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母爱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母亲其实一直在哺育我们,不过小时候是用她的乳汁,长大了,代替它的是那一只只土鸡、一枚枚土鸡蛋。                                                                    ——题记

引  子

我的护理假快结束了,需要再找个人来照顾坐月子的妻和刚出生的儿。母亲一定要来,我只好开车去接,因为坐月子的地方和我老家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母亲的行李还没有收拾好,见我回来高兴的不得了,先去泡茶和煮蛋给我吃。端着一碗熟悉的糖水煮蛋,我吃了一口却发现味道不对:“妈,这好像不是鸡蛋吧!”爸爸接过话头:“呵呵,上次给你们拿了一点鸡蛋,剩下的都给了骏骏(我侄子),这是前几天买的鸭蛋。”“怎么不给自己留一点呢?你们年纪大了,也要加强营养。”这句话刚说出来,我发觉自己眼泪差点流出来了,赶紧忍住。一碗糖水煮蛋,把我的记忆带到前几次母亲送鸡蛋过来的时光。

第一次是今年的七月份。母亲拎着一大桶鸡蛋,陪着怀孕的妻来部队探亲。我数了数,有一百多个,应是母亲半年的“积蓄”吧!我和妻开玩笑,解放战争时期红军伤病员也就这个待遇,你吃鸡蛋就够,不用吃别的营养品。在食品安全问题泛滥的今天,土鸡蛋是最诚实和最全面的营养品。《本草纲目》这样记载土鸡蛋的功效:“精不足者补之以气,故卵白(蛋白)能清气;形不足者补之以味,故卵黄(蛋黄)能补血。”此外,还能“镇心,安五脏,止惊安胎。”孕妇吃鸡蛋真是再合适不过了。这个月的14日(10月14日),我们健康漂亮的儿子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我一直认为母亲的鸡蛋有很大功劳。

第二次是妻子坐月期间。生完孩子,妻在医院住了三天,然后回家坐月子。从老家到这边,父母要转两趟长途汽车,却拎了一大桶鸡蛋过来。为防止运输途中鸡蛋损坏,他们把鸡蛋层层垒在桶里,周围撒上厚厚的大米,真是煞费苦心。这样包裹还有另外一层好处:不但鸡蛋能吃,同时大米也比市场上的卫生、营养,一举两得。不但如此,这些鸡蛋全部是黑母鸡下的,可以说是很早就考虑过,并且经过精心挑选的。印象中母亲总共才饲养四只黑母鸡,按照平均一只鸡每两天下一个蛋,积攒一百多只这种鸡蛋需要多少天?这么长的时间,还要防止鸡蛋变质,更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因他们认为黑母鸡下的蛋营养全面,所以他们不惜代价地做了这件事情。

母亲饲养鸡鸭的历史

小时候的我,总以为饲养鸡鸭像喂养小猫小狗一样,每天给它们食物,然后就可以捡鸡蛋吃,视吃鸡蛋为极平常的事情。现在细细想来,这究竟不是那么轻而易举。可惜我已记不起母亲什么时候开始饲养鸡鸭,姑且留待以后考察吧!

我的老家在农村,屋前屋后都是树木茂盛的山林,前后各有一个大水塘,加之阳光雨露充足,适合饲养鸡鸭这类家禽。母亲那个时代,农村里的妇女大多是家庭主妇,加之母亲身材瘦小,性格温和,也不适合外出打工,所以一直呆在老家,没有去别的地方工作过,把全部精力都投在这个家中了。每年开春,当父亲撒下水稻种子的时候,母亲也开始饲养她的第一批鸡鸭。最开始的几年自家育苗,老母鸡孵一段时间,小鸡一只只陆续破壳而出,家里就有了一群毛茸茸、黄灿灿的小鸡了。因为小鸡容易死亡,母鸡孵崽后又很难继续下蛋,后来母亲开始购买鸡苗、鸭苗。过路商人用竹篓挑着上百只鸡苗、鸭苗上门,母亲挑出强壮的买下,饲养三、四个月就成了大鸡,可以宰杀了。这段时期母亲格外小心,怕小鸡生病,怕黄鼠狼来偷,每晚都要点一遍数,生怕有一只丢失。待第一批鸡鸭长成大鸡了,她又开始饲养第二批、第三批。小鸡一般在垫了稻草的箩筐里过夜,这样既安全又温暖。而每天晚上它们聚在一起,发出“啾啾”的叫声的时候,母亲则睁大着眼睛,仔细地点数。现在想起来,母亲真有一种特别的本领:近二十只长相一模一样的小鸡,如何能不看花眼呢?记忆里好像数错过,因为有的时候她要数很长时间。

要说谁比母亲饲养鸡鸭更用心,我可以说在这个世界上还没见过。不论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母亲都会第一个起床,打开鸡鸭圈的门,放出一群神气活现的家伙。这时候母亲早把备好的食物放在它们面前,也不顾双手沾满了食物残渣,久久地地看着鸡鸭啄食。她会关注哪一只吃得多哪一只吃得少,有没有大的欺负小的,或公的欺负母的。幸好母亲出来维持秩序,这一群老的少的、强的弱的,鸡同鸭才能够和平相处、健康成长,不会发生强者撑死弱者饿死的事情。

因为母亲饲养鸡鸭的关系,家之于我最亲切的感觉,是每次走到家附近,听到母亲“啅啅啅”的唤鸡声,就知道自己到了家并且母亲在家。我很高兴地发现,母亲这时候像一个将军,手里端一个食盆,眼睛四下打量着,看鸡鸭们纷纷从树丛、草丛里窜出来,一齐簇拥到母亲的脚下,并且有的鸭子还抬头望着母亲手里的盆子。如果早一点,还能看到番鸭摇摇摆摆过来,小鸡张着翅膀往前冲,大鸡快步向前赶,母亲则默默地一只一只点数,跟踪检查它们的生长发育情况。母亲非常懂得鸡鸭的脾性,每次喂食都会照顾它们的口味,有时候喂谷粒,有时候是米粒,有时候糠拌饭,还有时候是青菜叶子,因此不同大小的鸡鸭不但吃得饱,而且吃得好。

有时母亲做饭忙不过来,会叫我们兄弟去喂鸡鸭,这时候我们就学着她的样子,大声地把它们唤过来,然后欣赏它们吃食的样子:鸡总是低着头,脖子上的毛一耸一耸,一粒一粒地啄;鸭子伸长了脖子,将扁嘴在地上叉,吃起东西来狼吞虎咽。看过母亲养的鸡鸭,我们就再不喜欢别人家的,因为母亲细心照顾的关系,似乎我们家的鸡鸭不但肉肥毛亮,而且也温柔许多。而那些喂养不好的鸡鸭,不但颜色难看,脾气也格外暴躁,不惹人喜欢。不过我们喂鸡鸭远不及母亲用心,总是她叫我们喂什么就是什么,而母亲似乎知道,任何生命都需要呵护,我曾见她小心地为鸡鸭喂药和帮助鸡鸭吐掉食袋里的毒素。据嫂子说,她见过母亲在冬天用温水泡米饭给鸡鸭吃。鸡鸭有情,母亲对它们好,也懂得报答母亲呵!

因为饲养鸡鸭,母亲每次外出的时间都不长,害怕父亲在家喂不好,害怕它们生病什么。不过也有例外,那就是她当奶奶的时候。

我家的生活和鸡鸭

母亲是真的喜欢饲养鸡鸭,还是为了改善生活?我不知道,只知道母亲生活中,饲养鸡鸭占据了大部分内容。有时候在外边串门,母亲也会突然想起:该给鸡鸭喂食了,似乎鸡鸭从来没离开过她的心上。我看过王世襄的《锦灰堆》,梅兰芳的自传之后,想到饲养鸡鸭也许让母亲得到生活的乐趣,但实际并不如此。别人养鸽子是为了玩,母亲养鸡养鸭却是为了儿女们有肉吃。也许这样很残忍,但生活就是这样。当我自己也做了父亲,才真正知道父母要把儿女养大,让他得到充足的营养,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自我们兄弟出生以来,我们这个四口之家从来不曾富裕过。在我高中毕业以前,一家人把吃猪肉叫做打牙祭,也就是改善一下伙食,一般每个月有一次就不错了。猪肉很少,鸡鸭肉却吃得很多,因为母亲一年要饲养很多的鸡鸭。每逢过节过年,父母都会杀鸡宰鸭给我们吃。两兄弟身体都很壮实,应该万分感谢母亲饲养的鸡鸭吧!

当村里很多妇女都去打牌的时候,母亲却辛勤地饲养着一群鸡鸭,让这个家可以有肉吃,让她的儿女不缺营养。我越来越感觉到,这不能说是母亲乐意的,而是生活所迫和母爱使然。印象中小时候父母亲偶尔也会吵架,原因总是收入太少,不能给我们兄弟更好的生活,而母亲自尊心很强,看到别人家的孩子穿着好、吃得好,总是想我们生活好一点,所以争吵就难免了。但父亲辛苦挣钱只能解决温饱,稍微一点奢侈都做不到,这让母亲很苦恼。饲养鸡鸭,让母亲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也找到了疼爱儿女的方式。兄弟俩长大后,一直念念不忘当年的生活之苦,陆续走出小山村,最大的激励就是母亲。

每次吃鸡鸭都是我们兄弟最开心的日子,也是家里最隆重的时候。母亲会把鸡鸭肉剁成块,放在一只大瓦罐里面炖得稀烂,老远就能闻到香气。这一餐除了鸡鸭肉,大家几乎不吃别的什么东西。每当这个时候,一家人兴高采烈地围坐在一锅热气腾腾的鸡鸭肉面前,仿佛自己生活得像一个贵族,至少这一刻如此。每次母亲总是将两只完整的鸡腿或者鸭腿夹给我们两兄弟,希望我们有出息,这个习惯持续至今,不过鸡腿已经转给了两个媳妇,以后也许会转给两个孙子。这样炖出来的鸡鸭肉色鲜肉嫩,又香又甜,鸡汤尤其好喝。每次一大锅总是被我们吃得干干净净,直到近年来生活改善了,才渐渐剩下一部分。

这么多年过去了,母亲饲养了多少只鸡鸭?这是一个无法计算的数目。奇怪的是母亲从来不杀鸡鸭,或者因为她的胆子小,或者因为这项工作需要力气,也或许这是父亲的“专利”,但母亲烹制的鸡鸭是我们全家最爱吃的菜之一。说到这里,想起她无意中说过的几句妙语,其幽默丝毫不逊于张爱玲的姑姑炎樱,所以把它记在这里。她说:“一到过年过节,我们家的鸡鸭就要遭殃了。”“家里也没有什么好吃的菜,只好总是拿几只鸡鸭出气。”我曾经说给妻子听,她狂笑不止,才知道婆婆有这样的幽默智慧。不过最后一句,我觉得体现了母亲饲养鸡鸭的爱心和迫于生活的无奈。

大爱无疆

    马上就要到母亲的生日了。前几天想起有一张母亲来驻地旅游的照片,拍摄效果出乎意料地好,于是拿到照相馆洗出来并加了框子,算是一点小小的心意。因为母亲爱美,也爱时尚,但贫寒的家境让她从来都对自己非常“刻薄”。洗完照片,我第一次清晰地端详母亲,发现母亲虽然老了,但仍然是如此美丽,她的微笑是如此亲切,她的动作也还是那样轻捷。但从那双关节粗大的手上,我又似乎看到了母亲饲养鸡鸭的样子,看到了母亲送给我的鸡蛋。我突然觉得,母亲其实一直在哺育我们,小时候用自己乳房的乳汁,待长大了,用一只只土鸡、一枚枚土鸡蛋。写到这里,我也想真诚地对母亲说:祝您生日快乐,健康长寿,儿子永远不会忘记您的恩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永恒的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