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重点是阐述如何设计产品原型。价值不仅是“教大家如何画原型”,而且要深度解剖原型背后发生的故事。
一、首先表达的一些观点:
1、产品原型没有固定格式,它的本质是沟通文档。
书中有提到,“原型不是一个体现人思维的作品”,这一点我不是特别赞同。因为任何需要书写过程和思考过程的文档产物,都是一个体现人思维的作品。任何阅读原型文档的人,都可以在原型中了解到你的思维模式、方式。在产品原型的背后会发生很多故事,从产品战略的指制定、到功能规划、再到团队协作,这一切内容的体现,就是一份产品原型。
原型的起始与诞生依托于产品设计的整体思路,经过了创意探索、用户研究、流程化的逻辑、结构搭建、界面设计、规则制定、沟通方式的探索等步骤后最终成型。
2、在工具的使用上,很多人总是迷信axure软件,迷信PRD文档,以为把这两个事情做好就是产品经理的工作。我曾经也陷入这里无法自拔。其实,产品经理很多时候是在沟通、跟进、协调,一头埋进自己的所谓“文档”书写中,是做不好产品经理的。产品经理最重要的工作,是推动事情进行下去,而不是完成原型或写一份无可挑剔的PRD。但是很多企业在招聘产品经理的时候,都会看你的画原型、写需求方面的技能,没错,这是作为一个产品经理的基本功,若是基本功不扎实,高楼也建不起来。
①工具只是表达自己想法的一种“工具”,重要的是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工具”。
②做好“取舍”是一件很有技巧的事,需要主次区分,例如:高频、刚需、痛点......
③所谓的技巧、方法,不论是任何知识点,都是需要落实到行动的,没有行动就只是纸上谈兵。
3、除了创始人外,产品经理应该是一个团队的核心。
产品经理需要在理解创始人商业模式的前提下,连接技术、设计、运营、客服、市场等多部门。产品经理对具体做什么工作,应该有清晰和完整的认识。我曾经看过一个说法,产品经理的职业发展道路的最终目标就是成为CEO。这个说法我是赞同的,这个说法并不是说每个产品经理最后都要去创业,真的当上CEO,而是要用能够做CEO的统筹、决断、谈判、行动能力去做产品。
二、创意收集:
1、创意可以是以日常的观察分析结果为基础,由某个点激发,通过联想与推理,得到与众不同的新方案的过程。
想得到创意,需要经过仔细地观察生活、解构观察地对象、联想事物、重组对象的过程。
2、“请问你打算解决什么问题?”
产品总是会面临着各方面的需求,很有可能需求方就是直接一个需求给到你,例如,我要把这个版面调大,我要把这个字缩小,我要增加一个功能......获取这些需求的步骤并不是直接答应下来,这样会给产品经理埋很大的坑。需要分几步走:1、需求来源是怎么?2、解决什么问题?3、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解决方案)
三、用户画像:
当有了一个大致的市场方向与需求之后,我们才能够开始对用户画像进行描绘的工作。画像要尽量清晰,不要太简单,在对用户画像的描绘过程中不要代入自己的主观臆想和判断。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多的收集用户信息,不论此时你觉得这些信息是有用还是无用。如果想增加一些趣味性,也可以贴上一下代表用户的照片(不一定是本人的照片,也可以是用户生活、工作场所的照片,只要代表是该用户的就可以)。
在研究用户群时,要保证考虑到以下几个要素:
①用户所在时空;②用户与他接触的人群;③用户所在的环境;④用户完成什么任务;⑤用户完成任务使用的工具。
通过研究不同不同线索的关联性,可以寻找目标用户的共性:
关联用户、事件、时间、场所,可以寻找目标用户共同的行为模式;
关联用户、场所、工具、时间,可以寻找用户完成任务的习惯;
关联用户、事件、场所、消费,可以寻找用户的消费习惯;
用户画像档案:
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生日、家乡、城市、居住地点、上班地点、出行交通、家庭成员、亲戚关系;
工作概述:岗位、工作、职责、工作环境、沟通方式、沟通对象、工作软件;
工作联络:会议、会议对象、远程会议、发起人、会议软件、邮件;
作息规律:6:00~23:00;
输出:
用户画像、用户故事
在未来的产品设计过程中,还需要频繁考虑用户使用产品的场景,然后包装成为一个用户故事,故事应该尽量详细地说明产品使用中发生地情况和处理方法,以及用户其他的行为。因为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异常行为,真的很需要用户故事的帮助。
四、任务与流程:
1、核心需求:什么人物,在什么地点,使用什么工具,完成了什么任务:
2、如何做任务于流程?
从本质思考产品;
书中提到:不喜欢在制作细节之前参考同类产品界面的设计。这一点我保留我的观点,其实参考同类产品的设计说好听点就是“竞品分析”,从界面去推测逻辑确实很费脑力,但是不排除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以逻辑推演流程;
以用户行为来决定操作方式与界面,而不是用功能推到界面。
步骤一:拆分任务
步骤二:任务流程推理
步骤三:串联事件画面
输出:
业务流程图、界面原型、产品低保真原型
五、界面:
完整的页面设计,应该包含内容设计与人机交互两个部分。在任务与流程设计的基础上,为用户设计内容,其次才是风格与交互。
内容结构梳理:核心任务模块、任务结果模块、重要条件、附带内容
页面模块:简单易懂的内容结构,把重要的页面整理设计出来
衍生页面:向下衍生、平级衍生
注意事项:只考虑极为重要的信息
1、展示页
展示页告诉你这个是一个什么样的产品,以及这是一个很棒的产品,展示页设计的目的是提高信息被用户自然吸收的概率。展示页应围绕着“看”来设计。
展示页的内容:用户喜欢的、主要任务的、可以赚钱的。
2、列表页
列表页最重要的事情是搞清楚用户找寻的目的。
排序:按照时间排序、按照字母排序、高关注度信息排序、决策依据信息排序
分类与标签:分类有层级,是较为概括的竖形,除了一二级分类,再往下细分可参考的余地不大,分类是可以被明确区分的品类;一个物品可以有多个标签
分类与筛选:分类是对全部内容的区分,筛选是对部分内容的交叉
3、正文页
目的:查找、注视、阅读、快速浏览
4、功能页
功能页的目标是让用户准确、顺利、快速地完成任务。
功能页应该注意:可控、拆分任务、时间、看到并操作、有且仅有两个角色
5、辅助与特殊页面
欢迎页:功能\服务介绍、气氛营造、操作手册
过渡页:产品打开、场景跳转、防止跳转
加载页:不确定时间、不确定结果、备用事件、跟踪进度
沉浸式页面:屏蔽影响,渲染氛围
输出:
完整的低保真原型
六、交互理念:
交互是什么:用动态表达逻辑关系、塑造立体空间感
怎么做交互:经验、平台官方制定的规则、本能
APP常见菜单结构:
下部菜单:以点击为主,页面切换
上部菜单:以划动为主,页面平移
左侧菜单:适用于功能单一但比较复杂的产品,不影响作业面的操作,并且扩展性好,可以随时添加快捷入口
右侧菜单:适用于内容和功能都比较复杂的产品,作为次要菜单或者辅助菜单,很少作为独立菜单使用
融合菜单:注意主次分明、逻辑关系清晰
输出:
包含交互的中保真原型
7、风格指南:
1、界面
不同色彩:暖色、冷色、浅色、深色
不同风格:拟物、手绘、扁平
色块:背景色、主色调、焦点色
2、常用控件
不同平台的控件有不同属性
按钮设计要注意按钮的不同重要性状态:移动端的重要按钮一般放置在右边(为了便于右手点击),上下排列的按钮则把重要按钮放上面。
输出:
风格指南
8、沟通:
如何撰写文档?说人话、控制版本
制作页面并且为页面添加注释:按照页面模块进行划分、罗列数据、操作、规则、特别注意的地方标注出来、做一些可操作的动效帮助理解
异常情况:复杂流程中会设计各种异常情况,与测试配合梳理异常情况,也可以在上线后的用户反馈中不断补充。
汇报:“我们现在的目标是......团队的工作内容是......进展情况是......我的工作内容是......希望小伙伴配合的工作......”
说服:“你想要解决的问题是......我可以提供一个解决方案......"
建议:“请问有哪些需要我配合或者提供帮助的工作?”
开会:尽量别开会、要把开会恶习扼杀在摇篮中(固定时间、有明确的可达到的目的、适可而止)
输出:
产品原型需求文档
9、远程工作方法:
抛弃所有外在条件,研发一个项目的过程,是制定方向、选择策略、产品方案、交互设计、视觉设计、开发代码等。
当项目需求不稳定时,遵守以下原则进行原型设计:
功能不相关:不同的功能之间尽量少挂钩,功能与功能之间互相独立。
流程大而全:流程尽量完整,能够满足大部分同类产品的设计。
模块少,页面少:只保留主要内容在外面,把其他杂物都丢到一起。能一个页面操作就一个页面操作。(为了协作方便)。
总结:那些看上去巧妙的功能并非突如其来的灵感,而是对核心流程的逻辑扩展。运营评审特别重要,然而现在在团队里面可以说没有所谓的“运营”这个单独的角色,其实我们不应该忽略运营的作用,运营与产品的成长息息相关,如果在设计时没有运营参与进来,那么在执行时就会出现很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