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务报表中找到对世界的观察指标

在我们小的时候,我们每个人观察世界也都有自己的指标。我记得我那会儿看一个人总是习惯看他的鞋,干净挺括还是软塌脏破。现在想来,大概因为小孩子个头小,离地太近。

当我逐渐长大,慢慢意识到已经融入到生活的各类对象,比如公交车、土地拍卖、广告牌、商场和安置房等等,我们看到的只是前端界面,背后是我们较少了解的后端架构。但真正能够让我们理解这片土地的,还真少不了对这些后端一探究竟。

在我眼里,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肖星教授的这本《肖星的财务思维课》,就是一本让我们可以从财务角度理解企业与行业的入口。

这本书不是抽象的从“三张表”和会计科目讲起,而是通过一个个案例,让读者能够更深刻感受到企业在干什么。是因为企业经营才有了这些会计科目,才有了财务报表,而不是相反。

对于我们经常在新闻里听说但一知半解的概念,比如“反向收购”和海外上市,书里也有解释。前者指非上市公司收购上市公司,后者指中国企业通过VIE协议,一般在开曼群岛或百慕大注册公司,并通过股权控制国内经营主体。

对于企业融资投资的玩法,书中也有不少案例,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华夏幸福如何开发产业新城。

华夏幸福是一家主营房地产、工业园区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民营企业,十几年来它依托产业新城模式,营业收入一路狂飙猛进。对产业新城的开发需要前期投入大量资金,而华夏幸福通过售卖住宅,收取大量资金。后续资金投入可以通过特定收益权转让,比如转让后续房款收益权给信托公司。等到新城建好,一有政府付费,二是园区自营资产也会产生收益。不得不说,这种通过搭配经营模式,汇集低成本资金的手段很高明。可是,看到这里我就想,虽然这是个聪明的办法,但是产业新城在我心中是个无底洞,融资能力有限的民企最好别参与。所以手痒的我去搜了华夏幸福产业新城模式的近况,发现重资产模式和政府付费的长周期确实给华夏幸福带来了严重的债务和流动性压力。我想,走得最顺的企业除了经营模式搭配合理,更大的前提是对宏观经济的正确判断(何苦要去干城投公司的活儿?)。

对于投资者如何看报表,肖老师也在书中明白无误的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1.先看企业最重要的资产是什么。

重要是指,某一样或者某几样加起来达到或超过企业总资产的60%。

2.企业的各项资产的周转率

3.企业的偿债能力

而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主要看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长期偿债能力则看资产负债率。

4.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

现金流量表展示了企业能否生存,资产负债表展示的是企业如果生存下去是怎么样。

作为企业,最核心的三件事是经营、投资和融资,这三件事不仅要选对方向,还要选对节奏。当融资和经营的现金流入小于投资支出,就容易造成资金链断裂。中国直到1998年才让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是因为现实中发生过比较恶性的事件才倒逼了管理进步。

5.资产减值

资产减值可以被企业利用,用于调节年度利润。

有些时候,是处于管理者私心,比如他当年9月才到任,他就可以提更多坏账准备,减少利润,反正当年利润和他关系不大。到了第二年坏账转回,利润增长就显得很漂亮。

另一些时候,是因为企业自身再融资计划、退市预期等原因,有调节利润的动机。

我喜欢可以结合理论与现实的专业知识,专业意味着准确性高,理论与现实结合紧密才具备指导意义。学社科知识,如果老师不引导你联系现实,你单枪匹马去建立映射是相当困难的。

所以,如果你想丰富自己观察世界的指标,不如读一读这本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财务报表中找到对世界的观察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