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民间文化里“寻宝”

到民间文化里“寻宝”

大民

忽然奇想:学校教育之前,人民如何受教育?如何知道礼仪廉耻、是非善恶、真假美丑?现代学校教育出现之前的几千年间中国社会各阶层,如何被教化成了“这样”而不是“那样”?在完全没有机会和能力接受官方的正统教育的草根阶层,如何沐浴来古圣先贤的光辉思想,享受独特而温馨的东方文明,持续几千年而生机勃勃?

我在常识中寻找答案。学校教育之前,我们听爷爷奶奶的故事,听父母兄长的轶闻传说,听小伙伴们的有趣段子。现代学校教育发生之前,我们还是传统的农业社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从四季更替和大自然给我们的一切规矩安排我们的生活,所谓天人合一。对“格物致知”的现代科学需求不大,但是我们清贫而心安,自足且安乐,我们在无数宗法、礼数、法规、圣贤教诲等联手划定的圈子里,享父母给我们的生命,和老天爷给我们的运气,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像朝露一样短暂而晶莹的人生,一代一代传递下来,一直到今天。在最底层的草根社会,人们没有机会进入官办的学堂,也没有能力进入自营的私塾,我们依然快乐而简单,坚强而良善,我们成功经营着自己的家庭、宗族、村落,除非特殊情况或者特殊人群,方圆几十里就可以安托我们的生命。我们没有见过圣贤,可是,我们人人都满脑子圣贤思想;我们没有法律法规的灌输,可是我们随心所欲不逾矩,除非极端情况发生,没有人能够干扰到我们平静的小农世界。我们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是我们知书达礼仁爱忠厚,勤俭持家满腔爱心……

一定有一样东西,荡漾在我们的周围,浸泡着我们的肌体,熏染着我们的灵魂,改变着我们的行止,塑造着我们品行。她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确确实实存在,而且须臾没有离开我们,与我们朝夕相处、生死相依、千秋万代而不消失。

这就是民间文化,活泼于老百姓口头的故事、神话、传说、谚语、谜语、歇后语,在有些民族和地区还有史诗、歌谣、戏曲、剪纸、皮影、泥塑、壁画、歌舞、典礼、仪式等等等等。这些东西组成了无所不在的文化空气,让万物之灵长有机会得到文化的熏染、浸泡、滋润和塑造。每一个做人做事的规矩道理,都在这些民间文化的宝库里存在着。关于诚实,咱有《狼来了》。关于顽强,咱有《愚公移山》;关于勤奋,咱有《王冕学画》;关于勇敢,咱有《泰山石敢当》;关于浪漫爱情,咱有四大神话传说;关于坚持和忠贞,咱有《孟姜女》;关于善良,咱有《姊妹易嫁》(山东戏曲)… …甚至关于我们正在提倡的24个字的核心价值观,都有无数鲜活的民间文化的素材,活泼泼的闪烁于我们是目力所及、感官所到的任何一个地方。文化,先文后化,化而为文,文质彬彬,可谓君子。谦谦君子,人人圣贤。义利取舍,大妈也懂。是非善恶,村姑明白。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每一个华夏子孙,都在华夏文化的滋养下按着自己的方式生活着。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其实每一个中国人在上小学前,就已经知道该做什么,如何做什么,为什么不能做什么的基本规矩了。如果三岁了还不知道用文化管理自己的欲望,还不知道礼仪廉耻,那么可以放宽到七岁。七岁了,如果你还是混混沌沌,自私自利,没大没小,无尊无卑,那么你的将来,是不被看好的。最后一次机会,让你进入现代学校,你会发现,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最主要的民间文学(或者民间文化元素)都一个一个出现了。这些故事你早就听说过,那是爷爷奶奶父老乡亲在茶余饭后无意中传授给你的。到了学校,这些民间文化的东西是伴随着识字作文的需求,再一次与你重逢了的。夸父逐日,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牛郎织女,孔雀东南飞,花木兰,宝莲灯,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王冕学画、卧冰求鲤、三顾茅庐、孔融让梨、甘罗拜相(人物传奇是民间故事的一个类别),古诗十九首,国风,南北朝民歌,茉莉花,刘三姐……

是的,“优秀的民间文化,就是价值观的深厚根基,作为先辈留下的精神遗产,那些流淌在人民群众的血液里,扎根在华夏儿女骨子里的民风民俗、思想观念、人格操守,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立身处世的度量衡,潜移默化的规范着中国人的行为准则。”(罗杨《优秀民间文化是价值观的深厚根基》),“礼失求诸野”是千年古训,当宫廷和社会的上层失去了基本的礼仪,或者发生的价值观的混乱和动摇,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回到民间来,看看千千万万老百姓在怎么想,怎么做。你的脚下沾满了多少泥土,你的胸中就有多少真情。面对西方文化伴随信息技术席卷而来的强大攻势,我想文化“三自”(自觉、自信、自强)就是一剂妙药。“三自”何从来?三自来自民间。民间文化是最具有人民性的文化,既然你是执政为民的,你是文明富强的,你是公平正义的,你是代表最广大人口的基本利益和价值追求的,那么,毫无疑问,你必须回到民间来。从民间文化寻找你的方法、灵感和用不尽的动力。

2014,03,28

你可能感兴趣的:(到民间文化里“寻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