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会投资的必要性

为什么要去投资

通过投资,去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升值,实现“睡后收入”,实现“财富自由”,这似乎是很多人所梦寐以求的。在我们身边,好像总存在几个通过投资实现财富自由的亲友,他们往往成为我们羡慕的对象。这些理由似乎都是我们应该具备优秀投资能力的充分条件,还有一个不能够忽视的必要性的条件:通过投资去实现收入和支出的平衡

个人收入/支出周期

从财务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企业的利润表的净流入应该为正,也就是流入应该大于流出,这样才能够实现资本的积累,这样才应该是一份健康的财务报表。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也需要保证自己的收入大于支出。但对于我们绝大多数工薪阶层来说,在整个人的生命周期中,存在收入和支出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错配。

收入

对于绝大多数工薪阶层来说,他们的每年收入和年龄大概会有如下图形的关系:

个人收入周期.png

在刚开始参加工作的时候,其实是薪资涨幅最明显的阶段,往后,如果自身在职业上没有取得比较大的突破,今后的收入水平基本是持平的状态,可能会跟随通胀略有上涨。这一点,我觉得大多数人随着自己的工龄的增加能够越发感受到。(在大多数企业中,薪酬是和职称相挂钩的,但是高职称的岗位就那么几个,一个萝卜一个坑,就看能不能占到那个坑)。中间甚至,可能会存在失业的风险,到了退休的时候,主要的收入来源只能是退休金。

支出

如果从支出的角度来看,期限结构和收入的情况有点相反。


个人支出周期.png

刚开始,一个人的支出其实是挺少的,但成家买房之后,其支付是显著增加的,尤其考虑到现在的高房价,后面等到小孩出生,抚养和教育的这部分的支出也是增加的,甚至是逐年增加的(我相信每一个父母都愿意把最好的东西留给自己的孩子,在他们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都会尽可能去给到孩子最好的教育和最好的成长),再考虑双方父母的养老的医疗问题,这也是一块很大的支出。随后,父母离世,子女长大在教育这一块的收入相对来说减少。后面当自己年老的时候,不可避免地在养老和医疗上增加支出。支出在期限方面,有另外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高波动,也就是预期很远的支出很有可能会提早到来,甚至是突然到来,比如父母的医疗和养老,甚至是自己的医疗问题。虽然很多人从主观的心理上不愿意去接受这个问题,但是从客观上,这些事件都是概率样本空间内的事情。

收入和支出的错配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收入和支出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存在不匹配。空间上,收入<支出,这种情况下其实是很危险的,长期下去,某种程度上导致破产。时间上的错配,尤其是支出的波动,这种错配也能够打乱你的收支平衡。
收入和支出上的错配,可能就是“中年危机”或者“中年焦虑”的根源所在吧。
如果,这种错配没有一个比较高的安全垫,或者没有充分的“保险”去抵御这种波动,将会陷入一种非常被动的局面。

既然存在错配问题,那应该思考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呢?说白了,在现在这个社会,很多事情是靠钱去解决的,最好的解决方案是,让你的收入大于支出。无非两条路径:增加收入,减少支出。减少支出肯定是下策,毕竟每个人都不想去压缩必要的支出去降低自己的幸福感。那么重点在于如何去提高收入。那么,如何去提早自己的收入呢?

收入来源三要素:劳动,资本或土地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已经点名了个人收入的三个来源:劳动,资本和土地

无论是谁,只要他的收入来自他自己的资源,他的收入必定来自于他的劳动、资本或土地。

其中,土地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是很现实,因为土地属于国有或者集体所有。通俗一点来讲,对于大多数人,收入来源无非两种,一种是“出卖自己劳动”去赚钱,另外一种是“通过资本”去实现“钱生钱”。

劳动

对于普通的工薪阶层来说,“出售自己的劳动力”,这可能是最直接的收入来源了。但是,个人的劳动存在一个很重要的缺陷,那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劳动在市场中的价值越来越低。正如一个公众号文章分析的一样:

1,人的职业核心价值来源于哪里?
现在都在说很多30岁的人就开始面临“中年焦虑”,其实很大一部分其实就是“职场焦虑”。那这种“职场焦虑”甚至“中年焦虑”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其实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对“自我价值”的不自信从而带来的“职业不安全感”。自己年纪在增加,但是自身的价值似乎并没有同等比例的增加,出去跳槽不一定能轻易找得到目前同等薪资水平甚至更高薪资水平的工作,而要接受比目前低的薪水职位甚至转行从头再来的话,不仅脸皮和面子不太能接受,已经上去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也不太允许。而对于自我价值的不自信通常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1)个人没有核心竞争优势。自己掌握的技能并不具有排他性,进入门槛并不高,可能刚毕业几年的人也能干得比他好,但拿得还比他少。
2)工作本身没有积累性。自己掌握的技能或者资源并不能随着时间同步增长,模式比较单一,只是不断的重复性工作,不能带来更多的视野或者机会。
3)工作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有的工作进入门槛很高,比如顶级投行和咨询(至少要求TOP学校毕业,面试筛选也非常严格),不得不说进去的真的是“精英”。但就我认识的在里面工作的小伙伴来说,他们基本没有太多个人时间,对身体和生活造成的“伤害”在我看来是不具有可持续性的,短期内还可以承受,长远来说,大部分人无法一直承受。
4)收入模式单一。这也是最致命的一点,收入来源只有工作这一份收入。所以会有人说,让人焦虑的不是“月薪三万”,而是“月薪三万”的收入模式,如果有1万是来自工作,另外2万是来自于房租,那估计大多数人就不焦虑了。
我相信这篇文章的分析能够戳到很多人的痛处。但是也不要太过于悲观,世界上完美的事情很少,能够接受事务的不完美,同时还能够去追求完美,这才是难能可贵的。

资本

在通过劳动提高收入的局限性下,似乎“钱生钱”,“睡后收入”这种模式更加具有吸引力。资本涉及的范围比较广,这里可以简单理解为你的积蓄。当谈到如何去提早自己收入的时候,我很少听到身边的朋友说自己想在自己的岗位做得更好,去通过升职加薪来实现收入的提高。可能,很多人看到了自己这个职业的瓶颈,或者说看到了竞争的激烈性。

我听到的最多的答案是“搞副业”。比如,很多女生的梦想去开个奶茶店,然后每个月等着收钱就好了,或者去加盟一个品牌店。从投资的角度去思考,这其实并不是一门好生意,为什么?首先,这门生意的壁垒很低,既然你只有资金成本就能够开,那其他人也能够进入,而且你的资金量并不存在太多的壁垒。既然别人能够进入,就说明竞争激烈,那么你如何去实现你的差异化竞争呢?你的管理,你的品牌,还是其他,你确定有这方面的能力吗?这个问题是你要去认真思考的,我能不能比别人做得好?为什么我觉得我能够比别人做得好?我的优势在哪里?我的劣势在哪里?有哪些因素会导致我失败?我应该如何去面对这些可能存在的风险点?
另外一个是经济学上的沉淀成本,当你发现你自己错了的时候,你能不能及时止损。比如你想关掉你的奶茶店,你的铺租,你的加盟费还有你之前的装修这些都是沉淀成本来着。另外还需要考虑到你的时间和精力。

除了这种直接投资之外,另外就是“间接投资”了,比如去购买常见的资产,比如理财产品,债券,基金,股票,P2P等资产,去获取投资收益。但似乎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好,比如在股市,很多人被割了韭菜之后,肯定心灰意冷,有些人甚至是P2P跑路的受害者。

既然已经意识到了具备投资能力能力的重要性,那么该如何去学习投资呢?应该怎样去投资呢?这将是下一篇文章将讨论的问题。

希望每一个读者都能够早日实现心中那个“财富自由”的梦想。
文章完成于:2019-10-23 深夜

Awetumn .png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所在的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

你可能感兴趣的:(聊聊会投资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