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33
阅读《心流》最后一章,“追寻生命的意义”中,“建立复杂意义”部分
米哈里在最后一章,对如何追寻意义,提出了多个建议。而在培养方向感上,他还提出了一个观点——为人生建立复杂意义。
1.复杂意义的四个阶段论
米哈里认为,人的一生建立复杂意义的过程经历四个阶段:
一,精神能量投注在享乐的个体需求上。这个阶段,追寻主要以物质享乐为主的意义。
二,注意力转移到社群目标,通过融入社群,寻求在群体中获得价值感,归属感
三,转向自我,发掘个人极限,追求自我实现
四,在确立自己所要追求的方向时,与某种主义,观念和整体意义合二为一。
很显然,米哈里此处的论述,类似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意义追寻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个体到团体,从独特化到整合的过程。而通常一般人停留在一二层次,第三四层次是“少有人走的路”,但恰恰体现了人对意识自我掌控的理想状态。
2.复杂意义,对于人有何启示?
米哈里认为,第一第二层次的意义实现,是人的本质属性,也是基础,但它们也有局限性——物质的享乐会到极限,依托社群,也会迷失自我。这恰恰也是当下人精神熵的主要来源。一旦享乐和社群无法给我们带来意义的秩序感,我们就会面临心灵失序的危险。
联想当下,为何富人名流中,不乏功成名就,物质丰饶却深陷抑郁乃至欲行自杀者?就是一种失序的极端表现。
从米哈里的观点来看,将精神能量投注到第三第四层次,则可以有效缓解这种失序。
需要达到第三第四层次,意味着人必须转向对自我的探寻,扣问心灵的渴望,而一旦如此,心灵就会减少混沌的可能性。
然而转向自我,并不容易,“复杂性需要我们投注精力,培养与生俱来的技巧,学习自制和自立,意识到自己的独特和极限,同时我们也需要投注精力去认识和了解个人疆界之外的力量,并设法与之配合”。
也就是说,人只有具备充分的自制和自我意识,一方面正确看待自己的独特性,另一方面,通过阅读,体验,发现外界的力量,将自己与之配合,才能借此发掘自己的能力,从而自我实现。更因此,达到心流的秩序井然的状态。
那么,阅读也好,持续的反省思维,则是应有之义了。因此无巧不成书,杜威提倡我们教会学生反省思维,米哈里倡导我们通过自我审视建立复杂意义,都是为了更好的认识自己,发现人生的方向感。
朝向自我实现,正是人生意义的重要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