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父母的冲突,孔夫子早就有解决之道

你跟你的父母是怎么相处的?

你会跟你的父母相处吗?

有两种相处方式,跟你分享分享。

有一家子人,孩子很忙,没有时间陪父母,可是又不想亏欠,于是经常给父母汇款打钱。他想着在时间上没办法陪伴父母表达爱,那么就多给父母汇款,让父母的生活条件能好一点。可是父母很节俭,外出的时候父母挤公交。有一次,摔跤了。这个孩子对他的父母就说了这样一番话:

“我给你们打了那么多钱,你们为什么不花?为什么不打车呢,也就二三十块钱,花不起吗?”

父母说,“几十年都挤公交了,没必要花打车的钱”。

这家孩子说,“”给你们打钱就是让你们花的,那么省干什么?挤个公交还摔跤,你们就是一辈子穷人命,有钱也不会花”。

父母和孩子都很伤心,孩子是伤心,父母怎么就不能好好照顾自己,有钱就该花的呀。父母很伤心,他觉得自己把孩子养这么大一辈子,可是竟被孩子这样的言语伤人。

还有一家子人,孩子就很智慧了。女儿去给妈妈买衣服,花大价钱给母亲买的衣服,母亲不舍得穿,一直放在自己的衣柜里挂着。女儿问母亲为什么不穿呢?母亲说,身上的衣服还能穿呢。女儿几次劝说,母亲还是不愿意穿,藏着省着。后来这家女儿灵机一动,说,“你要是不穿的话,我就把它送给我小姨了”。结果第2天,母亲就把新衣服穿上了。

同样是劝父母花钱提高生活质量。两个孩子方法完全不一样,效果也完全不一样。一个是,孩子和父母都伤心,另一个是女儿很有智慧,巧妙劝母亲,双方都欢喜。

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这意思是说,我们和父母相处时,与父母在观念上有不同,劝说之后,父母不从,不要过激,不要生气,不要恶语伤人,仍然要尊敬,而不违背父母的意愿,继续干活,不要抱怨。

我们和父母相差了几十年,存在代沟很正常。父母过了几十年,年头比我们长,他觉得自己的生活没问题,所以我们劝说他们不容易改的。如果开明的父母能够接纳意见,做出改变,那自然最好。如果不接纳,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也无需强迫。

无可无不可。

无论是否采纳我们的意见建议,无论是否能听从我们的规劝,无论是否能采纳,我们内心对父母都应当是尊敬的,都应当是热爱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和父母的冲突,孔夫子早就有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