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猫眼评分9.7,它究竟讲了什么

​这几天朋友圈被《少年的你》刷屏了,很久没看电影的我有点蠢蠢欲动。

点开猫眼一看,惊到我了,评分9.7,我很好奇是怎样精彩的剧情和演技可以达到这样的高度评价。

不瞒你说,没看之前我怀疑是千玺的众多粉丝为他们的爱豆刷上去的,所以我想去看看它究竟值不值9.7。

影片一开头就写明了反校园欺凌,这个立意是有高度的。目的是想引发我们对青少年成长及心理健康的关注。

开场没几分钟就出现了少女胡小蝶不堪欺凌跳楼自杀的一幕,全校学生沸腾,尖叫声,手机拍照的咔咔声,各种小声的猜测和议论,像一张网让人透不过气。

胡小蝶死后,她生前曾遭遇的一切欺辱,而今轮到了陈念。

庆幸的是陈念没有走胡小蝶的老路,她无意中解救的街头小混混成了她的保护者。

这是一个亦真亦假的故事,而作为观影者不是看过之后感动流泪就是对它的肯定和支持。

我们应该思考的是校园欺凌为何会出现,学生为何不求助老师家长,是否应该颁布校园欺凌法保护弱势学生。

01同为学生,为何要分出强弱,展开欺凌

你想像不到,作为欺凌者的魏莱,她长着一张天使一样的面孔,学习成绩也很不错,说起话来童声稚语,尤其是那双眼睛灵动又无辜。

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柔弱的好学生,在别人看不到的角落张开鹰一般的爪牙伸向她的同窗。抽耳光,撕衣服,辱骂,拍裸照,像一个恶魔,更像一个怪物。

魏莱家境优越,父母看起来都是很有规矩的人,但是她妈一张口你就想拿耳光抽她。这是一个极度相信自己教育的女人,她认为女儿是完美的,话里话外显示自己的优越感,“我们这样的家庭是不会允许她这样的”,你什么家庭,教育出怪物人渣的家庭?

有这样的父母,魏莱根本没有未来。

对于胡小蝶的死,警察询问魏莱,她说:“可能是复读压力太大了吧”。被小北威胁去找陈念道歉,痛哭流涕地说:“我真的不想再复读了,求求你了”。

她自己被复读折磨的身心俱疲,所以要给自己发泄释放的出口,那就是欺凌比她更怕复读的人,让她们崩溃,退学或者自杀,引起轰动,进而让父母能够理解同样是复读生的自己,得到更多的关心和关注,这就是她的目的。

可惜,她的父母只要求她优秀,成功,其他的一概不关心。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父母教给魏莱的功利现实主义,被她在欺凌弱小的游戏里玩的淋漓尽致,也让她与单纯,美好背道而驰,扭曲堕落,最终万劫不复。

02被欺凌为何选择死扛,而不是求助老师,家长

直到胡小蝶跳楼,班主任都不知道她曾经历过什么,陈念为了不影响自己高考也选择不发声,难道真的没有可以保护他们的人吗?

不是没有,而是力不从心。

在这里我不想放大老师的责任,毕竟老师的专职是教书,而育人这样的重担不该是简单的某个群体可以做到的,比如对学生打不得骂不得的老师。

陈念的班主任年纪轻轻就秃顶了,一个班6、70个孩子,实在不可能事无巨细。

不禁感叹,现在校园是心理重灾区,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顶着巨大的压力。

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角色是父母,为什么不向父母求助?不是不想,而是没机会。

孩子一出生,倍感压力的父母选择拼命挣钱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基础,毕竟钱可以解决很多很多事。

选择挣钱就选择了让孩子留守。缺少陪伴和关心,孩子大部分是有些自闭的,需要你的时候你不在,时间久了他再也不想等待了。

父母也很委屈,我出去挣钱都是为了你,不挣钱你吃什么,穿什么,拿什么上大学?而对于孩子来说,他真的不需要穿多好,吃多好,你连最起码的陪伴都做不到,更谈不上保护了。

缺少陪伴的孩子就像刚出生就被丢到丛林里自生自灭的小动物,他们只能像最原始的野兽一样接受丛林法则,恃强凌弱,优胜劣汰。

03如何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校园欺凌并不是新鲜事,影片里的青年警察同样经历过欺凌,只是以前没有现在情节恶劣,泛滥成灾。

为何欺凌者屡教不改,屡禁不止,很大的原因在于他们是未成年人,而我国法律对于未成年人不忍下狠手制裁惩罚。

影片最后说,近几年各地陆续颁布治理校园欺凌法规,希望政策的颁布和实际落实不要相隔太远,一旦心灵被摧毁想复原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了。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心理的疏导,很多学校重心放在中高考成绩的荣誉上,心理辅导这一块缺失严重,诺大的校园,几千名学生,一两个心理老师能给学生多少帮助?

逐年攀升的校园自杀事件,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无声崩溃,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心理无小事,不要觉得学生年纪小什么都不懂,对于这个世界,可能他们看的更清楚。

父母多给孩子一些陪伴,不要觉得把孩子送进学校就完成任务了。对孩子人生影响最大的是父母,不要只生不养,也不要只养不教。

孩子一出事,很多家长就把责任推给老师,老师没有三头六臂,就像医生不能医好所有的病,老师也不是事事都能化解的神。

相反,在现如今这个敏感的时代,只要班级学生出了事,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离丢掉工作就不远了,比如陈念的班主任,在陈念鼓足勇气报警以后,他就收拾东西离职了。

家长也好,老师也罢,不要过度夸大高考的神圣,不要给孩子灌输高考定终身的思想。任何事情,尽力就是最好的。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学霸,也不是成了学霸未来就一片坦途。

当荧幕上出现高考阅卷的宏大场面时,自责,后悔,不甘汇聚心头。毫不夸张地说,我直到现在,偶尔做梦还是会梦到高考,还想去弥补考砸的数学。

高考之后满天飞的课本,试卷碎片,似乎是学生无声的呐喊,他们有多迫不及待地想逃离学校,迫不及待地想忘记曾经那么努力的自己。我在想,我们的青春一定要这么痛,这么压抑吗?校园欺凌何尝不是重压和放逐之下的反抗与释放。

04影片究竟值不值9.7

回到这部影片本身,剧情前半部分很精彩也很真实,写实的东西永远最能打动人心。后半部分误杀,小北要替陈念背锅坐牢,有点《嫌疑人X的献身》的意思,但手法拙劣被警察一眼看穿。

为什么一定要设计魏莱死了呢,如果她坐牢是不是更有警醒的力量,也不用上演陈念和小北互救的悲情戏码。

可能艺术就是这样,需要渲染,需要夸大,需要反转和绝望。

看完以后,先生提出疑问:“为什么非要安排一个小混混作为救世主呢,难道她的同学,老师,家长都做不到吗?”

我想,前面的校园欺凌都是真的,全国各地每天都在上演,后面的小北保护陈念是假的,99%的被欺凌者根本就是一个人在咬牙坚持。

不管是悲伤逆流成河里的顾森西,还是少年里的刘北山只是一种期望,也是一种求救。街头小混混代替父母的角色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也让父母更加了解到被欺凌的孩子有多孤独。

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本该是父母对孩子的承诺。

周冬雨,千玺的演技真的不错。周冬雨让我相信,她就是一个隐忍,恐惧,需要被保护,也渴望奔向自由的小女孩。千玺也让我看到一个街头小混混陷在底层生活的黑洞里,却也渴望守护这世界里的一点美好和干净,哪怕是为了自己。

这部影片我打8.5分,能让我们引发思考的就是好电影,但也实在够不上接近满分的完美。

晚安,好梦!


作者:格子,简简单单的90后姑娘。

你可能感兴趣的:(《少年的你》:猫眼评分9.7,它究竟讲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