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笔记,还需要分类整理吗? | 知识管理

今天思考:做完笔记,还需要分类整理吗?

这个问题,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是,整理的意义是什么?

对于图书馆,整理的目的是为了方便人们找到需要的书籍。

而图书馆的分类方法,是基于网络结构的,是自上而下的。图书馆分类法,是对于已经有充分认知的基础下不断优化调整而来的,并非一开始就是如此分类整理的。

然而,我们的大脑,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知识的认知,并不是一开始就有非常清晰的认识的,因此,我们一开始就要把分类做的非常的大而全、高度网络结构化的话,是不现实的。

此外,每一个的认知水平不一,知识结构不同,这也导致了不可能存在“万金油”般的分类方法,因此,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分类方法。而且,这个分类方法更合理的方式是“自下而上”地形成分类结构。

通俗讲,就是先知道自己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不断学习、积累碎片的知识笔记,从而形成新的、越来越多的笔记分类,无形中,我们就完成了分类整理,而不是一开始的时候就先分类再学习。

这么看来,这个分类,更像是“标签”,更像是一个通往每一条笔记的入口,这同时又解决了另一个问题——信息的定位。

我们有没有一种体验:当我们想要搜索某一天、某一条、某一个文件夹里面的某个具体信息的时候,会遇到找不到的情况。

为什么呢?

1.传统的文件夹结构,里面保存的信息之间,并没有展开,需要我们一层一层打开文件夹,然后打开文档,再进行查找,这大大增加了查找难度。

2.如果说翻文件夹行不通,我们还可以用关键词搜索,对吧?没错,但是这最大的问题是 ,面对不熟悉、不了解的信息,我们连用什么关键词去搜索都不一定有想法,试想一下,你要在一堆泰文的资料里面,找一个领域的事情,你本身不懂泰文,谈何用关键词搜索呢?

既然,文件夹找不到,关键词找不到,我们可以怎么把此前记下的那些信息重新组织起来?给它们一个可以被找到的切入点呢?

可以通过笔记的批注、标签,进行知识的关联,就相当于开辟了通往不同知识的“小路”。

批注的作用,是创建索引,融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如把集装箱类比到知识管理,通过集装箱的原理,找到了知识管理的方法等等。

批注更适合两条信息之间建立关联的场景下使用。

而标签,则适合在多条不同信息之间建立关联的场景下使用。

标签本身,可以作一个分类导航,参考flomo创始人少楠的方式——I、A、P、R标签4类。

I(Inbox)指的是收件箱,所有待处理的临时想法、笔记标记此标签,后续会翻看,加入自己更具体的标签,建立新的关联。

A(Area)指的是领域,就是自己长期投入精力的、不是具体项目的地方,如写作是一个领域(但写一篇公众号不是),再如保持健康是一个领域(但每日慢跑不是)。

P(Project)指的是项目,就是我们需要在某个时间段内完成的事情,如筹备一次自由行,如策划一场线下活动等。这些笔记围绕的是项目的前后,有一定的时效性。

R(Resource)指的是所有可以提供某些帮助的资源,如书籍、文献、别人的方法等等,还未被自己完全内化为知识的笔记内容。

总体来说,我们对于标签的分类可以按照以上4类进行导航,旗下的子标签,可以按照自身的方式去命名,无需局限。

我们只要记住的是,标签是一个入口,是帮助我们串联起笔记里面的知识的工具,以便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而不是一个分类垃圾桶,分类后就丢弃、销毁了。

最后,回应开头的问题:做完笔记,需要分类整理吗?

我们要建立知识提取的入口(切入点),以及建立知识之间的关联(通过卡片笔记的标签、批注等),除此以外,并不需要严谨的分类。


365天思考 / DAY69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完笔记,还需要分类整理吗? | 知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