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该如何表述,才能打动客户?高手总是比我们想的更深一层。

今日必须成长:

作为我们销售工程师,在和客户的沟通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多地强调,如果不怎么怎么,TA会失去哪些东西。

几年前,在前东家,参加过一个培训。其中,有一个工具,名为SIIS的(不是ISIS哦),用来进行客户目标分析的,感觉很有用。

想要卖东西给客户,前提是要为客户创造价值。价值源自哪里呢?首先是客户得需要,也就是客户的需求。

你说你有双卡双待,我就需要一个手机号就够了,这个功能我没需求,自然对我就没有价值。而需求呢,往往来自客户的业务目标。也就是客户在工作当中,想要完成的干的事情。这些事情从哪里来呢?往往来自于SIIS。

下面,就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一个这个模型。

01 SIIS模型

客户的目标一般的表达公式:SIIS

客户从我们这里购买产品或者服务,一般而言,总是想要来提升他们自己的业务。他们的业务目标,集中在这四个维度

1、Solve 解决

客户是要解决某个当前遇到的问题。比如,解决现场经常无故停机的问题;解决启动时间过长的问题;解决无法有效的预警的问题,等等等等。

2、Improve 提高

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响应速度,提高稳定性。总之,是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更好。

3、Increase 增加

增加收入,增加员工的满意度,增加产能,增加系统的稳定性等。和上面的提高类似,这也是好上加好的维度。

4、Save 节约

节约电能消耗。节约,有时我们也可以将其表述为降低。降低故障率,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噪音,降低能耗等。

如果用开源节流来打比方,这2个I的本质是开源,相对的,这2个S的本质是自然是节流问题。企业都想增加利润,很简单,要么开源增加销售额,要么节流节约成本,或者一起上。

说起来很简单也很好理解,对我们销售有什么帮助呢?

我们需要学会从这几个角度出发,思考客户的目标。站在客户的立场上,看看我们能为其解决什么,提高什么,增加什么和节约什么。这才是客户所关心的。

要学会用我们的语言来指导我们的行为。我们经常用这样的语言去描述我们的客户的目标的时候,会指导我们自觉的站在客户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时间长了,我们就能养成习惯,就是去思考客户究竟需要什么,我们可以提供什么,然后才是我们想要什么。

02 决策偏见

想到这一层就算OK了,我们是要成为销售高手的,高手可不能仅限于此。

让我们先引入一个概念。

B2B销售,其实是个复杂问题解决和过程管理的问题。在面对复杂问题的时候,人脑的加工能力是有限的,我们无法了解和掌握做出最优选择的全部信息。所以,在这种状况下,决策者会将复杂的问题进行简化,抽象成几个关键的条件,符合这几个条件的就OK

比如,我们在找女朋友的时候,身材、长相、年龄、性格、学历、家庭、职业等等,可能不同的人关注的侧重点不一样,符合其中的几条就可以了。你不可能在茫茫人海之中将所有的异性都筛选一遍。你最终选择的是在能找到的范围内一个比较符合要求的,而不是最合理最恰当的那一个。更有甚者,我们很有可能就是根据自己的直觉选择的,所谓的一见钟情

这种判断的方式被心理学家们命名为决策偏见

比如,我们最常听说的是锚定效应。你去一家红酒专卖店里买红酒,最后挑选了一瓶法国产的,而不是德国产的,为什么?不仅仅是因为法国的红酒更有名,很有可能是因为店里的背景音乐放的是法国歌曲。这不是我的臆想,这是心理学家们做过的实验。

锚定效应只是人们的常见的决策偏见中的一种,还有很多,心理学家和行为经济学家能举出将近上百种。这些方式,是我们应对自然的快捷方式。为了更好地应对生存,大脑进化出了一些快速反应机制,就像计算机编程语言中的“if…that…”语句,也就是:“如果。。。那么。。。”。当前面的如果出现,我们在极大的概率上会选择后面的那么来作为行为方式。这就是所谓的决策偏见。

03 损失厌恶心理

1、出租车实验

中国的滴滴,是我们现在比较熟悉的一种出行模式。这种商业模式,最早是美国的一家公司,名为Uber发明的。在这个领域内,还有一家公司叫做 Lyft。Lyft发现,每周五是打车会出现阶段性的高峰,但是很多司机却很喜欢在周五休息。由于这些司机只是在平台上运作,没有雇佣关系,所以,Lyft也没有办法强制的要这些司机在周五上班。最后,他们找出了解决办法。他们进行了一条内部的测试。

第一步:随机将所有的司机分为2部分。比如A组和B组。

第二步:给A组发这样的消息:“如果你把休息时间从周五改成周二,你周五每小时可以多挣15美元。”

第三步:给B组发这样的消息:“如果你周五休息,你相当于每小时少挣15美元。”

第四步:对比A组和B组改在周五继续工作的人数。

实验的结果是,B组的结果比A组多出很多!这就是所谓的损失厌恶心理起了作用!

2、抛硬币实验

设想一下,在马路上,有个人拦着你,和你打个赌,很简单,抛硬币。

我们用抛硬币来打个赌。

如果是背面,你输掉100元;

如果是正面,你赢得150元。

你玩吗?

你该想了,玩啊,反正输赢的概率一半半,要是赢了,多赢50呢。显然对你有利啊。可是,事实是愿意玩的人比不愿意玩的人少得多!

这是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在其著作《思考,快与慢》中举的一个例子。卡尼曼在书中得出了一个结论:失去比得到给人的感受更强烈,因此人们往往会规避损失。

人们对于损失的厌恶,远远大于获得!有多远呢?科学家们通过一系列的测试,最终给出的答案是:1.5-2.5。什么意思?也就是说,要平衡你失去100块的潜在损失,需要得到的收益是多少?答案是150-250块之间。

04 SIIS+损失厌恶

说到这里聪明如你肯定猜到了,结合上面的SIIS模型,作为我们销售工程师,在和客户的沟通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多地强调,如果不怎么怎么,TA会失去哪些东西。比如,如果没有飞车启动功能,现在掉电之后,生产线会骤停,然后很有可能会造成负载损坏,比如将减速机内的齿打坏,现场拉丝机会把丝拉断,玻璃瓶会从输送带上掉下来,现场的故障最终会影响具体客户的绩效等。

这些损失比得到更能在客户的心中掀起波澜。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该如何表述,才能打动客户?高手总是比我们想的更深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