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写作15万,现在来总结

对于一个处于写作初级阶段的人来说。你会觉得写作处处是问题,每个方面都是可以深耕细作的方向。但是最重要,是要不断的去写,再不断的总结。

通过反省,不断去调整我们的写作方向和提炼写作技巧。

刚开始,你可能不知道需要写什么,要怎么写?

你肯定会存在很多困惑:标题不够吸引人怎么办?文笔不够细腻怎么办?语言不够精到、有趣怎么办?框架、逻辑不够清晰怎么办?事例不够有说服力怎么办?金句较少,枯燥无味怎么办?不能让人产生一睹为快的欲望怎么办?

刚开始时,我把这叫做缺乏灵感。于是,我进行了头脑风暴,看了关于写作的36种剧情模式。

小说的36种剧情模式
1、求告(求告者 逼迫者) 《淘金记》(1925)、《关山飞渡》(1939)、《星球大战》(1977) 
2、援救(不幸的人 )《党同伐异》之“母与法”(1916)
3、复仇 (复仇者 作恶的人 )《伊万的童年》(1962)
4、骨肉间的报复(复仇者 作恶的人 )《狮子王》(1994) 
5、捕逃者(追捕或惩罚的势力) 《筋疲力尽》(1959)、《邦尼和克莱德》(1967)、《天生杀手》(1994) 
6、灾祸 (受祸人 、胜利的人 )《鸟》(1963)、《幼儿园》(1983)《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1983) 
7、不幸(不幸的人 、制约者 )
《西鹤一代女》(1952)、《活下去》(1952)、《雁南飞》(1957)、《早春二月》(1963)、《稻草人》(1983)、《末代皇帝》(1987)、《芙蓉镇》(1987)、《活着》(1994)、《钢琴师》(2002) 
8、革命 (革命者 、暴行者 )
《战舰波将金号》(1925)、《母亲》(1926)、《农奴》(1963)、《黄土地》(1984) 
9、壮举 (勇敢领袖 、敌人 )
《阿拉伯的劳伦斯》(1962)、《巴顿将军》(1970)、《出租车司机》(1976)、《红高粱》(1987) 
10、绑劫(被绑架者 )(绑架者 、被绑架者保护人 )
《完美世界》(1993)
11、解释(解释者 、谜 )
《公民凯恩》(1941)、《后窗》(1954)、《放大》(1967)、《对话》(1974)、《现代启示录》(1979)、《鸟人》(1984)、《谁陷害了兔子罗杰》(1988) 
12、取求(拒绝者 、判断者 )
《林家铺子》(1959)、《去年在马里安巴德》(1961)、《星探》(1995) 
13、骨肉间的仇视 (被恨者、互恨者 )
《呼喊与细雨》(1972)、《乱》(1985)、《野战排》(1986) 
14、骨肉间的争竞 (得胜者 、被拒者 )
《高跟鞋》(1991) 
15、奸杀(有奸情者 、被害者 )
《天国车站》(1984) 
16、疯狂 (疯狂者 、被害者 )
《幻觉》(1979) 
17、鲁莽(鲁莽者 )
《飞越疯人院》(1975) 
18、无意中恋爱的罪恶(恋爱者 )
《小城之春》(1948)、《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1979) 
19、无意中伤残骨肉 (被害者 、杀人者 )
《楢山节考》(1983)
20、为了主义而牺牲自己 (牺牲者 、主义 )
A:⑴为了诺言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⑵为了种族的成功或者幸福而牺牲性命
⑶为了孝道而牺牲而牺牲生命
⑷为了自己的信仰而牺牲生命
B:⑴为了信仰而牺牲恋爱与生命
⑵为了事业而牺牲恋爱与生命
⑶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牺牲
C:⑴为了义务而牺牲自己的幸福
D:⑴为了信仰而牺牲了自己的荣誉
21、为了骨肉而牺牲自己(牺牲者 )
《神女》(1934)、《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克莱默夫妇》(1979)、《楢山节考》(1983)
22、为了情欲的冲动而不顾一切 (恋爱者 )(对象 被牺牲者 )
《魂断威尼斯》(1971)、《卡门》(1983)、《危险的交往》(1988)
23、必须牺牲所爱的人(牺牲者 、被牺牲的所爱的人 )
《要热爱人》(1973) 
24、两个不同势力的争竞(为了恋爱和女人)(两个不同势力的人 、对象 )
《野山》(1985) 
25、奸淫 (两个有淫行的人 被欺骗的丈夫或妻子 )
《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1979)
26、恋爱的罪恶(恋爱者 、被恋爱者 )
《月亮》(1979)、《蜘蛛女之吻》(1985)、《霸王别姬》(1993) 
27、发现了所爱的人的不荣誉(发现者 、有过失者 )
《远山的呼唤》(1980) 
28、恋爱被阻碍(两个恋爱的人 、阻碍 )
《瑞典女王》(1933)、《马路天使》(1937)、《音乐之声》(1965)、《毕业生》(1967)、《花边女工》(1976)、《愿望树》(1976)、《奇怪的女人》(1978)、《莫斯科不相信眼泪》(1980)、《法国中尉的女人》(1981) 
29、爱恋一个仇敌(被爱恋的仇敌 )(爱他的人 、恨他的人 )
《罗密欧与朱丽叶》(1996) 
30、野心(野心者 阻挡者 )
《美国往事》(1984) 
31、人和神的斗争 (人 、神 )
《裸岛》(1960)、《罗丝玛丽的婴儿》(1968) 
32、因为错误而生的嫉妒(嫉妒者 被嫉妒者)
《似水流年》(1985)
33、错误的判断 (错误者 )(受害者 、错误原因 )
《黑炮事件》(1985) 
34、悔恨(悔恨者 )(受害者 、罪恶 )
《德克萨斯州的巴黎》(1984)
35、骨肉重逢(寻觅者 、寻得的人 )
《金色池塘》(1981)
36、丧失所爱的人 (眼见者 死亡者)
《城南旧事》(1982)、《走出非洲》(1985)

知道了这36种剧情模式,我还是无法写出文章,我发现,不是灵感的问题。

于是,我陷入了一个陷阱:网上有网友分享给我,告诉我说:“写作,你就要不停的写,然后,想到什么写什么,写之前不要接触任何带有文字的东西,因为他们会左右你的思考和见解。总有一天,你就会如鱼得水,把诸多的写作技巧和灵感运用自如。”

我知道这个观点的后,从第二天开始,我每天提前一个小时起床,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不接触任何带有文字事物的前提下,马上走到书桌前开始写作,想到什么写什么。像一个傻子一样,我竟然坚持了二十几天。

二十多天后,我回过头去看我写下的那些文字。我才发现,这些文字真的是完全称不上文字:

没有任何的中心思想和表述要点,也看不出来文章在表达什么。甚至比不上小孩子写的一篇日记。

然后,我就放弃了。

后来,我在阅读一本讲写作技巧的书时,才在里面看到了这条建议,大体意思是:如果你想写一本回忆录。那么,你每天起床不要接触任何文字,起床立刻坐到你的书桌前,然后开始写作。

写你要纪录这段特殊经历时,回忆到什么就写什么。当你写得足够多了之后,你再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或者是一本个人传记。

我终于明白,我所走的弯路从何而来。

于是,我就开始阅读讲解写作技巧的书,我阅读了《短篇小说写作指南》和《写作法宝:非虚构写作指南》。这两本书里面有相当多的干货和技巧。

我当时看完的感受是:我一定要把这些干货一滴不漏的纪录写下来,全部写到我的日记本里面。我当时想,关于写作,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干货,我竟然都不知道。

就像是遇见一个极其优异的朋友,然后相见恨晚。

然而,时间来到现在。两本书中那么多的知识点,我基本上已经忘记了。

我觉得原因就在于,书我看过了,但是我没有把这些知识点和技巧实际的运用起来。老话讲:学以致用。如果学了之后不运用知识,我们很快就会忘记。




刚开始学习写作,我们肯定会有很多困惑。你不知道应该写什么,更不要谈应该怎么写?

我问过很多人,怎么样去提高写作的文笔?然后别人给我的回答的是:第一,你要不断、不停的去写。我当时看到这样的回答就想:你是在当我是傻子吗?

我知道,我们双方都不是傻子。对方轻而易举给出答案,只是因为对方没有进行深度思考,也不了解客观事实。对方可能认为,我一直没有写过,所以我应该立即开始去写。答案停留在表面,是我们的思维不会自己进行深度思考的原因。

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应该在写作的过程中,镶嵌大量的阅读。阅读很多很多的书籍,尤其是进行专题阅读,当你的大脑里面同时存在了很多观点。你自然知道,你要写什么。同时,你也知道,应该怎么写。


知道了写什么,然后才是怎么写的问题。

关于怎么写?你肯定会存在很多困惑:标题不够吸引人怎么办?文笔不够细腻怎么办?语言不够精到、有趣怎么办?框架、逻辑不够清晰怎么办?事例不够有说服力怎么办?金句较少,枯燥无味怎么办?不能让人产生一睹为快的欲望怎么办?

这些都是问题,但是都不够重要。

最重要的是,你怎么抓住你的读者?

首先,通过一个好标题,把读者吸引过来。当然,一个好的标题,并不意味着我们是标题党。

一个好标题,意味着是能够用一句很精炼的话,把我们文章的内容给概括出来;也意味着我们的标题能够直接击中读者的痛点(痛点就是用户急需得到解决的需求,但是又尚未得到解决) 。总之,标题只有一个作用,就是把读者给吸引过来。

好标题把读者吸引过来,让读者能够阅读到我们的好内容。

通过好标题,把读者吸引过来之后,我们的内容要配得上我们的标题。比如:标题是这样:“用这个方法,一个月我竟然得到了十万 。”大家看到这个标题的第一反应,都认为你是赚到了十万块钱。点进来之后发现你是文章获得了十万的阅读量。大家肯定一下子大失所望。

当然,谐音、歧义也可以和标题结合起来。但他和标题党是有区别的。

最最最重要的,你把读者吸引过来之后你的文章要能够解决问题,解决读者在看到你的标题时产生的那个关心的问题。

如果你解决不了客户的问题,文章就变成了标题党。通过一些很引人注目的词语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文章却没有给到读者他想要的东西。


第二点,通过在文章开头讲述一个故事、一个案例,或者描述一个场景。通过这些东西去放大读者的痛点,让他的痛点更痛。

这里,文章的开头遵循“黄金三章”的法则,开头的重要性,我们都已经形成共识。

在开头,我们可以大量列举这篇文章能够为读者解决的问题。然后读者发现,其中一个问题,恰好是他现在需要解决的和想要知道、了解的。那么,他就会选择继续把你的这篇文章读下去。(这个方法在商业作品中用的比较多。)

在开头,我们也可以只是讲述一个故事、一场灾难。灾难讲完了,你还来一句,没想到,对于他(主角)今后充满波折的人生,这场灾难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通过这样的一个技巧你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心,他就想再了解接下来的故事。这个方法在小说的同类(文学作品)当中用的比较多。

在开头,我们还可以通过刻画一个大场景,这个大场景中有一些匪夷所思的现象。这些现象,也能够激起读者的好奇心。


第三,接下来,我们就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写作技巧,去铺展开来。比如说如果写小说,你就要想办法让这本小说的主人公遭受各种各样的磨练,主角遭受的磨练越多,遭受的困难越多,读者越喜欢。

比如说小说的主角一直想要去刺杀他的仇人,正当他刚要成功的时候,“咔”,一个突发事件把这条线索给打断了,阻止了主角刺杀的进程。

再比如,在侦探小说当中,警察在调查案子。正当刚要发现谁是凶手的时候?线索一下子断了。警察刚找到目击证人,这个目击证人一下子被火车撞死了。通过这个方法,我们能够让情节跌宕起伏。更好的激发读者的求知欲。

当然,写作技巧还有很多,这里我就不一一说明了。你可以去看很多讲写作技巧的书籍,书籍讲的比我专业太多。比如,在上面,专门讲写作技巧的有:齐帆齐老师、无戒老师,两位老师都比我讲得专业、全面、细致得多。

书籍我推荐:《短篇小说写作指南》和《写作法宝:非虚构写作指南》。

分享干货:
1、文章精选、故事精选、知识精选的文章,以及微信公众号:拾遗。里面有很多人物类和观点类的好文章。

2、写作进阶四本书。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里面“葱鲔火锅式读书法”非常好用。简单的来说就是摘抄加评论。
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里面就是通过一元化的思想把生活中接触到的种种信息都记录在同一个本子上,然后通过这些信息去写作。这样。我们可以做到:让生活中所有的信息都为你写作这一个目标服务。
《朱天衣的作文课》这本书有利于引导和发散我们的思维,多观察、多感受,从而产生更多的写作灵感,产生更丰富的文章内容。
《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里面列举了20条写作规则,是一本妥妥的干货书籍。
上面四本书籍,从如何阅读并撰写读书笔记,如何收集信息到发散想象力、如何付诸行动,这四个方面分别讲述,希望对你有用。
3、,百度,微信公众号,豆瓣,知乎,是我平时写作用得最多的。我用他们收集信息、相互参考观点、查看一本书是否适合我、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等。




接下来,我还想讲一点,如何让你的文章变得有趣?变得让人心旷神怡,想一睹为快。

第一、就是空架清晰、思路清晰、逻辑清晰。

你不能让自己写完一篇文章,从头写到尾,你自己想要讲什么你都不知道吧?

然后,加上一些情节渐进的方法,把最好的那一部分放在最后面。比如,总是把好人和坏人最精彩的对决放在小说的最后。解决一个用户需求,你总是把最好的解决方案放在最后。阐述一个思想和观点,书的前半部分,都在讲述你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思考,以及你是怎样去解决这个问题,书的最后才得出结论。

第二、在框架中,不断去插入事例。

如果你的事例足够有说服力,然后又比较贴近生活、有趣的话,它就能够给你的文章带来有趣的感觉。

当然,有趣和搞笑是有区别。我们不能单纯为了搞笑而插入事例,事例和你的文章主题一点关系都没有。比如:“今天吃饭……哈哈哈”“明天洗澡……哈哈哈”。

第三、插入一些有趣的、和文章主题有关的图片。

这些图片能够有效调节文章的氛围。在这一点,我是在被称为“一哥”的彭小六老师文章里面学到的。

小六老师的文章图片是很多生动有趣的插画,这些插画大多是根据文章的内容绘制,简单且妙趣横生。插画必须要和文章的主题有关系,而不是仅仅是为了让读者快乐。

如果插画仅仅是为了让读者快乐。那么,插画可能会转移读者的注意力,把读者的注意力从文章转移到这个插图上。这就产生了文章写作的另一个问题:一致性。

第四、描述一个事情时。我们在描述完之后,要通过举例或者比喻两个方法去化抽象为具体。

比如,你只是给我说:“这个事情让我好难受。”我理解不了你这个好难受,是在一个什么程度。但是如果你说:“这个事情让我好难受,就像拉屎拉到一半被迫夹断。”我一下子就能够理解你的感受,确实很不舒服。

又比如,徐志摩在《忘记自己》里面有一段诗,妇孺皆知。他说:人的一生至少应该要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记自己,不求结果,不求同行,不同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好的年华里遇见你。

但是,后面的诗名气就没有那么大。我也同样喜欢,徐志摩在当中用了通感:其实,从我爱上你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们不可能。但是我没有想到,早有预料的事情,却还是钻心的痛。爱人这件事情就像天气一样。即使我知道今天要下雨,但雨刚落下的时候,我还是会手足无措。

一个手足无措,一下子就让我对那种抽象的状态有了一个很直观的感受。

在这个方面,我们需要想办法通过举例和比喻,让我们所说的事情和一个人的五种感官或者情感产生联系,这就是一种化抽象为具体的方法。

第五:口语化的表达。

口语化的表达就是说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要少说一些专业名词,这是一个程度把握的问题,如果我们在一篇文章当中使用的专业名词太多了,文章就会变得干涩和枯燥。




好啦,我们来总结一下。

第一,好文章必须要有好标题。
第二,好文章是标题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的同时,内容也能够解决读者关心的问题。
第三,好文章必须有跌宕起伏的情节。

让文章更有趣的方法。

第一、框架清晰,思路清晰,逻辑清晰。
第二、增加有说服力、有趣、和主题相关的事例。
第三、插入特别有趣、和主题相关的插画。
第四、通过比喻和举例,让文章的内容和观点同读者的五官和情感发生联系。这样子可以化抽象为具体。
第五、口语化的表达。

好了,今天这篇文章是我写完15万字以后,认真的反思了自己写作过程当中的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分享给大家。这是我下一步努力前进的方向,希望我们可以一起进步。




最后,我是:xiaolang读书。立志在写作三年(2021年8月~2024年8月),然后,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解决100个创业问题}。

我在的主要写作方向是:个人成长心理学、不确定性研究、企业管理、用户需求、品牌营销、广告学、写作方法、读书方法。

现在,我完成了16万字的写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半年写作15万,现在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