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冬至,是一个和家人团聚,吃吃饺子,聊聊家常的幸福日子。
可是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冬至却是孤孤单单、冷冷清清的。
不只是冬至,一年里的大部分时间,他们都见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只能和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留守在贫苦的农村,相依为命过日子。
他们有一个让人心疼的名字——留守儿童。
01
据全国妇联2013年的一项研究报告测算,我国大约有6103万留守儿童,平均每5个儿童里,就有一个是留守儿童。
他们常年见不到父母,缺少应有的关爱。生活条件拮据,小小年纪就要帮家里分担家务、农活。有的还要承担起爸爸妈妈的责任,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
除了生活上的贫困,他们的精神生活也是很贫乏的。
城市里的孩子从小就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玩具、书籍,能和爸爸妈妈去逛动物园、博物馆,看各种演出和展览。
家里条件不错的,小小年纪就已经去过很多国家旅游了。
可是留守儿童呢?他们只能守着落后的家乡。
没有玩具、没有书籍,没有人和他们聊天,没有任何新鲜的东西。
有研究发现,中国偏远地区的孩子,在智力测验中的表现,远不如城市里的孩子。
原因就是农村的孩子能接收到的刺激太有限、太单一了,所以他们的大脑无法形成更多的突触,也无法建立像城市孩子那么复杂的神经网络。
比智力水平更令人担忧的,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我们都知道,0-6岁,尤其是0-3岁,是孩子建立安全感,形成亲密关系的关键期。
在这一时期,如果父母能给孩子充足的关爱和积极的回应,孩子就会自信、温暖、有价值感。
相反,如果孩子得不到足够的关爱,就容易变得自卑、消极和冷漠。
甚至有部分孩子长大后,会带着人格缺陷走入社会,一失足成千古恨,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02
留守儿童就像是含苞待放的花蕾,因为天气条件恶劣,有些终其一生都无法开花结果。
如何给这些孩子一丝温暖,让他们也能够绽放呢?
父母:即使相隔千里,也要给孩子家的温暖
首先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父母。
虽然因为生活所迫,留守儿童的父母无法把孩子带在身边,贴身照顾。
但我们还是能想一些办法,让孩子感受父母的温暖。
经济情况好一点的,我们可以定期的和孩子通电话,关心一下孩子和家里老人的生活状况。
可以趁寒暑假的时候,带孩子去你所在的城市看一看。让他们对爸爸妈妈的情况也有一些了解,分享你们的快乐和艰辛。
家庭情况不太好的,可以拍一些你在城市居住、打拼的照片,还有你和孩子的合影,印出来后留给孩子,让他们每天都能看到你们。
还可以用最传统的方式,和孩子进行书信的交流。即使见不到面,你一样能关心孩子、影响孩子。
社会:给留守儿童关爱和学习的机会
小样妈觉得,留守儿童最需要的是情感上的关爱、交流,还有学习知识、看看外面世界的机会。
前者给孩子温暖,后者给孩子改变命运的力量。
在这方面,有很多人都在默默无闻的付出,温暖和影响着孩子们的灵魂。
比如孔雀姐姐素馨,她也曾经在大城市里生活过。
但因为自己曾经的那句“我要为家乡做点贡献”,她选择回到家乡,去做一名普通的老师。
她不仅把知识传授给孩子,还通过给孩子们买书、讲绘本故事,来为孩子开启一扇通往阅读的快乐之门。
她说,
“没有不爱学习的孩子,只有没发现孩子爱阅读的家长。”
“给幼小的孩子埋下阅读的种子,时常浇浇水,也许一不小心就发芽了,然后慢慢就长成了参天大树呢?”
同样感动我的,还有一位9岁的男孩林泓辰。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我正在做一件很酷的事,给家乡的小朋友在线教英语。”
在他妈妈的母校,同时也是他外公和大姨教书的地方——振东小学,有很多的留守儿童。
对他们来说,学习是一件很奢侈的事。
起初,林泓辰只是在妈妈的要求下,陪这些同龄的小朋友玩。
一次偶然的机会,林泓辰给这些朋友上了一堂拼音课,孩子们听的非常认真,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之后,林泓辰想了一个办法——在线给朋友们上英文课。这样他们就既能见面,又能学到新知识了。
虽然林泓辰只有9岁,但他当小老师这件事是认真的。
他不仅认真地备课,还会用小星星,甚至是变魔术的方式给孩子们奖励。
他是真心地希望家乡的小朋友也能够像他一样,学到更多的知识。
而在这个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他自己也变得更优秀、更闪亮了。
03
孔雀姐姐素馨和9岁男孩林泓辰的故事,让我看到,我们能为留守儿童做的还有很多。
不论是给他们寄送物资,尤其是文具、书本这些学习用品,还是走近他们的身边,给他们送去关心和知识,都能真真切切地帮到他们。
这样做的同时,也是在温暖我们自己,和用我们的实际行动,给孩子最好的影响和教育。
猜 你 想 看
孩子发脾气时你怎么做,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
我是小样妈,更多育儿干货、早教游戏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