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深度思考是必须的(15/365)

上次和一个同事聊天,她评价我为“学院派”风格,表示我说话一套一套的。

我明白这并不是一个好的评价。在这个评价背后,是“光有理论没有实用的建议”、“光会说不会做”、“思维太笼统、肤浅”、“不接地气”,等等。

“学院派”的人,光说不会做。为什么而不会做呢,是因为懒吗?不一定。大部分的时候是因为思考的不够深入,不足以支撑行动。他们的理论往往在“理论上”是正确的,但是没有指导意义。思考的东西如果不能落到实处,都是肤浅的,不接地气的。

缺乏深度思考其实是一种思维上的懒惰。

后来我和另外的同事聊天,他跟我说:

“比如你提到公司应该对市场的价格有一定的把控,如果市场上价格太低了不仅利润空间变小了,也会给将来的订单造成比较大的困难。你这样说当然是不会错的,这证明你有过思考,但是这个思考太浅了,没有任何意义,相当于没有思考。这时候你应该往下再想一步:那如何对市场上的价格进行把握呢?是在一个区域(比如一个省)内保持价格的平衡,还是在一个行业内保持价格的平衡?为什么我们要保持较高的市场价?好处是什么?坏处是什么?什么样的价格是合适的价格区间?客户端的价格是我们来控还是代理商来控?我们应该制定什么样的制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有什么其他公司的做法是可以借鉴的?”

如果不能这样去思考问题,跟别人聊天的时候也就只能浅尝辄止了。尤其当和思考比较深入的人聊天的时候,会给他人留下一种“这个人根本不思考”的印象。

没有经过深度思考的话题不值得聊。

不得不承认,深度思考是必须的,但同时也是困难的。

要克服思维上的惰性,需要很大的意志力。人的精力和注意力有限,所以如果能节省的时候总是倾向于节省。但是思想本身是一个越用越新的东西,脑子也是越用越活。

就我个人而言,我的输入比较多,每天都在接收各种各样的信息,就连洗澡和做饭的时候,我也经常是在听一些有意思的节目来丰富自己的知识。

输入是为了更好的输出。但是有的时候本末倒置了。因为在输入和输出之间的连接,是思考。输出的质量不仅取决于输入的质量,还取决于思考的质量。过多的强调输入就弱化了思考的作用。输入用掉了太多的时间和注意力,那么思考的质量肯定是差的。思考的质量差,无论输入的质量是多么的优秀,输出的质量也一定是差的。

想起了那句经典的话:你的时间都用来干活了,你用什么时间来思考?

007这个社群有一句话大家经常说:写作是为了让输出倒逼输入。我倒不这么觉得,我觉得大部分人的输入是足够的,但是思考的不够,所以输出的质量才差。相比起输入,深度思考更加的缺乏。

很多时候,缺乏深度思考成为了我们的思维的短板,制约了我们的见识,阻碍了行动的改善,造成了一种“一直在行走,但却在原地踏步”的怪象。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深度思考是必须的(1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