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小确幸 ,原来是这样得来的。

    这次的清明小长假,我特意没有外出旅游,因为平时工作挺忙,又没住在一起,几乎没有时间跟孙子孙女好好的呆在一起,没有和他们过过一个完整的周末。

  所以这几天选择在家陪他们,做他们喜欢吃的饭菜,陪他们做做游戏、打打乒乓球。重新感受了一下无忧无虑的童年,又体验到了天伦之乐的满足。简单的快乐,充实又幸福。

      记得日本作家本田直之的说过一句话:单从物质中获得幸福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深以为然,现实富足的生活并不一定会让人们感觉到幸福,而物质简朴、丰盈的精神生活会更能给我们带来幸福感。

      不知大家有没有同感:选择的事物越少,我们会越容易感到富足。

    随心所欲的生活,也就感觉不到什么压力。因为我们没有什么非做不可的事,活得也就不需要过于认真。

      记得儿时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时代,我们的快乐大都来自于对物质的追逐和获取。

      那时候我们姊妹几个可以因为父母赶集回来背篓里有几个长的不怎么好看但吃起来却软糯香甜的西红柿或者用草纸包着、用一根麻绳拴成十字形的几块糖果而手舞足蹈,更会为家里增添了一部收音机而欢呼雀跃。

      但是物质带来的新鲜感和兴奋感总是短暂的 ,而只有持久的发自内心的感触和体验才是幸福感的源泉。

      如今的我们生活在物质资源比较丰富的时代,想要得到的东西几乎是轻而易举 但幸福感却那么短暂呢?那是因为我们对幸福的要求在不断的增强。

      比如我们买了车又想着要买房,买了房又想到马上要装修,装修好了又想将来还要买个更大的房子等等。永远不会满足,永远都都会有新的追求 。所以物质资源虽然丰富但我们总是没有幸福获得感。

      想要获得幸福感的方法其实很简单,这就需要对我们的生活方式采取做减法。

      对物品进行舍弃和精简,只追求内心的体验大于物品的添加,这样才能让我们感到安宁和快乐,也就是我们要学会降低满足感。

    这让我想了起孔夫子说的那句话:“饭疏食,饮水,曲肱骨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也就是说,满足感与我们的收入和资产的多少没有直接关系,像孔夫子那样,“吃粗粮,喝清水,弯起胳膊当枕头,这其中也有乐趣”,那我们也会拥有数不尽的欢乐和满足。

    达到幸福的标准很简单:享受手头的工作。工资的高低无关紧要,只要能在工作中找到开心的点,比如这份工作对我具有挑战性、有成就感,能够让我从中学到新的知识,获得成长进步的机会,因此我就感到幸福。

    能让我感到幸福的标准之二:有关系亲密的朋友和家人。他们是我在工作和学习都顺利时可以分享的对象,也是我遭遇挫折困境时可以寻求安慰温暖的港湾。

      幸福感来源之三,拥有稳定的经济来源,能满足自己安稳的生活就行,收入和资产不必很丰富。

      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灵也是幸福感的来源,这可以让我全心全意的投入工作、生活。

    幸福满足感还有一个条件:有自由的时间用来支配,用来陪伴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短暂的大幸福不如持续的“小确幸”那般令人感动,虽然微不足道,但能让人真实地感受到,足以让我们把日子好好过下去的幸福满足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活中的小确幸 ,原来是这样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