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的数据新闻报道如何做到“举重若轻”?

转眼间大三的专业学习就要进入尾声了,一年之中,从开眼看DJ到秃头做DJ,其间夹杂了很多个雄心万丈的亦或若有所失的时刻,兜兜转转之间,很多当初困惑过的问题会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在脑海之中。

“这个选题可以做数据新闻吗?”

“它应该如何呈现?”

“谁会看呢?”

业界作品往往是最好的解答和引领,而在这其中,对优秀的突发事件的数据新闻报道非常像“理想型”数据新闻作品照进现实的样子,因为它一定具有较强的新闻价值、相对短期的精力投入和较大的关注度,同时好的突发报道对策划、数据分析、文案表达和可视化的要求很高,相比之下数据挖掘和交互设计的重要性一般弱于长线选题。

今天我所选取的是2019全国数据新闻大赛突发新闻组别入围的三个作品,其中路透社的印尼坠机报道和Vox关于卡诺瓦性侵审判的报道最终获奖,而另一个是解放日报·上观对于百度搜索引擎排序方法的数据新闻报道。

“举重若轻”是我浏览过程中发现的特征,“重”是因为突发事件一般关涉重大主题,而“轻”则在于切入点的巧妙、叙事过程的简洁以及能不能让读者很容易的读懂(这点其实非常重要)。从这一点来说,三个作品各有突出的表现。

1st:别人想不到的呈现方式——《Every time Ford and Kavanaugh dodged a question, in one chart》

一直觉得当一个数据新闻作品能让人发出“啊!这个东西还可以这样呈现”的时候,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Vox的作品无疑实现了这一点。

Vox认为最高法诉讼的布雷特·卡瓦诺在被指控性侵后,在参议院听证会上含糊其辞、没有直接回答质问,而指控者福特的发言却直白明确。为了呈现这种差异,他们在24小时内分析了证词,将文本直接转化为不同颜色的线条,呈现出卡诺瓦和福特两个人在回答问题时使用的表述,蓝色代表直接回应,粉色代表迂回或拒绝回答,灰色是不带有观点和判断的纯叙述。点击某一条线时可以查看那根线对应的听证文本。

在对发言、辩论或不便进行加工的采访内容进行报道时,媒体通常采取全文收录的方法,有时为了方便受众阅读,至多划个重点或者进行文段摘录和要点解读。即便“被告人”的发言通过重复相同的回答来敷衍塞责,媒体也很难通过新闻评论之外的方法进行客观的呈现。而Vox在这篇报道里却实现了这一点,通过视觉上的形象表达客观地呈现出两人之间的差异。

突发新闻“举重若轻”的要义之一,是寻求一个新颖、合适的表现思路。

2nd:别人想不到的数据采用——《Indonesia plane crash》

数据新闻在抢突发的时候,由于对数据分析、可视化呈现的要求,相较于传统的发布往往会显得先天劣势,这时需要找到一个“如果没有数据就无法进行”的分析角度,加之团队的专业素养,或许能像路透一样做出一篇完善的报道。

这是路透社在18年10月的一篇作品,当时,一架载有189人的狮航科技从印尼起飞不久后坠海,路透在之后的24h内完成了这篇报道。通常会被媒体作为报道重头的坠机过程只是路透这篇报道的一个开头而已。

https://graphics.reuters.com/INDONESIA-CRASH/0100810F1X2/

随后,文中加入了印尼军方提供的飞机残骸实拍和失事航班在事故发生之前的两天飞行的航线。

图片表现出该航班是在刚刚起飞不久之后就坠海的。

作者通过对比三天之中同一架飞机的海拔和速度,体现出事发当天飞机起飞时飞行情况的不稳定,又对波音编制的全球商用机在2007~2016年发生的事故进行分析,表明飞机的严重事故集中在起飞和降落阶段。

作品的第二部分聚焦于失事的飞机,这一机型是在2017年开始投入使用,而失事飞机是2018年制造并投入使用的,失事之前它仅服役了不到三个月,飞越430架次,作者绘制了这430个航班的飞行路径。

对于一个天津人来说,一看到这张图,接近性一下就增强了  

第三部分是对飞机黑匣子的介绍,由于发稿是在飞机事故之后的一天,很难有事故原因分析的内容,因此作品直接通过飞机的俯视剖面图和黑匣子的示意图介绍了黑匣子的方位、构成和原理。并在文末说明,由于本次坠机发生在较浅的海域,黑匣子的恢复相对容易。

文章中的飞行数据来自Flightradar24和波音公司的事故数据,地图绘制主要运用QGIS,在处理数据时,制作团队还和各个机构和专家进行了交谈,随后绘制了飞机结构的矢量图。

突发事故发生后,媒体大面积是转发通讯或发布会的官方声明,在这种情况下短期内通过数据寻找切入点、完成理性客观的分析报道,对专业性的要求颇高,但这注定会成为多方转载、传播效果很好的作品。

突发新闻“举重若轻”的要义之二,是搜寻说明问题的核心数据,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3rd:别人想不到的深度分析——《我们用12520个热词测试了百度搜索,发现了这些规律》

大赛公布入围名单时我就注意到了这个作品,不知道是因为选题和百度有关还是我前有所疏忽,我之前并没有看过这个感觉可以成为“爆款”的数据新闻。

这篇报道之所以属于突发新闻,其由头是方可成“新闻实验室”在今年年初发文职责百度搜索首页有一半以上内容引流自家产品。

作品的逻辑其实很简单,可以看出来应该是传统记者加上一位码农完成的,它们选取12520个热词进行测试,结果发现50.3%关键词在第一页有一半以上的结果指向了百度自家的网站。

随后他们通过一个有点土味的词云图分析了哪类词汇通常会被引流到百家号的资讯当中。

https://www.shobserver.com/news/detail?id=129306

第三部分中,作者对搜索引擎的“把关”逻辑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搜索引擎的排序算法从以往依据“大家在看什么”转换为当前的“猜测你想看什么”,而百度“搜索引擎+信息流”的双引擎分发战略使得流量从百度搜索来,又到百度号去。暗指百度在排序算法中不负社会责任的选择,收束全文。

相较于前两个报道,上观的这一条或许因为没有设计感而显得有些平庸,但它却比较符合我对于当下主流媒体在做突发事件数据新闻时的预期。一天时间、两个作者、通篇短句、数据检验结论,以及最重要的——一个有新闻价值、能引发舆论爆点、在传统报道中或许难以拿捏尺度的选题。

突发事件数据新闻报道的要义之三,是确证事实与深入分析。

在写这一期blog的过程中,我突然觉得这个作品和这学期所做的流量造假的选题有些相近,我也终于明白那个选题为什么越做越别扭。当时飞速采访成稿以后,我们就陷入了数据、设计和交互的围困当中,而在上观这一篇报道的对比之下,我们的作品走向不伦不类的开始,或许就是以参赛为动机绞尽脑汁补足设计方面的“先天不足”。而假如单纯把它看做一个新闻报道而非参赛作品,或许那些花里胡哨的包装是没有必要的。

当一个不懂新闻的人成为数据新闻的假性专家时,像《用12520个热词测试了百度搜索》这样的作品可能根本不会得到太高的评价,但当它面对自己真正的评判者:中国网民时,却未必会输。


回到最初的三个问题,“可以做数据新闻吗?”、“如何呈现?”“会有人看吗?”。这三个作品都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他们的“举重若轻”在于短小易读的文段、清晰的逻辑、新奇又合适的呈现方式和严谨的分析,以及24h极限操作抢出新闻的专业素养。

选题、数据、分析、呈现,一个数据新闻能做将每一点做到完美其实非常困难,而突发事件的报道其实一定程度上免去了对“四角齐全”的追求,而只是从热点事件出发,让数据新闻去实现它所最擅长的。

我常常思考,相较于传统的报道方式,数据新闻究竟能带给受众什么不寻常的意义,这些优秀的突发事件报道或许就是最好的答案。




一条分割线。

和大家不同,我多了一门期末考试和一个大的专稿作业,所以6月27号夜里就写完了这篇blog,那天一点多迟疑了一下,想要不要明天检查一下错字再发布,后来想一鼓作气就算了,于是又熬了一会儿。

结果没想到第二天把电脑摔坏了,硬盘无法修复,第一反应就是啊还好我把blog发了。这两天陆陆续续看了大家的blog,突然觉得或许我差一个结尾吧。

六月中下旬的时候,有一段时间非常难过,觉得自己的大三下一事无成,相较于大一成功的转了专业、大二社会调查一举得了很好的奖项、之后陆续做了实习、参加了北大国发的项目,大三这样忙乱之下几无硕果的一年实在是令我难以接受。填佳昕姐姐的项目反馈时,我坐在图书馆写了一段很长的话,然后忍不住哭了。

不知道是不是摔坏电脑的人品加持,在我生日那天,我先是知道4月工作坊的项目拿了5月的知数奖金,又看到这次的流量作业被发在澎湃上,点赞量一路上涨,有网友在评论区怼了起来。

当时觉得原来很多事情并不圆满,但自有其值得之处吧。

因为高中学理大一学工的惯性,因为转专业后遇到的一些事情,也因为学校学院的环境使然,很多时候我其实一直在告诉自己,要守拙。由是,数新班的老师们或许都对我没有太深的印象,但这种钝感力其实让我少了很多焦虑,而对于学新闻的决定,我至今仍没有动摇,如果中国的新闻业到了硕果仅存的那一天,希望我是其中之一(好中二啊哈哈哈哈

再次谢谢两位姐姐,你们是我的、我们的力量源泉。除了祝你们新婚快乐&生活幸福,我还要祝你们能源源不断地去做让自己骄傲的新闻报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突发事件的数据新闻报道如何做到“举重若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