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命运颠沛流离,与身边平凡同在

一个辗转于各个不同收养家庭的17岁少女莫莉因为偷书而被判50个小时的社区服务,她的男朋友的妈妈介绍她到一位富孀薇薇安家里去收拾阁楼,整理薇薇安的破烂过程中,听她讲述她九十一年的生命历程,展现了一段命运的悲欢和感人至深的友情。

这本书聚焦于美国历史上一段鲜为人知但深具历史意义的岁月。十九世纪中期的爱尔兰大饥荒促使100万人移居海外,这些集中移民受到了美国主流文化的排斥,一方面他们多来自农村和偏远地区,缺少一技之长,只能从事底层的重体力工作,另一方面爱尔兰人为信仰天主教的白人,不同于当时主流的盎格鲁——萨克逊裔的清教徒,也非本土的有色人种。从1854年到1929年间,由美国儿童援助协会发起的“孤儿列车”曾将20多万名被遗弃和无家可归的孩子从美国东部沿海城市运至中西部供人“收养”,而他们最后通常沦为奴工。

某位乘客——94岁的帕特·蒂森在访谈中告诉记者:五十多岁时,她终于拿到了自己的出生证明,上面有亲生父母的名字,看到这些她开心地喊出了声。“能够对自己有点滴了解,真是让我开心极了,”她说,“但我仍感觉不完整,我一直想知道:我的祖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我错过了哪些家庭幸福?我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琢磨着这一大堆问题。我并非敌意,我有个不错的家庭,但我总觉得和他们之间有隔阂,事实也确实如此。”

列车由纽约出发,沿途停靠,孤儿们下车,由“有需要”的人家挑走。九岁的薇薇安遇到了各种奇葩收养家庭:在伯恩家,她被当作使唤丫头、廉价劳动力,剥夺了上学的权利;在格罗特家,照顾四个孩童,还差点遭到性侵;在尼尔森家,谨小慎微,安静懂事,生怕再被抛弃,但好在有了一个安身之所。从妮芙到多萝西再到薇薇安,每一次名字的更换都是一段痛苦回忆的抛弃和对下一段际遇的温暖期待。然而,一次次的被抛弃,一次次的绝望,让年少的薇薇安有了病态的性格。“我感觉自己正一步步躲进内心深处。明知自己无人怜爱、无人关怀,永远是个局外人——这是种多么悲惨的童年。我感觉自己比实际年龄苍老十岁。我懂的事太多,见过人们最卑劣、最绝望、最自私的一面,而这一切让我变得小心翼翼。于是我学着伪装,学着微笑与点头,学着在毫无触动时佯装感同身受。我学着装模作样,装作与众人一般无二,即使心中早已支离破碎。”脑神经科学已证实,早期情感发育不良,会直接损害大脑的正常发育,使其结构异常,造成无法逆转的病理性改变。

二战后,罗马尼亚人口锐减,政府规定每个育龄妇女至少要生4个孩子并可以送到政府出资的国家教养院集体抚养。此后先后有6万多名婴儿一出生就被送进教养院批量抚养。这些孩子后来几乎都出现行为异常,大多数智力低下,情感发育不良,不会和人交流,无法形成对视和对话,独自坐在角落,不停地前后摇晃或不断重复某种刻板行为,对陌生人没有恐惧感,也没有沟通能力——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称之为“孤儿院现象”。

美国心理学家曾用猕猴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充分证明早年情感滋润对一个有思维的生命的重要程度。他们把一些幼小的猕猴和母亲隔离开来,在笼子里安装了两个“假妈妈”。其中一个用硬邦邦的钢丝做成,但胸口上有奶瓶,另一个妈妈用绵软的绒布包裹,但没有奶瓶。按照“有奶就是娘”的常理推断,小猴子应该和有奶的“钢丝妈妈”更亲近。但小猴子只有饿了才靠近钢丝妈妈,一吃完奶,就回到了绒布妈妈身边。这个细节让我们看到小生命内心本能的向往和恐惧,它们对温暖的依恋和需求甚至超越了食物。更令人警醒的是,这些猕猴成年后,大多数性情冷漠,不会交配或拒绝交配,不能正常融入集体生活中,走路也蹒跚不稳,甚至连叫声都不正常,永远处在猴子社会阶层的最下端。即使通过人工办法让一些母猴怀孕,它们也对小猴冷漠无情,残忍虐待甚至咬死自己的孩子。猕猴和人的基因有94%相似,它们身上反映的这种“孤儿院现象”说明,温暖的怀抱、亲切的话语是一个有智力的生命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孤儿作为一个庞大而又特殊的群体,更应受到妈妈般的关爱,而不是被送到冰冷的孤儿院或是这辆充斥着利益与冷漠的孤儿列车,任人挑选。薇薇安是时代的受害者,但她从不自暴自弃。她的坚强、隐忍和善良让她捕捉到生活中的点滴温暖和帮助,支撑着她度过了那一段艰辛岁月,到了年老时,她的幽默、温柔让她结识了孤儿莫莉,并结成了好朋友。一个丰满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于纸上。在心疼于她坎坷的经历的同时,也让我们相信了善良的力量。


莫莉也是个善良的孩子,只不过隐藏于她哥特式的装扮,浓浓的烟熏妆与耳上的大金属耳环之下。她远离人群,独来独往,封闭内心,直到遇到男朋友杰克和薇薇安,才被他人的温暖与爱所打动,慢慢地打开心扉,成长为一个上进又讨喜的女孩。从小就遭遇亲情缺失的莫莉,之所以会偷书,一方面是太渴望占有,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不敢偷贵重的精装本,偷一本破旧的也许不容易被人发现。”对于莫莉和薇薇安这样两个缺少关爱的孩子来说,索取,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

从一条河走陆路搬到另一条河时,瓦班纳基人不得不把独木舟和其他所有家当通通带上。无人不知轻装上阵多么重要,无人不晓轻装必须抛下重负。没什么比恐惧更拖累前进的步伐,它往往便是最难卸下的重担。孤儿莫莉的到来,让91岁的薇薇安再次回忆起以前的点点滴滴,帮助莫莉走向正面的生活轨道,也让薇薇安勇敢的迎来了和女儿的重逢。虽然不是所有的离别都能盼来重逢,但失去的总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来。是啊,故事给了我们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告诉了我们这样的一个道理,只要坚信爱的力量,坚守自己,坚信明天,总有一天那些快乐会在路上与我们相遇,纵使它不是我们最初的心之所向,但却依然让我们魂牵梦萦。也许生活并不都是这样的完满,也不都是这样令人欢喜,但就像努力一样,所有我们奉献的爱与梦想都不会说谎,都是我们人生前路上某一转折点的踏脚石。也许就是有人的生活充满了失望,像一个无解的方程式一样恼人,不可否认的是,人生的路,漫长,所有痛苦的过往,所有求而不得的痛苦终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心中成长的见证,就像小时候偷穿的高跟鞋长大了就拥有了任意挑选的资格,现在的所有挣扎都是未来的不期而遇。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温情无比,“我们生命中那些至关重要的人,将始终守在我们身旁,与我们共度最平凡的时刻。”而那些抛下我们的故人,则注定成为身边流连不去的幽灵。生活中的鸡毛蒜皮是温情长久的最好见证,也许平凡,但对身边陪伴人的要求却格外挑剔。那些抛下我们的故人,注定成为身边的幽灵。我不会去探寻为什么薇薇安将自己的女儿送往孤儿院,因为对一个心有戚戚的女人来说,任何呼啸而过的念头都有可能成真,只要最后结局是好的,只要自己心中对薇薇安的行为有一个说的过去的理由,纵使简单,也是放过自己,放过作者的美满。

世界那么大,多的是我们不知道的事,但我们可以借由读书,去到无法到达的地方,体验未曾经历的人生,而这正是阅读的意义所在。也许我们没经历过什么像女主一样大的伤痛,或见过经历如此悲惨的人,但我们所了解的人生没有人是完满的,每一个人所经历的苦痛不论大小都值得被理解,每一份挣扎都值得被尊重。以爱和勇气接受生活赐予的一切悲欢,这是我们都应有的力量。薇薇安做到了,莫莉做到了,无数的先辈们做到了,而他们创造了幸福的我们,成就了美丽的彼此。如果有人的回答是否定的,不要诉苦,不要悲观,没有理由,请寻找心中那个最真的自己,坚信最简单的力量。

“虽然我们都不是孤儿,但我们都在命运的列车上,怀揣着自己独一无二又无法明说的孤独和憧憬,不知道下一站究竟驶向何方,命运究竟要带给我们一个怎样的未来。愿随命运颠沛流离。”与身边平凡同在,报生活以歌。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命运颠沛流离,与身边平凡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