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关系,即命运。
从关系的角度看问题。这个人这样做,是在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
性格,是你的内在关系模式。这是客体关系理论的概括性表达。性格,在关系中形成;性格,在关系中展现;性格,在关系中改变。理解了这三句话,就可以看到命运是如何轮回和被破解的。
一个人的内在关系模式(性格)是在6岁之前形成的。早期客体关系的影响实在是太深刻了。性格虽然在6岁前定型,但只是定型,并不是不可以改变。
如果是我强烈地喜欢你,而你对我爱搭不理,我的自恋会受损。当没有一个强大的自我去化解这份自恋受损时,恨意就会产生。
人都希望被看见,这是一种极为本质的需求。在任何关系中,如果两个人之间能有全神贯注,都可能会建立起高质量的关系。隐形人,意味着在关系中总是隐藏自己,因此没有存在感。同时,因为碰触不到自己,也没办法去碰触别人所以,会有可怕的孤独感。办法是努力去构建关系,江自己的内心的各种可脏大胆地展现出来,伤痕累累也在所不惜。当然,最好是去构建滋养性关系,因此要去靠近那些温暖的,阳光的,善于理解和倾听的关系。远离损耗自己的,创造滋养性关系。
我和你全然相遇。
善于察言观色的人,在讨好别人的同时,丧失了自己的主体性,创造力也因此受损。
那些坚持在人际关系中做主体的(做自己的人),会显得情商低。
幸福感,主要取决于亲密关系的质量。最好的关系是既能做自己,又能爱别人。
《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清静经》: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相爱,或者心灵成熟的过程,乃至能力增长的过程,就是自恋不断受打击的过程。
荣格:人格与阴影。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外显的人格,而和这个人格对立的那些东西,就是阴影。当一个人的意识和自我的一部分特质彻底失去联系时,这个人就会受潜意识支配,去接近一个明显具备这一特质的人。通过和这个人的联系,而去碰触自己内心的这一部分。
原来她的笑,是用来疗愈悲伤的。
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
在完全黑暗且自己不能动弹的房间里,人的内在心灵会陷入彻底的幻想状态,没有任何外在事物(特别是人)和你互动,于是你内心的一切都找不到可以投射、嫁祸和归罪的对象。然后,黑暗本身会成为一个空无的屏幕,接受你的一切投射。对于任何人而言,都需要关系,因为在关系中,才能展开、认识并淬炼自己的心。
你会看到,那些拥有丰盛、饱满的人际关系的人,他们容易呈现鲜活的生命力,有热情,有感染力。而人际关系匮乏、干瘪的人,生命力也容易是匮乏、干瘪的。
真正能享受孤独的人,是因为内心住着一个爱的人,他心里不虚。
人很容易想活得简单、单纯一些,但你没办法一辈子都保持单纯,你势必会发现,那些极力想单纯的人,必然会受到各种伤害,而最终进入复杂。真正关键的是,在这份复杂中,你能否回归单纯。
如果你不能,那么可以说,复杂没有淬炼你,而是吞没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