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一搜中国历史上那些节俭的皇帝

节俭是人类的美德。我一直主张节俭,我喜欢过极简主义的生活。

有人说,家大业大,浪费点没啥。我不这样认为。

说实话,昨天在贵州大学的食堂吃饭时,看到潲水桶里白花花的米饭和粉时,很有点心痛。

是的,俺们国家是家大业大,但如果每个人都浪费一点,那加起来可就不是一点点了!因为我们的人口基数大呀!

我想去看一看历史上有没有很节俭的皇帝?

皇帝是一国之尊,如果皇帝都节俭了,在他的号召下,他那个国家应该也会很节俭的!

以下是我在网上查到的内容。

一,道光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崇尚节俭,而且毕其生如一日者,非清代道光皇帝莫属。但史学家们评论道光帝的节俭时,往往带有一些揶揄的色彩。作为一国之君,他节俭过度了,甚至达到荒唐可笑的地步了。

道光帝爱新觉罗·旻宁,原名爱新觉罗·绵宁,庙号宣宗。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是嘉庆皇帝的次子,其生母是孝淑睿皇后。由于他哥哥早逝,实际上居嫡长子之位。

道光元年(1821年)十一月初八,他颁布了第一份施政纲领《御制声色货利谕》,表示“百姓足,君孰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于足?”表达了节俭治国的思想理念,并作出如下规定:

一)停止各省进贡水果、蔬菜、药材等土特产。这一切都是民脂民膏。能节省一点,就能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况且不远千里送到期北京,运费太贵了,浪费更大。

二)同时不再增建宫殿楼阁。经过康雍乾几代经营,皇室居所已经尽善尽美,除了日常维护就不必再修。如花言巧语,蛊惑圣听,再打增建扩建这个主意,从中饱中私囊的人就是大清万世罪人,将追究他的刑事责任。

二,汉明帝:刘庄

汉明帝刘庄(28年6月15日—75年9月5日),初名刘阳。东汉第二位皇帝(57年—75年在位)。建武中元二年(57年),即皇帝位。

刘庄即位后,一切遵奉光武帝制度。刘庄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察,总揽权柄,权不借下。

他严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干政,对贵戚功臣也多方防范。同时,他也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胁。在位18年,克勤克俭,兢兢业业。

为帝期间,齐家治国,颇有成绩。他注意整肃吏治, 严惩不法官员,减轻百姓赋税,不搞穷兵黩武。对外戚要求尤为严格,明令禁止:“后宫之家, 不得封侯与政。”

他平时生活节俭,反对奢华。衣着朴素,饮食简单。还亲自耕田,广招流民,发展生产。因之在其在位时期, 被史家赞誉为“天下安平,百姓殷富” ,号称“永平之治” 。

他临终时,下诏吩咐子女和大臣们:“丧事从简,不准奢费。”

三,明思宗:朱由检

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即明思宗(1627年—1644年在位),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天启二年(1622年)被册封为信王,天启七年(1627年)登基,改元崇祯(1628年—1644年),后世称为崇祯帝。

崇祯帝继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曾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

在生活方面崇祯皇帝还是一个苦行僧般的皇帝,衣服、裤子、袜子只要是破了,就去找人打补丁,而打补丁的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崇祯皇帝自己的老婆周皇后。

崇祯皇帝平时走路不是很快,不是因为他的身体有病还是其他的,只是因为他里面的衣服都是破的,一旦走路快了,破衣服就会露出来。堂堂大明朝的天子,过的如此节俭,也是令人唏嘘。

四,后周太祖:郭威

郭威(904年-954年),即后周太祖(951年—954年在位),字文仲,别名郭雀儿。邢州尧山(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五代时期后周建立者(951年—954年在位)。

郭威曾为后汉的邺都留守,后汉隐帝刘承祐“厌为大臣所制”,派人前往邺都去谋杀郭威,从而激起了郭威反叛。

乾祐三年(950年)冬郭威发兵南向,攻入开封,推翻后汉。广顺元年(951年)2月13日,郭威即位建元,国号周,史称后周。

他生性节俭、虚心纳谏、改革弊政,使北方地区的经济、政治形势渐渐趋向好转。显德元年(954年),郭威因病驾崩,年五十一。谥号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庙号太祖。葬于嵩陵。

郭威素来崇尚节俭,登基当月就对宰相王峻说:“朕起于寒微,备尝艰苦,遭时丧乱,一旦为帝王,岂敢厚自奉养以病下民乎!”

下诏禁止各地进奉美食珍宝,并让人把宫中珍玩宝器及豪华器具当众打碎,说:“积于有司之中,甚为无用之物。凡为帝王,安用此!”

历史上有过很多以勤俭著称的皇帝,但不乏作秀之人,能直接下诏禁止各地进贡珍宝的已经十分少见,而死后“纸衣瓦棺,青砖黄土”的薄葬仪式更是绝无仅有了。

五,隋文帝:杨坚

杨坚(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即隋文帝(581年-604年在位),汉族,隋朝开国皇帝,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

大定元年(581年),杨坚受北周静帝禅让为帝,改元开皇。

杨坚在位期间,军事上攻灭陈国,成功地统一了严重分裂数百年的中国,击破突厥,被尊为“圣人可汗”;内政方面,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使得中国成为盛世之国。

开皇年间,隋朝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中国农耕文明的辉煌时期。在位24年,虽然出身贵族, 几代公卿,但史书则说他“务存节俭,令行禁止,上下化之” 。

他从不接受奢侈华贵的礼品, 衣服破了,补后再穿。进餐也只有一个荤菜,绝不重肉。有司尝以布袋贮干姜,以毡袋进香料,他斥为奢侈。

因而《隋书·本纪》中说:文帝“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 强无凌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天下无事,区宇之内宴如也。”

六,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即明太祖(1368年—1398年在位),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在位期间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政治上废丞相,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北伐残元。

经过洪武朝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在位31年。

他做了皇帝后带头节俭,身体力行, 教育人们说:“所谓节约者,非身先之,何以率下? ”

一次,他看到某官员衣着华贵,便问花了多少钱。答云:“五百贯。” 于是他责备说:五百贯,是农夫数口之家一年的收入啊,只够你做件衣服,奢侈到如此地步,简直是糟蹋百姓财物!

朱元璋在反对别人奢侈的同时,特别注意自身的俭朴。一次江南行省长官将陈友谅的一张镂金床送给他, 他大怒说:“这和孟昶的七宝溺器有何不同? ” 拒而不受。

七,汉文帝:刘恒

刘恒(前203年—前157年),即汉文帝(前180年—前157年在位),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母薄姬,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

汉文帝即位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衣着朴素,废除肉刑,使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

在位23年,治国崇尚节俭。他从不增益宫室苑囿, 一次拟建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 。百金,乃中等人家十户之产,数目并不大,但汉文帝却以过奢而作罢。

他一生只穿粗质料衣服,为了省料, 嫔妃衣服不准拖地,蚊帐严禁绣花。秦始皇修豪华陵墓调集72万民工,而文帝则下诏,建墓只能用“瓦器,不以金银铜锡为饰” 。

其后景帝继文帝轻徭薄赋、待己节俭之风,造就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景之治” 的盛世,为后人所称赞。

八,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洛阳瀍河区东关)。

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之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

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致力于统一全国,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在位17年。

他创业精勤,崇尚节俭,服用简朴。

女儿魏国公主喜欢打扮,常常穿着贴绣铺翠的华丽衣服出入宫禁。赵匡胤训斥她说:“从今日起赶快把衣服交给我, 以后不许再穿这类衣服,因为它豪华耀眼,会引来很多人仿效! ”

一天赵匡胤与皇后闲谈, 皇后劝他说:“你身为皇帝,为何不用黄金装饰轿子? ” 他答道:“我富有四海,不要说轿子,就是宫殿也可饰以黄金。我是为天下守财,岂可枉用!古人说:以一人治天下, 不可以天下奉一人! ”

让我仔细看一看,哪一位皇帝最节俭?

你可能感兴趣的:(搜一搜中国历史上那些节俭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