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美:古典艺术—走向文艺复兴1

一单元:古典艺术——走向文艺复兴

一、古希腊雕塑:为什么做得这么逼真?

1 、希腊雕塑在比例、造型、理念上对后世西方有着深远的影响。 希腊雕塑家—波留克列特斯。书《法则》,规定了人体各部位的比例。创立通行到今天的七头身比例。S造型--《持矛者》

S造型--《持矛者》 《维纳斯雕塑 》

2 、希腊需要雕塑:特洛伊战争这和一次大规模的社会重建有关。特洛伊战争,希腊雕塑高超的写实技巧,来自埃及的雕塑技术,也要归功于希腊人特殊的观念和社会环境:

观念:埃及的雕像是求同的,而希腊的雕像却是追求个体差异的。

希腊:1)古希腊掌握文字和语言后,有了共同的神,古希腊语中的“雕像”,意思是“让神高兴的东西”。敬神让他们去创新各种形象的雕塑。2)学会了做雕像的技术:失蜡法—青铜塑像。希腊男性雕像裸体称为库罗斯像。女性雕像穿着衣服被称为科莱像。

埃及:人死后死后灵魂是住在木乃伊里的,适合法老住的雕像就应该一模一样。

 3 、社会环境:第二次希波战争后,一流艺术家齐聚雅典,导致了雕塑艺术的飞速进化。2000多年前,古希腊人就用青铜和大理石,定义了什么是美。

     从第二次希波战争后的公元前479年,到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的公元前404年,这70多年就被称为“古典时期”,是希腊艺术最辉煌的时刻。

二、画的像和画的好是一回事吗?  

  1 、绘画是否真实,不能拿来评判绘画水平的高低,而是跟画家的理念有关。 2、 根据中世纪以前的绘画水平,可以作出这种推测:中世纪绘画画得不像,并非不能,实不为也。

西蒙尼·马丁尼《圣母领报》

希腊人追求这种真实,埃及人追求眼睛里看到的,比如“正身侧面律”,认为把重要的东西交待清楚要紧。

古埃及壁画

短缩法就是当我们观看的物体与视线有角度时,会呈现出变形。

奥地利艺术史家李格尔认为:——中世纪的绘画是以传播基督教为目的的。中世纪绘画之所以背离了“画得像”的古希腊传统,是因为教会对艺术家提的要求发生了变化,和技术无关。

三、拜占庭艺术:程式化的艺术是怎么回事?

拜占庭才是理解欧洲中世纪艺术的前提和基础:宗教。基督教为基础,重建罗马帝国臣民的身份认同。

1 、拜占庭帝国在与基督教彻底结合后,在不许偶像崇拜和对画像有刚需的拧巴中,发展出了独特的宗教艺术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正式分裂成东西两块,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是说希腊语、基督教占优势的地区。西边是说拉丁语、传统多神教占优势的地区。

 2 、12世纪之前,拜占庭艺术对中世纪欧洲的影响是支配性的。  贡布里希说:“艺术史并不是技术进步成熟的历史,而是思想和观念变化的历史”。

3、 拜占庭艺术的特点有:重色彩而轻线条,重装饰而轻真实,以及高度程式化。

1)技术上的克制,把事情说明白,不必要的技巧炫耀就被禁止了。

马赛克《五饼二鱼》

2)东方,尤其是古埃及艺术理念对拜占庭的影响。不追求再现眼睛所见的真实,而用最方便的角度来表现故事所必不可少的元素。

马赛克《基督受洗》

不仅人物不能有立体感,画面也不追求三维的视觉错觉,人物的造型还要高度程式化。

什么是程式化呢?就是咱们京剧的脸谱一样。以《弯曲宝座上的圣母子》为例。

13世纪拜占庭绘画《弯曲宝座上的圣母子》

在高度程式化的约束下,拜占庭艺术发展出了一种特殊的形式美,就跟咱们的京剧一样。

构图对称:在构图上呢,拜占庭绘画特别注重对称性。

追求色彩和光线:拜占庭艺术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对色彩和光线的追求。在基督教教义中,光是一个非常核心的意象,它经常用来指代圣灵,甚至就用来指代基督本人。


这幅弗拉基米尔的《圣母子》,几乎就是拜占庭艺术中圣母与基督的标准像了。

圣母和圣子沐浴在一片金色之中,这既让信徒们的心灵得到充盈,又彰显了圣母圣子的神性。

弗拉基米尔《圣母子》

小结: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拜占庭帝国,通过与基督教彻底结合,重新建立起了全体臣民的身份认同,得以又延续了一千多年。

源起于拜占庭的基督教艺术,在不许有偶像崇拜的《十诫》教义和没有画像又不行的拧巴中,不得不刻意回避了希腊式的求真,转而追求超自然的幻象效果。

在表现手法上,不可避免地吸纳了东方,主要是古埃及的风格。

拜占庭艺术,总的说来是东方式的,是重色彩而轻线条的,是重装饰而轻真实的。更为重要的是,它是高度程式化的。

拜占庭的这些艺术特点,在12世纪结束之前,一直支配着欧洲中世纪的艺术创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西美:古典艺术—走向文艺复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