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争斗的武器

一、不清楚男女差异

二、执着于对错立场

       在每一件事情上面都坚持“我是对的”的人婚姻关系一定不会良好,只适合独自居住。因为婚姻是两个人生活在一起,而世界上是没有两个人凡事都有一致的看法,一个人如果没有准备放弃自己的看法和准备接受一些自己不同的看法,是无法成功地跟任何人共同生活的。也许在结婚之前和新婚的时候都愿意做出迁就,但这份迁就在婚后就不会持续很久,甚至就不再迁就对方。对于有这种特质的人,除了不是离婚也要坚持的标准之外,比如说对方很暴力,吸毒等等,在其他的事情上面马上降低标准,就算对方的做法不是最好的,只要符合最低的标准就接受,这也是给对方空间和爱的表现。尤其是当配偶在他人的面前表现不符合你的理想的时候,你应该给他支持而不是批评。把你认为的对错跟你的婚姻关系相比较,看看哪个更重要,这是只有你才能够决定的,别人是无法左右。“我是对的"是打开离婚之门的钥匙,这关过不去,是看不到其他的问题的。

三、抱有托付心态

        对婚姻关系最具杀伤力的心理模式就是托付心态。托付就是把照顾自己的责任交给另外一个人,这注定是悲惨结果的心态。在封建社会对女人的要求是三从四德,三从就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这个女人是不是很可悲啊?虽然今天的社会不再要求女人三从四德,但是一般人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普遍存在类似的态度。比如说在电影、电视剧、小说,还有歌曲里面,充满了“我整个人都是属于你的,我会给你一生的幸福”这样的言语。我们经常听到父母对自己女儿的未来的老公说"我把女儿交给你,你要给我女儿一个好的归宿",其实托付心态在男人心中也是很常见的。很多人进入到一家企业做事很期望那一家企业照顾她一生,不论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都是企业的不对,都要对企业抱怨,就像孩子吵闹老是抱怨一样,我们也会把自己托付给一个行业、一个社会制度、一届政府,每到有问题的时候就都是他们的不对,而自己是无能为力的。在这类男人的心中认为女人把自己托付给男人是天经地义的,所以会义不容辞的去负起这个责任。表面上看这样很好,但事实上,因为承诺了无法做到的事情,就会感到很辛苦,很无力,这样对婚姻是没有任何好处的。一个人真的可以给予另外一个人一生的幸福快乐吗?托付心态最大的杀伤力不是在男性身上呈现,而是在女性身上造成的创伤,双方都有很大的无力感,而女方的更大,你的责任是给我幸福快乐,我的责任是等你给我幸福快乐,但是你总是做不到,除了抱怨,我是完全无能为力的。所以女人就不断地抱怨,男人不断的感到无力,男人因为事情无法改善而感到更加的无力,女性往往因此完全停止成长提升,当有一天她忽然反省过来明白事情的严重性,双方的差距已经太大。

       正确的心态是我有足够的能力完全照顾自己的人生,你也有足够的能力照顾自己的人生。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更能增添额外的火花,产生一些独自一个人不能获得的幸福快乐。这样的关系才是一加一等于二等于三等于四,而托付心态的婚姻只是一加一等于1.1,两个人都感到很吃力,两个人的力量都不足,何来幸福快乐呢?

四、不会处理情绪

        很多人对于情绪的了解还是非常少的。很多人都沦为自己情绪的奴隶,情绪来了就完全拿它没办法,受它的控制,往往做出让人后悔的事情,在婚姻生活当中,一个人的情绪常常导致争吵甚至离婚。

1、处理自己的情绪

       当自己有情绪的时候,最重要的要觉察它的存在,并且要知道那是什么的情绪。因为很多人从小就学会了不理会自己的感觉,以至于自己有了情绪都没有觉察或者只知道自己不开心,也说不出到底有什么样的情绪。传统处理自己情绪的方法只有三招:压抑、发泄和逃避。

     (压抑)压抑就是强做宽容。因为有这样的情绪便已经是不对,把情绪表露出来更是没有修养或者没有教养的表现,嘴巴上老说没事,心里很累,旁边的人也看得出来他真的很累,很辛苦,因为我们成长过程当中身边的成年人不断的告诫我们“这样不对,那样不应该,这样才更好,记住按照我说的去做”类似这样的话。我们在成长的过程当中经常有家长不允许有这样的事情出现,看到有不愿意看见的情绪就说“不准哭!不可以发脾气”。家长只是不允许我们有这样的情绪出现,但从来没有教我们怎样去做才能有效的驱走这些情绪,因为他们自己不懂。这些所谓的负面情绪的重复出现不被接受,我们又没有办法有效的去处理他们,于是我们对它们有了厌恶排斥的心态,慢慢的就学会了不理会自己内心的感觉,只是凭家长的点头或者摇头示意形式,从那时开始,我们便跟自己的内心感觉分离了,成为了自己情绪的奴隶。更夸张的是一些夫妻要求对方“不要带情绪回家,把情绪放在外面,不要在家里有情绪”这些奇怪的说法,其实这是不可能做到的。有些人被情绪逼得没办法,于是就去找一个粉红知己倾述自己的情绪,慢慢的感情关系就发展出来了,多少的婚外情就是这么来的,所以为了杜绝发展出其他感情关系的可能,应该对配偶说“请你把情绪带回家吧”,试想一下,如果准备同甘共苦白头到老的人都不可以跟你分享和分担你的情绪感受,那么这个世界上有谁可以呢。所以当自己有情绪的时候,应该要对配偶坦白的说出来。很多人不把情绪说出来就是要不使配偶担心,事实上不说出来配偶更加的担心,并且给对方一个信息“我们还不能同甘共苦,白头到老”这对婚姻当然有很大的伤害,如果对方是很关心你的,他会感觉到你的情绪,但是你不愿意说出来,对方就只能干着急,本来两个人可以互相扶持,共同度过的一段经历,却变成了强颜欢笑,背后暗自担心。传统的教育使大部分人都觉得让别人知道自己有负面情绪是软弱无能的表现,不愿意讨论内心的感受,很多人更希望自己完全不会有愤怒,不会有焦虑,不会有悲伤。传统的思想所推崇的修养就是从来不发怒、不急迫、不担心,而当有这些情绪的时候,不是把情绪压抑,便是逃避,这样对事情是没有任何好处,只会让事情更加的恶化,对个人的身心健康也是带来不好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负面情绪会让身体处于一种僵化的状态,会让这个人整个解决事情的能力退化,当然把情绪说出来和把情绪发泄在对方身上是两回事,一个人有情绪,同时自知有情绪,能够给别人坦诚的讨论自己的情绪状况,就是思想成熟的表现。

      (发泄)有很多人不是压抑就是发泄自己,在生活当中有很多人把情绪都发泄在别人的身上,这是很可悲的行为,也就是踢猫效应。老板骂了员工小黄,小黄很生气,回家跟妻子吵了一架,妻子就觉得很窝火,正好儿子回家回的很晚,就给了儿子一耳光,儿子捂住脸看见自己的猫就狠狠的踢了一脚。人的不满的情绪和糟糕的心情一般都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的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小的那个元素就会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人的情绪会受到环境以及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当一个人的情绪变坏的时候,潜意识会驱使她选择下属或者无法还击的弱者去发泄,这样会形成一条清晰的愤怒传递链条,最终的承受者就是猫——是最弱小的群体,也是受气最多的群体,也许有很多个渠道的怒气会传递到这里来。有一些人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就向知心朋友、闺蜜、亲人诉说出来或者大哭一场,这样的发泄可以释放内心淤积的不良情绪,有益于保持身心健康。而有些人用物品摔打大吼大叫发泄情绪,但是发泄的对象、地点、场合和方法,要适当!避免伤害别人!

       (逃避)逃避就是让自己忙于做其他的事情,包括娱乐、工作,不让自己去想那些引起情绪的事情,像这种方式虽然能够短暂的转移自己的情绪,但这份情绪仍然存在,有机会就会冒出来,当自己手头上的事情结束了仍然需要面对。

情绪逐步抽离法

选定要处理的一件事,即是某件事引起的一些负面情绪。

状态调控:我们需要对这件事有个标签,这件事是发生在多久以前?是发生在上午、下午还是晚上?好,现在请你闭上眼睛,深呼吸,呼吸的时候把注意力放在两个肩膀。很好。现在你会像发生在...的那件事,你彷佛回到当时的那份感觉,那份情绪。当你有这样的感觉的时候就可以睁开眼睛。好,那是一份怎样的情绪?如果用1-10分来评分的话,假设1分是程度最轻,10分是程度最高,最严重,你内心的这份情绪是几分?

坐在椅子上,回想带来困扰的事。站起来,走开数步,看着坐在椅子里怀着困扰的自己,那就是本人潜意识里负责情绪的部分(椅子里的是“情绪的我”,站出来的是“智能的我”)。看着椅子上的自己,检查一下自己心里还有没有困扰的情绪。如果没有,那时说已能成功抽离。事实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你会心里还有一些情绪需要处理。(注意,以下的处理过程,探索者越能想象成为科幻电影或者卡通,越有效果;反之,越理性分析,越用逻辑,效果越小,其余的技巧也是一样。)

看着椅子里的自己,对他说:“你是我的一个重要部分,多谢你一直以来对我的照顾。你是负责情绪的,我是负责想办法解决事情的。为了使我在这件事里可以做到更好的效果,我想把情绪全部交给你,好让我能更好地想办法。你给我的讯息我已知道,我会记得去做一些事使事情变得更好,无须再用这份情绪提醒我。我需要你的合作,可以吗?”引导自己注意椅子上的“情绪的我”什么反应,一般的会是“他说可以”、“他同意”和“他点头”等。对他说声谢谢。

想想什么颜色最能代表心里那份情绪(假定是黑色),用手势显示出心中情绪的大小,往后退一步。当后退时,想象你整个人都会跟着后退,就只有这堆黑色的、这样大小的情绪留在原位,即是悬浮在眼前。想象身旁有一个按钮,伸出手指按下去,这份黑色的、如此大小的情绪,变成一堆很细的微粒,就像科幻电影里的一样,全部高速飞向坐在椅子上的自己,过程也许出现很多光和热,也许出现嘈杂的声音,用眼睛盯着微粒的离开,直到全部微粒都飞走为止。

再后退几步,伸出右手,看着手掌,手掌中会出现当时的画面,像看电影一样,看着这个画面,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点是你可以学习成长的?是否有一些重要的意义对你未来的人生有帮助?你是否可以在这次事件中有所学习,让你以后能够更好的照顾自己、保护自己,让自己的人生更成功快乐?把这些精华的点抽取出来为自己所用,把他们放在身体里。深吸一口气,感受一下这些金黄色的点在身体里流动,身体充满能量,做三个深呼吸,把这一份能量保留在心中。

感觉一下现在心里觉得怎样,还有没有那份情绪,通常会已经觉得好了很多。自己想想现在它的颜色怎样的改变了,现在的形状有多大。这往往会是较为淡了的颜色,形状也相应的减小。如果开始困扰的严重程度是7(以1到10计算),现在已经减轻至2-3,由它好了,那是你的潜意识坚持保留一点点感受作为推动力:提醒你事情已经处理,可以结束;如果现在是4-5,可以再按上述程序做一次。如果仍有很大的情绪在心里,可以进行“把意义储存心中”技巧。

这个方法每次只能处理一件事,即是某件事引起一些负面情绪。如果目标是“所有的负面情绪全部消除”,效果会不大显著。

    情绪抽离法可以去实践去做,对自己的情绪处理是非常的有效果,而且又快速。当然情绪处理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更深层次的处理方式。我们要找到负面情绪的引爆点,负面情绪的源头是负面经验的惯性,勾起你生活经验的事情,只是催化剂而已,如果从自我成长的角度来寻找答案,其实是有脉可寻的,也就是说一个人为什么容易生气,为什么有负面情绪都是有根本原因的。不能忍受丈夫晚归的太太,可能她小时候的时候常常看到母亲跟晚归的父亲起争执;不能忍受儿子吊儿郎当的爸爸,可能他小时候生活在一个要求非常完美的家庭;没有办法跟上次领导亲近相处的下属,可能从小跟父母有着非常紧张的关系。一些人之所以生气,反感别人,那是因为从小积累的负面情绪,在一个类似的画面被引爆了,所以我们要彻底的根治负面情绪,还是要从治根入手,要从原生家里去探寻家人之间的关系,找出来曾经让我们受伤的事件,然后进行宽恕和调整,只有这样,那个负面情绪的引爆点才会有机会被我们慢慢地铲除。

2、对方有情绪

(传统:逃避+惩罚+冷漠+说教;正确的情绪处理方法:接受+分享+设范+策划)

       因为过去我们对情绪有很多错误的观念,所以处理别人情绪的方法,效果很低,传统的处理方法无外乎四招:

       第一个就是逃避,对有情绪的人提供一些他追求的价值,让这个人抛开情绪,比如说“不要哭了,妈妈带你去买冰淇淋吃好不好”或者说“不要不开心啦,今天我请你吃大餐”,以这样的交换,其实是没有针对引发情绪的事情做过什么,所以只有短暂的转移,过后情绪又会回来,这就是逃避情绪的招数而已。

       第二个处理方式就是惩罚。用这招的人认为负面情绪是不好的,是不应该有的,所有负面情绪都是错的,应该受到惩罚,所以对有情绪的人说话充满了惩罚的文字,比如说“你老是哭,你再哭,我就揍你”或者说“我跟你说话就受你的气,我们还是不谈好了”,成年人之间就避而不沟通,这是对对方最常用的惩罚方式。身边的人不沟通,使陷入到情绪的人受到了隔离和孤独,更难的跳出来。

        第三个方式就是冷漠。有些人认为情绪的问题是个人的问题,别人是帮不上忙的,当他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他是独自一个人去处理的,所以碰到有情绪的人求助的时候也叫他们自己搞定“这些事儿别人帮不了忙的,你自己冷静的去想一想吧”这样的话会使有情绪的人,坠入到情绪的黑洞中一样,必须由自己熬过这个困难的阶段,他会感到非常的孤单和无力。

        第四种方式就是说教,这一招是传统父母在无计可施当中最常见的一招,对有情绪的人说大量的道理“你应该怎样,你什么不对”,他们会经常坚持自己是苦口婆心,嘴巴里说的都是没办法反驳的大道理,但是对事情的解决和情绪的舒缓,是完全没有帮助。那有什么有效的方法么?

        第一个步骤就是接受。你注意到对方有情绪,同时你接受这个有份情绪的他们,可以用类似的话表达出来“我看到你有一些不开心,你愿意跟我谈一谈吗”或者说“哎呀,你的样子看起来很糟糕啊,能不能坐下来告诉我发生什么事情呢”,假如你假装没有看到他们的情绪或者否定他们的情绪,比如说“你不要又闹情绪啦,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吗,怎么又发脾气吗”这样你就是把他给推开了。

       第二个步骤就是分享。先分享情绪感受,然后才分享事情的本身。很多人总是先说事情“哎呀谁谁谁谁谁怎么样,惹恼了我,谁谁谁不讲道理,啥样的事情不如意”,那么你必须要把他的注意力迁移到他的情绪感受或者说他的身体感受上面,比如说“你现在感觉怎么样啊,原来你受到了委屈啊,上次我受委屈的时候我的这个胃也好痛,你的胃感觉怎么样啊,他这样对你,你是不是感到很愤怒啊,很悲伤啊”。当他说“是啊,我真的很愤怒”,你就可以问他“你愤怒的时候是不是感觉有很大的无力感啊”,不断地把对方的注意力影响到身体的感觉或者情绪感受上面。当对方说出大约六个以上这样的词语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已经开始平静下来,声调降低了,身体的动作减少了,这时可以向对方问引起情绪的事情,等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就可以进入到第三步。

        第三个步骤就是设范。你要先找到事情当中你可以接受的地方,并在语言上加以肯定。不论发生什么事情你都可以找到能够肯定的地方,比如说“你觉得他这样说是很不合理,对不对,很不公平,对不对,难怪你这么生气嘛”或者跟他讲“你看你准备了这么多东西,天突然下雨了,你当然很失望了”,一般的情况下你都可以找到对方看事情的角度,并且做出肯定。要么就干脆肯定对方的情绪“事情不如我们所愿,当然会生气啦”,我们肯定的行为会让对方说"哎呀,是啊,对呀,就是嘛",这就是说明在心理上对方已经认为你站在她这一边了。

       第四个就是策划。对未来的行动做一些计划,目的就是让他能够有更多的方法来处理问题(凡事都有三个以上的解决方法),你也可以说“你好好想一想呢,看怎样做能够让他对你的态度会有所不同”或者说“我们看还有没有其他的选择”,引导对方看到其他选择的可能性,他的负面情绪就不会再次出现,也会变得更加的积极,会重新把事情的控制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五、不会处理冲突

     (传统:忍让+吵架+冷战+失忆+原谅) 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谦顺,要忍让,没有学过怎样去处理冲突,长大之后,遇到冲突不是不断的忍让,就是用情绪去发泄。不断的忍让不会解决问题,而往往只是延迟破裂,情绪发泄只会造成更多的问题,会让关系更快的推向破裂,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我们不懂得怎样有效的去处理冲突。 所谓有效地处理冲突,并不是说要让冲突一定如你所愿地去解决,因为你不能控制另外一个人,而是只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了解对方的看法、认识所有的选择,而且整个过程当中是平静和理智的。当情绪控制一个人的时候,他们的理性思维部分是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也没有办法看出其他的可能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中国人很重视家庭关系的和谐,也总是谦让,结果是我们不懂得如何面对冲突,有问题出现时,我们只会忍,不断的忍,直到忍无可忍,关系破裂。这样不惜任何代价,只求息事宁人的谦让换来的假和谐。“家和万事兴,忍一句风平浪静”每一个中国人都听说过,我们确实是追求和谐的民族,但是在不惜代价的维持和谐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不懂得如何去处理人际关系的冲突,他会错误的以为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不忍让是不应该的,会不顾一切的去维持一份表面的和谐,这样的和谐其实是确保关系最终破裂的方法。因为这样的忍让会造成心中大量的不满和委屈,很多中年感情破裂要离婚的男男女女都是说“我忍了你好几十年了”,这种和谐只会没事变有事,小事变大事,如果两个人都不改变的话,感情破裂是唯一可能的方向。

        第二个就是吵架。在现实生活中的夫妻,很多时候都是用吵架去做冲突处理,结果焦点已经不在本来要讨论的事情,而是转移到“你的态度不对,你这样说就不对了,你说话真难听,你怎么能这样做呢”,转移到这个上面去了,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让矛盾升级,更重点要说明的是有很多人非常害怕冲突引发争吵,其实冲突处理出现争吵都是很正常的事情,重要的是我们怎样把这个争吵能转化为平静交流,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

       第三个就是冷战。很多夫妻吵架之后就是一段冷战,互相不理睬,不愿主动地向对方开口说话,就算说了也是用一种冷冰冰的语气,懒得多说,冷战让房子里很长时间充斥着沉默的紧张气氛。在婚姻里面的沉默和一般的沉默可不一样,婚姻中的沉默,通常气场很强大,它把整个屋子都充满了,不管你走到哪里,你都觉得它的眼睛在背后看着你,这非常让人压抑很难过。这样的夫妻显而易见是没有建立一个处理矛盾冲突的机制,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两个人的关系发展的这个程度是很危险的,因为唯一的发展方向就是更疏远,最终决裂。

     第四个有些夫妻就会采取这样的模式——当情绪冷却之后便想到修复受到伤害的关系,于是采用一种失忆症的态度,就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主动跟对方说话或者做一些讨好对方的事情,就觉得一场风波就这样过去了,而有些夫妻可能两个人都愿意这样做,在结婚后的一段时间还能够维持这样的冲突解决机制,看谁先软化下来,先让对方说话,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好了。但是时间一久,有一方便开始觉得不公平,为什么老是我低下头呢,为什么他就不能迁就我一次呢,有了一种不甘心的感觉,慢慢的就走向了疏远之路。有些人说“夫妻吵架是不可避免的,吵过就过去了,粉笔字抹去了可以再写”,这是不正确的,夫妻之间的吵架可没有抹去粉笔字这么简单,表面上看是抹去了,但心底里还是有痕迹的,如果积累太多的话就爆发出来,就像“我已经忍了你二十年”之类的话,这个就是非常明显的证明。

        第五个有很多夫妻之间用一种类似原谅的态度来处理吵架,他们不能接受对方的某些事和某些话又表现得很大方的样子,以原谅对方的方式来接受一次争吵,其实这样的态度可能对两个人的感情关系有更大的伤害。因为原谅就是把自己放在比对方优越的位置,这样会产生更大的问题,同时把自己放在这个位置上,就是把事情的控制权完全放在自己的手里,使对方完全被动。我原谅你,事情便可以解决,如果我不原谅你,事情便不会解决,这往往把两个人的关系,搞得更加的紧张。吵架这件事情本身并不严重,严重的是一方失去了申诉、辩论和决判的权利,两个人的关系本来是平等的,现在有了高低,这跟把这份关系判了死刑差不多。

    (建立常规交流机制)我们一定要建立一个常规的交流机制。也就是说,夫妻之间应该建立一种有矛盾冲突时进行讨论的机制。这里说的是心平气和的讨论,双方给对方同等的地位,相同的权利,两个人在心平气和、情深意浓的时候便约好一个双方都可以讨论矛盾问题的机制。这个机制能够让两个人平静地说出自己不能接受对方的言行,并且商定如何解决,经常把对方的需要放在心里,经常进行这样的谈话,便能防止让小问题成为两个人翻脸的导火线,为了两个人长远的关系,这种讨论是省不得的。

     《夫妻双方需求沟通方案》要找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制造良好的氛围,比如说两个人在一起轻松地喝着下午茶,每个人说出期望两个人达到怎样的状态,只说自己的需要和愿望,绝不批评和要求对方什么。请记住:不要说希望对方怎么样,因为那样会让对方感到你在期待和命令他,就算对方问你,也不要说,然后双方说出自己可以针对对方的需要和愿望能够做些什么。



     (建立应急冲突机制)最后我们要建立一个应急冲突解决机制。如果双方经常大吵大闹,在心平气和的情况之下,首先要建立一个缓和紧张局势,避免关系走向疏远机制的一个时间,叫太空时间。

    (太空时间)“太空时间”是指夫妻两人共度的一段很特别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双方要把所有不愉快的记忆或者情绪抛开,就像坐火箭去了太空,把所有不愉快的事留在地球上。今天世界上已经有载人去太空旅游的计划。大家都知道:把500克的重量推到太空,需要很多的燃料,所以,如果你参加太空旅游,就要准备把绝大部分的东西留在地球上,两手空空地登上宇宙飞船。“太空时间”是夫妻两人共同度过的一段很特别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双方要把所有不愉快的记忆或者情绪抛开,就像坐宇宙飞船去了太空,把所有的不愉快都留在地球上。一般情况,每次的“太空时间”应不少于1小时,最理想的是1-2小时。在“太空时间”里,双方决不争论或互相抱怨、不提起未解决的事、不算旧账、不谈判、不逼对方、不发泄情绪在对方身上,更不得运用手段,例如拖延、欺骗等。选择的话题应该是两人一起做过的开心的事、一些老朋友的情况等。至于环境,最理想的是宁静、舒适、不受打扰的咖啡店,或者郊区景点的茶馆。选择环境的要点是远离吵架争执的环境。

     (目的)双方都可以完全放下使两人关系紧张的话题,说出一些真实感受及对两人关系有帮助的话,并且毫无保留地献出关怀、支持和爱给对方。目的是不让一些负面的情绪或态度形成隔膜,使两人关系出现疏远,沟通中断,让对方感到无助。

    (建议) “太空时间”需要两人提前约定好,这样在有需要时才能够运用。两人在心情好的时候坐下来,把“太空时间”的规则和实施的程序谈清楚。像买保险一样,在需要时才去建立便会太迟了。这是一个能够预防关系恶化,甚至挽救濒临破裂关系的技巧,所以值得每一对夫妻把它建立起来。当两人吵嘴了,冷战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方想到修补工作,他/她便向对方要求来一次“太空时间”。这个要求可以口头也可以用书写的方式表达。如果一次的“太空时间”已经使两人关系恢复和好,两人可以另选时间讨论引起冲突的事情。记住:必须另选时间,以避免两人对“太空时间”的正面感觉受到污染。如果一次“太空时间”未能达到效果,两人可以在结束之前约定第二次“太空时间”的日期。

      (要点)1、一方提出需要“太空时间”时,另一方不得拒绝,而只考虑尽早安排出来时间去实行。“太空时间”应被视为两人关系的急救箱,是一方感到两人关系出现危机的紧急处理机制。若一方拒绝对方“太空时间”的要求,他/她给对方的信息是:“我已经不在乎我俩的关系了,就算这份关系破裂我也不在乎”。2、双方需约定一个手势作为信号。在“太空时间”里,如果一方忘记遵守规则而开始说抱怨、批评、发泄的话,另一方便发出这个信号。当一方看到这个信号,便需马上改变话题和行为。若另一发出了三次这个信号,另一方乃不改变,对方就有权中断“太空时间”而离开。


你可能感兴趣的:(权力争斗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