脑中最关心或最新信息方向“深入”,在一次次的分析中不断降低自己“从哪里来”优先级,直至遗忘。在这过程中抽象概念比形象内容更早丢弃,所以人更喜欢形象,不喜欢抽象。而正是由于这种思维机制的存在“思维跳脱”变成了不可避免的现象,个人认为是由进化而引发的人类不可避免的一种宿命。

逃避“宿命”的尝试

“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是最近最为流行的一句名言。虽有客观事实存在,但人也有主观能动改变命运的办法。佛洛依德把人格分为超我、本我、自我,从自我层面看这种现象是一种宿命,因为生理结构决定了你必须是这样运作的。但从超我层面看人有改良自己的意愿,本我层面具有协调超我与本我的机制。所以,人的意识可以发挥作用,通过养成习惯的方式来改善人的专注力,或叫注意力。(个人认为意识是人类存在至今的根本的原因,没有之一)。本人认为通过以下三类习惯养成,可以有效地提升个人的注意力,防止“思维跳脱”现象。

一、养成结构化“联想”习惯

主动进行结构化思考,可以联想。但必须以所思问题作为原点,在时间、人物、事件三个维度上递进思考,而且递进层级不能超过5级(短时记忆容量只有7加减2的容量)。换句话说,关注一个问题时,与问题相关联时间、人物、事件每一个维度不能超过5个。防止由于大量信息的涌入,造成信息失序,联想过多,保障思考内容是关键要素,防止思维跳脱,注意力不集中。

二、养成非情绪化“关联”习惯

深刻记忆是思维跳脱的主要成因之一,但深刻记忆往往与人的情绪记忆紧密相关。如果说设定结构化“联想”是通过缩小思考范围来达到防止“跳脱”的目的。那养成理性化“关联”的习惯则是为了切断“跳脱”源头。人在思考时,往往对事的态度,最终与人这一元素关联起来,进而引发强烈的“爱恨情仇”,最终引起思维跳脱,所以,一旦进入“爱恨情仇”模式时,主动切断情绪开关,冷却人事关联“温度”,采用“就事论事”方式进行思考,才能有效防止“思维跳脱”的发生。

三、养成理性化“好奇”习惯

好奇心是人类进步的主要原动力,有好奇心可以有力地促进人的学习与探索。但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好奇心对于防止思维跳脱,集中人的注意力并没有太多的助益。理性好奇地本人认为是指在思维的广度上要缩小,在思维的深度上要加深,从而使人的好奇心用在关键的地方。在思考时,加深对于思考内容的相关度的自我判断,时刻把握所思考的问题是否还在最初起点上,即与起点相比,是在深度上加深了,还是在广度上变宽了。努力用自我意识合理收住广宽,有力加大深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思维跳脱,你逃避不了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