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戏剧“破冰”,让观众真正读懂一门艺术

北京冬奥会渐近尾声,而开幕式的惊艳仍让人久久回味。不管是二十四节气倒数、掉队的小鸽子、五环破冰还是“大如席”的名牌雪花,中国人对艺术的感知与把控都给了世人极大的震撼,让人不由地惊呼:中国人的浪漫我又懂了!


细数一切惊艳背后,有一个人的努力不容错过,他就是“双奥”开幕式的总导演张艺谋。


如果说张艺谋之于奥运会开幕式是‘灵魂人物的话,王可然之于当代戏剧艺术的地位同样如此。


十二年前,一个怀揣着戏剧梦的青年,从他熟悉的新闻行业退出,组建了自己的“梦之队”。从那以后,这支非官方的队伍便在当代戏剧的传播与发展这张答卷上,交出《陪我看电视》、《犹太城》、《如梦之梦》等令观众评委们满意的答案。这个造梦青年,就是央华戏剧创始人、戏剧制作人王可然。


随着一幕幕大戏在央华制作下收获一波又一波掌声,越藏越深的行业问题却浮现在王可然心头:戏剧的出路早就不是靠名角儿赢得观众捧场,那么,身为整个戏剧工作的灵魂人物的戏剧制作人能为戏剧的发展做些什么?


在这个问题的引领下,王可然思考并总结了自己在央华工作的这十二年的经历,通过与清华大学教师、资深行业记者牛萌的合作,用“心得+访谈记录”的方式,写成了戏剧艺术类书籍《一切为戏剧:央华戏剧制作人工作方法论》,并首次向所有读者披露戏剧制作人的工作法则。


在这本书里,你将看到一个戏剧工作者对自身行业深度的探索及反思。


1.一个人就是一支骑兵


“一个人就是一支骑兵”本是毕淑敏老师一篇散文的题目,在了解过王可然在央华的工作内容后,我却觉得这个题目所描述的正是戏剧制作人的工作特性。


王可然在央华的身份,对内对外一直是“戏剧制作人”。然而,不只是看戏的观众、路边的行人,就连同行也对这身份有着诸多误解。


事实上,比起只需要总管戏剧演出效果的导演,身为戏剧制作人的王可然除了要对戏剧的艺术效果有独到的见解以外,还得管理作品的商业输出。对此,王可然自己有着直白的认识:


“我们(戏剧制作人)不仅是文化商人,更是用品鉴艺术的能力和开拓市场的创造力去改变中国人生存品质的工程师。”


这种“一人分饰多角”的特性是融入王可然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


书里记录了一次《如梦之梦》联排的景象:


制作人王可然端坐在环型舞台中央的观众席上,全神贯注地观看演员们的表演,即使有来人想搭话,也被他小声婉拒。


整部戏分为上下两场,光上半场联排就用了四小时,而这段时间里,王可然一直坐在观众席上观看。


下午五点,上半场联排结束,王可然没留给大家闲谈的机会,自己率先风风火火地赶往剧场办公室,边走还边和工作人员交代哪些角色的戏需要调整、哪些角色妆扮不对、哪些演员接下来要与导演视频通话以及叮嘱现场观众不能拍照等等。


你会发现,大到事关作品存亡的宣传风波、小到演员的一个发饰都在戏剧制作人的管理范围内。和王可然熟识多年的好友、著名主持人张越说:“他就是剧组里的老爷、老妈子兼听差。”


这句吐槽在旁人看来不免显得戏剧制作人一职有些“杂”,但正是这份“杂”锻造了王可然乱中有序的工作能力,让戏剧制作人一职配得上“一个人就是一支骑兵”的荣耀。


“一个人就是一支骑兵”,这是王可然在他十二年工作生涯中始终保持的工作能力,更是他通过文字给所有人、尤其是想要了解并成为戏剧制作人的人传达的职业魅力。


2.何为戏剧,戏剧何为?


在作家贾行家给此书作的一篇序中,有这样八个字:何为戏剧,戏剧何为?


先来说说“何为戏剧”?


这个问题不只是没有了解过戏剧的人对这一艺术类别的发问,更是深耕在这一领域里的艺术工作者需要长期思考的问题。


面对好友突然做出的决定——从如日中天的电视媒体行业退出,转而投入当时处于寥落边缘的戏剧圈,张越不能理解,甚至在好友提出邀约时有过片刻迟疑。但她终于是被这位看似有点“任性”的好友王可然说服了。


说服张越那套说辞并没有什么特别,只是一个怀着梦想的青年将他感性的梦用理性的思维做了剖析。


王可然说:“因为观剧人数的限制就偷换概念,将戏剧说成是小众艺术,这是不对的!


书里提到,王可然一直觉得戏剧在中国是有市场的,只是过去的规模太小,有能力的人不愿做,做出来的人不愿努力探索。而他本人到了2008年才有机会实践、验证他对市场的认知。


这十二年来,在戏剧制作这条路上,王可然不只是一个低头探路的徒行者,同时也是一个抬眼望月的梦想家他在那些或荒芜、或布满脚印的道路上仔细辨认,这才走出了一条有希望之光的道路。他总结道:


“戏剧是在宗教之外,最易于被满足温饱之后的城市人群接受的、温暖灵魂的产品,也是观众于自己灵魂的不满足、不安之外,在舞台上找到的一种温暖感。”


这种抚慰灵魂的不安、引领观众在心底构筑起安全的生命观的解释,正是王可然对“何为戏剧”这一问题的专业回答。


了解“何为戏剧”,我们再来看看“戏剧何为”?


戏剧究竟要怎么做?这是一个盘绕在新世纪所有戏剧制作人心头的大事。


过往的戏剧讲格局、讲用角儿、讲传统,就连著名的电影导演李安也曾在他的传记里写下自己对戏剧的一个观点——戏剧里必不可少的是演员。


虽说李安导演这个观点放在书中是为了衬托戏剧制作人在新时代的作用之重要的,但我以为,这个传统意味十足的观点同样折射出当代戏剧制作人没能重视戏剧内容的弊端。


这也是为什么舞台剧传播到今天,已经很难找到像《雷雨》一样轰动全场的作品了。


回首历史上满座叫好的大戏,哪一部不是摸透了观众心理的?哪一部的内容不是紧扣时代风云的?哪一部不是走前一步、用艺术告诉观众生活的信念的?


但很多戏剧艺术工作者忘了,他们甘愿将戏剧艺术圈禁在远离观众的角落,自个儿形成“曲高和寡”的假象。


王可然从踏入这个圈子里,就立志要打破这种假象。他把戏剧生存的思路凝结为简单的三个字:通俗化


正是这个对戏剧生存渠道深刻反思的结果,推动王可然和他的央华制作出了一部比很多作品更深入人心的戏剧——《陪我看电视》


王可然觉得:无数戏剧观众沉睡在广阔的中国城市里,没有进过剧场的他们不是不会享受剧场,而是没有能关怀他们、打动他们的戏剧作品,他们对于情感、情怀,有着天然的消费需求。


这种对戏剧作品深刻的领悟力度,带领王可然和他的团队一次又一次深入戏剧艺术,又带着他们找到的那点艺术萤火,一步步走向群众拥挤的地方,这才为戏剧的生存与发展,照亮了一条可供行走的道路。


3.台上修行,台下悟道


在与王可然合作过的演员里,许晴无疑是时间z长的一位。这位从《如梦之梦》首版演到第九版的“中年顾香兰”曾发出过感慨:“在这个舞台上,每一步都是在修行。


修行,可以说是所有戏剧人在台上表演时的共鸣。


在没有影视剧那样宏大的背景衬托下,仅靠关键几样道具就得把观众带入“梦”里,演员们如果没有深厚的、收放自如的功底,是很难做到的。因此,每一次台上的练习和实战,都是在为下一次的登台做精进练习。


与王可然合作的另一名演员,是曾深陷粉丝风波的肖战。在书里,王可然回忆了好些他与这位非科班青年演员接触的事,为我们展现了这位青年演员更为真实的另一面。


在写到肖战随团进驻唐山大剧院进行封闭排练时,他出色的台词功底以及随时帮上忙的走位记忆都留给了合作者很好的印象。


在一场需要表达滑稽、荒唐的戏里,肖战自创了几个谐音梗,并用故作荒诞的语气将台词说出来。这个创意使得这段戏更加流畅活泼,也成为了整场戏的一个亮点。


像王可然、许晴、肖战这样为艺术创作不断修行的人还有很多,故事也很多。他们之所以愿意站在舞台上为戏剧努力,是希望台下的观众乐一乐,也想一想:想想我们自己会是戏台上的谁?想想我们的人生该活成戏台上哪个角色?


对此,王可然也有自己的想法:


观众进剧场里,首先是来娱乐的。通过戏剧的手段,在娱乐中把你的情怀、思想能力和价值观渲染出来,传达给观众,这才是戏剧的功夫。


所以说,戏剧是“台上修行,台下悟道”,万不可将其颠倒


若是将这本书看作是王可然一个人的独角戏,我们这些读者也当得起他的悟道者。


尽管这书中有不少内容是说给戏剧制作人听的,但正如本书的执笔者牛萌所说:


即使你一辈子不与戏剧打交道,这书中关于怎样从零开始、通盘考虑全局、完成项目闭环、洞察用户心理、提升产品研判、促进沟通协调、管理团队合作等等技能是你在日常生活中会用到的。


所以啊,读读书或看看剧吧,从那些交错的光影中、那些交织的情感里悟自己的人生。


言犹未尽


这世间总有人想要在累到精疲力竭时大梦一场,将心中的浊气一泄而尽,好让轻盈带着人间的躯壳继续前行。


有人做梦,就得有人造梦。


尽管王可然多次强调“戏剧人不应将自己摆在灵魂导师的高位”,不可否认的是,你的确能从他的作品中读出一些令人为之一振的话,就像在他造梦的戏台上,也像在他吐露的文字中。


希望这本《一切为戏剧》,能在你迷茫的人生中、看似满足却依然寻求心安的日子里,给到你明确的答案与安慰。


希望你的人生即使坎坷不断,但依旧能抱梦前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他为戏剧“破冰”,让观众真正读懂一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