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计划是兴东机场飞成都,川藏线进藏,青藏线回成都,行程17天,另外聘请专职司机和专业领队。
一切看似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了,其实心里一直没有放下的是对高原反应的担心和恐惧。我们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对高原反应没有任何认知体会。我曾经在玉龙雪山、青海湖短暂停留,海拔3000多,并没有产生明显的感觉。
陆续听说高原反应的传闻,有说在拉萨下飞机后,立马又飞回去的;有说被送藏区医院抢救的;有说整天抱着氧气罐依赖吸氧的;有说从高原回来眼、耳、鼻出血的。总是,一旦出现严重高原反应,必须立即终止行程,打道回府。
心里甚是瘆得慌问度娘:高原反应的症状是,头痛、心悸、胸闷、气短、厌食、恶心、呕吐、乏力严重者会出现感觉迟钝、情绪不宁、失眠、精神亢奋、思维迟缓、记忆力减退、产生幻觉等,也可能发生浮肿、休克或痉挛等现象,更严重者甚至会因为肺水肿、脑水肿而丧失性命。
细思极恐,又不甘放弃,于是严格按照预防高反的种种要求,改变生活作息。首先停止游泳,降低身体需氧量,提前一周开始服用红景天胶囊,降低体内耗氧量,并加强营养和睡眠,放松精神,熟记高原地区行为举止注意事项。同时准备了一大包散利痛、藿香正气胶囊等等预防和治疗高反的药物。
一切准备妥当,其他交给运气了。
我们从成都一路向西,第一站是四姑娘山。四姑娘山,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由四座绵延不断的山峰组成,从北到南,在3.5公里范围内一字排开,从幺姑娘山、三姑娘山、二姑娘山到大姑娘山,其高度分别为6250米,5664米、5454米,5355米,
山雄峻奇异的山峰,鬼斧神工的地貌,丰富独特的景观,使她成为观光者的胜地、登山者的天堂、徒步人的迷宫、摄影家的乐园,被誉为东方圣山,东方阿尔卑斯山。我们是坐着观光车在景区浏览,海拔高度应该在3000左右徘徊。
初入高原,高原反应是我们每个人心中一大块重重的阴影,我们时刻都小心翼翼感受着身体发出的信号。我们小心翼翼地走路,小心翼翼地说话,小心翼翼地微笑,甚至连眼神的交流都小心翼翼,只是安静地欣赏着四姑娘山的美景。四姑娘山的美,似乎只能安静地欣赏,她的美,美得那么安静,雪山巍峨端庄,森林郁郁葱葱,湖水透彻冷冽,一些不知名的花也是白色的,湖水中安静地伫立着不会长出新枝桠的枯树……一切都来自遥远的中生代和古生代,已然沉默亿万年。
我知道,丛林深处,有一双或许几双慧黠的黑眸正注视着我们,也许是匹狼,也许是只雪豹,它们有着华丽闪亮的皮毛,和迅猛矫健的步履,亿万年的寂寞让它们拥有深邃孤傲的犀利眼神,高贵而冷漠。
四姑娘山的海拔高度只是带给了我短暂头晕的感觉,只要不剧烈奔走、爬坡,一切安好。
第二站是新都桥。我们心理预期的海拔高度是被告知的3300m。我们一行从雅康高速经十余小时车程,在下午六点多到达新都桥,一场小雨恰如其分地翩然而至,又戛然而止,一道美丽的彩虹便洋洋洒洒挂在了湛蓝清澈的天空中。因为沿路也穿越了三、四千米海拔的垭口,都没什么感觉,我对高原反应的预防懈怠了许多。
我们住的宾馆很简陋,一栋藏式的楼房,有简易的卫生间,床上插着电热毯。同行的丁先生放下行李便去了后面山上,并不断给我们发回前方报道:这个地方你们不来看看的话,将终身遗憾。
我心里痒痒的,壮着胆子出了宾馆,在后山和秦先生、丁先生会合。
宾馆的后山,一处我叫不出名字的所在,果然别有一番景象,绵延不绝的山峦和草原,散落着五彩缤纷的鲜花,黑色的牦牛带着一群出生不久的小牦牛,徜徉着,时而低头吃草,时而左顾右盼。已经是下午8点左右了,太阳依然把余晖洒落在这片山坡,山峦的颜色随着光影移动,不断变幻着颜色。从山顶垂下的经幡和刻在山坡上的六字真言,为这个安静的世界更是增加了一丝神秘和圣神的色彩。像德国电影《海蒂和爷爷》里看过阿尔卑斯山,更像是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我已经完全忘记了高原反应的威胁。
同行的伙伴知道我喜食羊肉串,晚餐点了好多,我也吃了好多(其实味道远不如去年在酒泉的羊肉串),也不介意高原地区不能洗澡的规矩,洗好澡休息。那一晚,高反如约而至。头疼、恶心,忽冷忽热,像害喜一样。我蜷曲在被子里,默默忍受着。后悔不迭,下午在后山消耗了太多体力。第二天早上,这种痛苦的感觉还在持续,根本不想吃任何东西,能感觉到脑门上的血管在有节奏地啪啪跳动。为了让自己有胃口,我开始吃一些消食片,没想到,二、三个小时症状全无。我纳闷了,难道是我羊肉串吃多了引起的,一场兴师动众全力抵抗的高原反应,演变成一场消化不良的肠胃病。
在接下来的行程里,我们经过稻城亚丁,理塘,那曲,安多等,海拔都在4500m以上,我居然都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或许是身体已经适应了高原。
也算是经历过一次高原反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