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参加了嘉兴市图书馆举办的健心见行与孩子共成长系列讲座,今天是第三期,是我第二次参加,今天的主题是:如何帮助孩子获得好心情。
01 三个分清,获得好心情
今天讲座的上半场由嘉兴市名师、嘉兴教育学院老师的王羽左老师为我们主讲。
她讲的主题是:三个分清,获得好心情。她引用了大卫.伯恩斯的《好心情手册》向我们阐述了她的观点。
大卫.伯恩斯在这本书里提出:好心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能力。人们的内心情绪是有人们自己的思想和态度,而不是外部事件造成的。
王老师说家长如果对孩子的行为产生的是好的想法和看法,对应也能产生正向的结果。
反之,当家长对这件事情有负面的、不好的看法时,这件事情一定会产生负面的结果。
同时家长也会常犯一个通病,那就是“过度概括”:孩子只是做错了一件事,家长会上升到孩子这个人,贬低他整个人。
那作为家长,要如何做,才能帮助孩子获得好心情呢?王老师用了三个“”分清”。
(1)分清“人”和“事”
大卫.伯恩斯在书中说:人们在现实中还找不到“差劲”的人,现实中存在的只是“差劲”的行为。
如果某一天你的另一半晚回没有提前跟你讲,你会感到很生气,你可能会脱口而出就是生气和责备。
那正确的表达方法应该是什么呢?
可以用三个部分组成三段话来表达,分别是:表达对人的关怀、表达对事的不满 、询问原因。
如此,另一半不仅不会觉得你不体谅他,反而会觉得你很通情达理,而你也完完整整地抒发了自己的情绪。
对待孩子身上的问题,也应如此表达,孩子才会容易接受,才能马上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同时还能愿意开口讲出原因。
有时候孩子能够讲出原因,比犯错本身更可贵,因为那些原因背后有可能是你想都没有想过的一份温暖和感动。
记得有一次,我做好饭,孩子坐下来开始吃饭,但我还在厨房收尾,只听清脆的一声响,盘子和菜散落一地。
我看着一团糟的地面,以及自己忙得一身油烟一身汗的狼狈,第一反应就是生气,孩子看的我脸色不好看,马上低下头,我忍着最后一丝耐心问他是怎么回事,他怯怯地说:“对不起,妈妈,今天的菜很好吃,我想夹一块先给你尝尝,但在我扶着桌子从椅子上下来的时候,不小心碰翻了盘子。”
那一刻为自己差点错怪孩子而感到惭愧,庆幸当时给了孩子发声的机会,才没有错过他犯错背后的温暖。
(2)分清“你”和“我”
大卫.伯恩斯在书中说:我们不能总是要求别人圆滑得体、通情达理和令人愉快。
我们只能掌握我们自己,自己尽可能通情达理、令人愉悦。
王老师讲了作者书中的一个故事,编辑要求他写一本畅销书,大卫顿了顿说:“这本书能不能成为畅销书是你们编辑部的事情,而我要做的是要把我知道的全部都完整地写出来。”最后就诞生了这本《好心情手册》。
(3) 分清“利”和“弊”
大卫.伯恩斯有一个观点:你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一个问题,这样你可以把它看做积极的好事。
即便是遇到焦虑,它也有积极的意义,它会给你释放一个积极的信号,因为你想要把这件事做好,所以你可以获得行动的热情和动力。
“利”和“弊”是一块硬币的两面,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引导孩子的路上,要看到并利用“利”的一面。
通过负面的表象,去找到“有利”的一面,接纳、理解、安慰、支持我们的孩子,帮助他们恢复好心情,蓬勃地生长。
最后王老师总结: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要从小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个性,让好心情一路陪伴孩子成长,意义深远。
一方面,家长要学会与孩子讲话,用良好的沟通帮助孩子获得好心情,另一方面,要有意无意地教会孩子用这三种分清去处理他遇到的烦心事。
02 好心情私房秘笈
今天讲座的下半场由嘉兴教育学院师训处黄家明老师为我们主讲。
她讲的主题是:好心情私房秘笈。
她列举了家庭教育中常见的四个问题:打骂、冷暴力、唠叨、二胎家庭老大被冷落。
她引用了相应的视频和她教学中遇到的鲜活的案例,让我们很直观地感受到这四个常见问题所带给孩子的影响。
同时她也列举了四个方法,分别是:全情接纳,投其所好,就事论事,批评有法。
尤其是她讲的三明治批评法,是我很久前有所耳闻的,但这次在现场听黄老师讲出来,让我印象深刻。
⼀般⼈批评孩⼦,总是张⼝就来,直接指出孩⼦的缺点,说他如何如何不对,如何如何差。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孩⼦很难听进去,逆反⼼理很重,甚⾄直接与家长争⽃起来。
而“三明治”批评法就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三明治是三层,“三明治”批评法也分为三层,从上到下依次是:赞美、小批评和赞美。
(1)批评前的赞美
在想要批评孩子之前一定要先肯定。这是最关键的⼀点。
与孩⼦平等对话,⽽且发现孩⼦的长处,认可他的长处,孩⼦容易听进去。
大部分孩⼦⾃尊⼼都很强,哪怕知道⾃⼰是错的,他也不愿意承认。但是每次他犯错时,如果家长可以先肯定他赞美他,再来慢慢跟他沟通,孩⼦就很快接受家长的教导。
所以⼀定要记住,孩⼦不接受你的观点,并⾮你的观点错了,⽽是因为不接受你这个⼈,说⽩了,就是不接受你的态度。
如果你不体谅他,不理解他,即使你的观点是对的,他也同样不理睬你。
那么作为家长就得改变态度,⼀定要保证批评之前先肯定。
有的⽗母会可能会说,明明是孩⼦错了,⼀点⼉对的理由也没有,怎么去肯定他呢?
那也不要紧,即使你肯定不了他的观念,你也可以肯定他的感受。
例如,“假如我是你,我也会很⽣⽓”,“假如我是你,我也会很伤⼼”等等
(2)小批评
⼀说起批评,⼀般家长认为就是“指责孩子的错误”。
其实,批评要真正有效,就必须明⽩:批评的⽬的,并⾮指出他的错误,⽽是让孩子明⽩⾃⼰的错误,并做出改进的承诺。
这就要求既要让孩⼦承认⾃⼰错了,⼜要让他表态将如何改正。
在平时的交流中,会有家长诉苦,我实在是管不他了,打也打了,骂了也骂了,但是孩⼦依然我⾏我素,毫⽆变化。
其实,在与孩⼦的日常交流中,孩⼦犯错,家长批评,为什么毫⽆效果!
最⼤的问题是,家长⾃⼰都没有意识到什么叫“批评”。
批评,不是下⾬,⾬下了,其他⼀切就不管了。
批评的⽬的是提⾼孩⼦的认识,避免以后犯错。
所以,当孩⼦出现错误后,不仅不放过对他的批评,⽽且还要让他认识到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的做法,亲测有效。
(3)批评后的赞美
这是批评的“收尾”⼯作,即批评后,要对孩⼦说⼀番“抚慰”式的话。
孩⼦为什么会恐惧家长的批评,原因很简单,因为孩⼦如果不听从⽗母的话,⽗母经常随⼝就来⼀句"再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了”、“我们家也没这么不听话的孩⼦”、“你再这样下去,你就离开这个家”……
批评不是要打击孩⼦的⾃信⼼,更不是让他觉得⾃⼰⼀⽆是处,⽽是促使他改进。
为此,⽗母很有必要说上⼀句勉励他的话,让孩⼦放下包袱,改正缺点,并且也不会因此⽽影响与⽗母的感情。
以上就是今天听完这场讲座的感受和收获。
文尾还想表扬一下孩子,爸爸今天有事加班去了,他跟着我一起去了,我在听讲座的时候,他在隔壁少儿阅览室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