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书”的背后

我的合唱团来过一位非常自以为是的男生。用他的说法,他敢PK国内的所有专业男高音。可是,我听他无论什么歌都扯着嗓子声嘶力竭的大声唱,飚高音更是惨不忍听,于是就要求他注意合唱的“高位置轻声”,收敛一点。他不屑一顾,“你不要和我说高位置,我不懂。你说要轻声,你一万年错的。我问你,什么叫声如洪钟,什么叫铿锵有力?大声唱肯定是对的”。我居然语塞,觉得捏了把50度就沸腾的水壶,提将起来也没用,气愤之余,还是一拍两散吧。

很久以后,我依旧耿耿于怀,后悔当初不据理力争,争个你死我活。结果,一则《子贡问时》的短文安慰了我。

“朝,子贡事洒扫,客至,问曰:‘夫子乎?’曰:‘何劳先生?’曰:‘问时也。’子贡见之曰:‘知也。’客曰:‘年之季其几也?’笑答:‘四季也。’客曰:‘三季。’遂讨论不止,过午未休。子闻声而出,子贡问之,夫子初不答,察然后言:‘三季也。’客乐而乐也,笑辞夫子。子贡问时,子曰:‘四季也。’子贡异色。子曰:‘此时非彼时,客碧服苍颜,田间蚱尔,生于春而亡于秋,何见冬也?子与之论时,三日不绝也。’子贡以为然。”

文章大意是说:某天早晨,孔子的第七个弟子子贡在打扫院子。有来人想请教孔子一年有几季。子贡越俎代庖,回答,“四季”。来人不服,说“应该是三季!”于是两人一直争论到中午,惊动了孔子。孔子听了一会,说:“一年的确只有三季”。来人得意地走了。子贡疑惑了,问老师究竟。孔子答:“一年是四季。不过,你看刚才那人,一身绿衣分明是田间的蚱蜢。蚱蜢在春天出生,到了秋天就亡了,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哪里见过冬天?你跟这样的人那就是争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的”。子贡明白了。

仲尼先生绝对不同凡响。“你跟这样的人那就是争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的”,说得太有道理了。

可是,我高兴得太早了。有人告诉我,这篇《子贡问时》是杜撰的,《论语》一类的书里根本找不到。懂行的出来摆事实讲道理,说,“季”在上古先秦只是作为排行“伯仲叔季”时使用,春夏秋冬称之为“四时”而非“四季”,以一字之用否定了《子贡问时》的正统。

一番话害得我差点一口老血喷进ICU。我不由得又犯嘀咕了:挺有道理的话,为什么要假托孔老二呢?有智者说,这叫“背书”。

“背书”一词,我不陌生,原来是指票据转让时,原持有人在票据背面加盖自己的印鉴、或者签名,以证明该票据真实有效,潜台词就是,如果有问题就来找我。现在“背书”引申意大约可以这样认为:某人通过第三方的言行来证明自己的正确。

《子贡问时》就是让孔夫子“背书”,把普通的话上升成了名人名言,其目的是掩盖自己的没有底气,拖个撑腰的证明自己的正确。

回想一下自己,从小到大,一直到现在,只要说话没有底气,我也会找个靠山来“背书”。小的时候,妈妈、爸爸做过“背书”。以后踏上社会,大队长、厂长做过“背书”。再后来,常常找一个权威、名人、有较高的社会认知度的第三方来“背书”。

说到底,让人“背书”无非是怕别人否定我。拿权威来“背书”就会觉得自己的话有了权威性,以此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我有一位朋友深知其中的奥妙。有一次与领导意见相背,为了坚持自己的观点,顺口胡诌了一句最高指示,还有鼻子有眼地说了大概出处。最绝的是,他还肯定地对领导说,“你知道这句话的吧”?领导非常的尴尬。说知道么,确实不知道。说不知道么,显得自己学习很不认真。结果领导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赶紧“王顾左右而言他”。我问朋友结果如何?朋友“哈哈”一笑,尽在不言中。

找人“背书”也不竟然都成功。阿Q就没有我朋友幸运。阿Q根本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但清楚“赵”姓可以为自己“背书”。等到赵太爷儿子进了秀才,喝了两碗黄酒的阿Q天然觉得体面之极,狂言自己也姓赵。结果第二天被赵太爷一顿痛骂,还赏了一记嘴巴:“你哪里配姓赵!”

我们的身边不乏这样的阿Q,不厌其烦地借用“赵”姓的零零碎碎来装点门面,尤其好引经据典为自己“背书”,粗一看,似在卖弄学识,实质是暴露了自己某一方面的浅薄和不自信。这种不自信的人恰恰会反向表现出很强的自尊心和攻击力,往往习惯通过贬低他人来维护自己可怜的颜面。

《子贡问时》的编撰者其实很有水平。勿与“蚱蜢”争辩的道理说得很在理,很透彻。编撰者既不是像我朋友那样,只是耍了一下急中生智的小聪明,也不是像阿Q那样灌了黄汤就不知天高地厚的,何必要找了孔子“背书”反而弄巧成拙了呢?想不通。

你可能感兴趣的:(“背书”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