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学习第50天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mào)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 sōu )哉?”

译文:

孟子说:“观察一个人,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的了。眼睛不能遮掩他的邪恶。心思正直,眼睛就明亮;心思不正直,眼睛就浊暗。听他说话,同时观察他的眼睛,这个人的善恶还能隐藏到哪里去呢?”




孟子曰:“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侮夺人之君,惟恐不顺焉,恶得为恭俭?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

译文:孟子说:“谦恭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节俭的人不会掠夺别人。有些君主,侮辱别人也掠夺别人,唯恐别人不顺从他,怎么算得上谦恭与节俭呢?谦恭与节俭难道可以靠好听的话与笑脸来伪装吗?”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 孟子曰:“礼也。” 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译文:

淳于髡说:“男女之间不亲手递接东西,这是礼制的规定吗?”孟子说:“是礼制的规定。”淳于髡说:“如果嫂嫂掉在水里,要用手去拉她吗?”孟子说:“嫂嫂掉到水里而不去拉她,就是豺狼了。男女之间不亲手递接东西,这是礼制的规定;嫂嫂掉在水里则用手去拉她,这是变通的办法。”淳于髡说:“现在天下的人都掉到水里去了,先生却不肯伸手为什么呢?”孟子说:“天下的人掉在水里,要用正道去救;嫂嫂掉在水里,要用手去救。你难道想用手去救天下的人吗?”




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

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译文:

公孙丑说:“君子不亲自教育儿子,为什么呢?”

孟子说:“就情势看,是做不到的。教育的人一定要讲求正确的道理。用正确的道理行不通,接着就会生气,一生气反而伤感情了。儿子会说:‘您用正确的道理教育我,而您自己的作为未必合乎正确的道理。’这样,父子之间就伤了感情。父子之间伤了感情,就太糟了。古代的人是与别人交换儿子来教育的,父子之间不会因为要求行善而互相责备。要求行善而互相责备,就会彼此疏远;父子变得疏远,没有比这更不幸的了。”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wú)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译文:

孟子说:“哪一种侍奉最重要?侍奉父母最重要。哪一种守护最重要?守护自身最重要。不丧失自己的节操而能侍奉父母的,我听说过;丧失自己的节操还能侍奉父母的,我没有听说过。谁能不去侍奉别人?侍奉父母是一切侍奉的根本。谁能不有所守护?守护自身是一切守护的根本。曾子奉养他的父亲曾皙时,每餐一定有酒有肉。撤除食物时,一定要请示剩下的给谁;父亲问有没有多余的,他一定说‘有’。曾哲死后,曾元奉养他的父亲曾子,每餐也必定有酒有肉。但是撤除食物时,不再请示剩余的给谁;父亲问有没有多余的,他就说‘没有了’,准备留到下一顿再给父亲吃。这叫做奉养父亲的口腹。像曾子那样,才可称为奉养父亲的心意。侍奉父母做到像曾子那样,就可以了。”



今日学习:

1、孟子的“君子不教子论”,可以写进现代心理学的原生家庭理论。

我们有很多家庭,就是相互伤害的地方。如果说伤害别人,我们还有所忌惮,那伤害自己家人,真是肆无忌惮了。有多少人,一生受的最大最深的伤害,都来自于父母;有多少人,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父母的期待;有多少父母,严加管教子女的,全是自己没做到的;有多少父母,强加于子女的期待,全是自己没实现的梦想。

你自己没做到的,别要求别人,也别要求自己的子女,尤其不要指责子女没做到。修养自己,才是对子女最好的教育。

2、守护自身比侍奉父母更重要,因为守护自身是侍奉父母的前提。

你可能感兴趣的:(孟子学习第5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