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方法,帮你避开做决策的盲区

在这个浩瀚的世界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决策,大到人生的每一项重大抉择,小到日常的琐事选择。

比如下面这四种情况,如果你是一名职场人士,相信一半以上的情况已经做过决策了。

大学的专业应该选什么?

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如何选择?

工作地点应该选在哪里?

工作2年后想转行该选哪个行业?

再回想起当初所做的选择,是庆幸,是可惜,是后悔,都已无关重要了,重要的是从这些选择里面,你体会到了什么,能否让你更加清晰地审视当下乃至未来。

心理学家赫伯特-西蒙曾说过:人类会更加愿意去找到问题足够好的解决办法,行动足够好的路线,这个思维过程受有限理性的指导,但自己的判断决策并不一定像理想中那样理性。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我们没办法做到完全理性,但可以去接受,去适应。无论你身处哪个地方,面对什么事情,都可以将其视为一种常态。

解决问题,做出判断,再做出决策,这是一个可习得的过程,它会随着我们做决策的经验不断丰富而完善,而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帮自己有效地处理不确定性。

看回前面的例子:大学的专业应该选什么?在选择之前都会有个基本的判断,比如需要知道:

专业是否符合自己的期望?

专业是否跟自身能力相匹配?

专业是否跟长期目标相关系?

专业是否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优势?

……

这些都是作为判断的衡量标准,判断完之后才会留存下来备选项。

专业A

专业B

专业c

如何从这些备选项里面选择比较符合自身情况的就是最终的决策了。

这也是今天想跟大家聊的,了解自己做决策的过程。几乎每一种决策的背后都会经历这个过程,在做出决策之前,对备选项做出判断,再从备选项里面做出选择。

判断为先,决策为后,判断跟决策是两个相关的过程。下面会围绕这两部分内容展开来讲。

1.判断

判断指的是通过某事某物而形成看法,得出结论以及对事件和人做出评论性评估的过程。

心理学上将人类的判断归结成三类:

1)可获得性启发法

指的是在很多时候,人们只是简单根据他们对事件已有的信息,包括记忆的难易程度来确定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去寻找其他的相关信息。即是人们的判断基于最容易从记忆中提取的信息。

比如这些类似的情况:

当被问到某种疾病的发生概率时,大部分人往往会根据身边熟悉的人得此病的情况来进行推断

问到某个职业的就业情况时,也会容易根据自己身边人的情况来进行判断,这种判断就是基于最容易从记忆中提取的信息。

简单来说就是信息不够全面,对事物存在简单的见解,没有深入地进行了解。

当你在判断一件事情之前,不妨先自问:

目前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就是全部吗?

是否会存在一些自己看不到的东西?

是基于我过去记忆中一些简单的印象吗?

自己本身是否会存在一部分潜在偏见?

尽量先确定那些很容易回想起来的内容是不带偏见的,其次是收集完善的信息,便于更加全面了解。

2)代表性启发法

指人们的判断是通过确定一个实例来代表一个范畴,包括人们在不确定的情形下,会抓住问题的某个特征直接推断出结果,而不考虑这种特征出现的真实概率以及与特征有关的其他原因。

比如:

在抛掷一枚均匀硬币时,如果前五次的结果都是正,在第六次抛的时候,有些人会下意识地觉得机会是反。因为这个结果比较正常。但事实上,每次抛硬币的结果都是独立的,不论之前的结果如何,下次的结果都是半数机会正反。

你想了解某个行业从业人员的工作感受,找了几个人询问情况,通过这些询问就判断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感受都是如此。这也是一种代表性启发法,仅用几个实例就代表整个范畴,小范围的样本容易导致代表性偏差。

所以当我们在判断某件事情时,需要思考这是否只是一个代表性的选项,存在的概率有多大,尽量从更广的角度去看待,帮助自己理解得更加透彻。

3)锚定启发法

指当人们对某个事件或结果的可能值做出判断时,会过多偏重先前取得的资讯,就算这个资讯跟此项决定无关。

很常见的一种情况,有很多卖家卖东西都会设定一个价位,当卖家跟买家在讨价还价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这个价位上波动,买家会被卖家所设定的价位所影响,最后成交的价格也会在卖家的预期之内。这就是锚定效应在日常生活中对我们判断的影响。

在生活中,尽量清晰自己的认知局限,多养成批判性的思维,提高自己的观察敏锐度。

当你在做出判断时,可以多思考自己是否存在以上这三种心理,以此来检查自己的判断是否全面。

2.决策

顾名思义,就是在备选项之间做出选择,选择和拒绝可用选项的过程。

影响决策过程的因素有很多,这里重点从「决策框架」来进行分析,问题的框架方式会对所将要做的决策产生很大影响。

比如:

当我们在面对同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是站在赞同的问题框架上思考,会更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选项的正面特征上,从而去收集更多的证据来支持这些想法。简单点说就是证实倾向,使自己搜集更多利于某一方面的信息。

而当我们站在反对的问题框架上思考时,会更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选项的负面特征上,从而收集更多的证据来反对这些想法。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受决策框架所影响。人们对结果的评估是根据参照点,即是它们当前的状态来发生变化的。按照所描述的当前状态,将结果选择看作是得还是失。

再举一个例子:你是否曾接到过朋友的求助建议,当你的建议跟她心里所想的一致时,她就会觉得自己所做的决策是对的。

其实很多人在询问建议的时候,自己心里已经有了基本答案了,只是还不够笃定,希望听听他人的想法。当对方的答案跟自己心里所想的是一致时,就会自动将这些建议作为论据来支撑自己的决策,从而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我也出现过这种情况)

这就是证实倾向在决策框架里面所起到的作用,那应该如何尽量避免这种情况?

可以参考以下这三个小方法:

1)搜集信息

做决策之前尽量收集更加全面的信息,来弥补自己的信息不全,拓展自己的选择空间,同时确定好用以选择的标准相关信息(比如自己对于选择工作的基本标准等),这样做决策时会更加清晰选择标准,帮助自己删除一些备选项。

在做职业选择时,对于行业的信息收集可以更加密集一些,这样可以扩大更多选择的可能性,一个只有3种选择的人,跟一个有10种选择的人,后者的选择空间会大许多。

也可以寻找已经做过类似决策的人咨询建议,或询问专家的意见,搜集好相关信息再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假设。

2)对立思考

检查自己的决策是否有仔细分析过,如果过分笃定自己所做的决策时,可以尝试从对立面去思考跟分析,通过考虑相反的情况来对自己进行核查,也可以询问他人,让他人提出相反的意见。

这一步是为了避免只陷在自身的角度里面思考问题,用他人的建议来弥补自己的认知缺陷。

可尝试通过这些问题来核查决策:

短期结果是什么?

长期结果是什么?

积极影响有哪些?

消极影响有哪些?

自己的想法是什么?

他人的建议是什么?

尝试从对立面进行思考,有助于我们在做决策时,保持足够地清醒去看待选择的两面性。

另外再说一点,尽量拓展选择空间,选择并非要“二选一”,多问自己是否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如果我不能选择当先的备选项之外,还能选择什么?这也是一种拓宽更多选项的方法。

同时还可以从收益跟损失的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避免让自己陷入片面的思考漩涡。即在收益框架考虑,也在损失框架考虑。

让自己能够从参与者以及旁观者的角度来分析自己所作出的决策。

3)小步尝试

行动前对选择进行实验,小步尝试,通过行动反馈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当然这是基于做决策可以有一段时间的前提下)

毕竟大部分决策者会根据过往的经验来解释新信息,这时不管过去有多少经验,不妨尝试通过行动来验证并进行反馈调整,也更加清晰自己是否适合即将所要做出的决策。

4)权衡选择法

权衡选择法是通过给备选项设定衡量因素,并给这些衡量因素赋予权重(前提是要清晰自己的价值标准和价值系统),最后选择经权重相加后总分最高的备选项。

下面通过一个职业选择的案例来跟大家讲解:

(点击大图看会更清晰一些)

具体步骤:

先列出三个职业备选项,将影响一份工作的衡量因素列举出来

在所有的因素里面,按照其重要性赋予权重(举例-3分到3分;负分为不想要因素;0分为不在乎因素;正分为重要性因素)

依次给三种职业价值因素进行打分(举例0-3分,分数越高越重要),比如A的加权分=A的得分×权重

最后将所有因素的加权分相加,可得到每种职业的总分,可以看到最高分职业(详情直接看图)

这里只是举了职业选择的例子,权衡选择法还可以用在其他的地方上,前提为多个备选项需要有一定的可衡量因素,这样才有助于自己做评估。

在做决策时多思考自己的原则,价值观,未来的计划等,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估量,再思考所作出的决策是否符合自身情况。

最后再讲2个做决策时需要避免的情况:

A.短期情绪

大多数情况下所说的“非理性决策”,都是受短期情绪所影响。但事实上,我们做出的每一项决策都离不开自身固有的情绪,只能说尽量避免做决策时夹杂着不稳定情绪,虽然很难,但这也是一个需要刻意训练的过程。

不妨将时间拉长来看待自己所做的决策,思考最终会产生的影响:

当下对自己的影响?

10个月后会产生的影响?

10年后会产生的影响?

30年后会产生的影响?

很多事情当下可能想不明白,但将时间拉长之后,对自己的情况就会更加清晰,同时也可以预防短期情绪对做决策的干扰。

B.沉没成本

一旦自己投入了金钱,时间,努力,便会将这些已过的纳入到自己的成本体系里面。

不管是放弃大学4年所读的专业另找一份工作,还是工作几年之后决定转行,相信在做出决定之前,都会考虑自己已付出的时间、金钱、努力等因素。

但不管何种选择,过去的已经过去,所有会影响决定的是期望的收益和未来各项选择的成本。

应该思考的是现在的处境需要自己付出的最大成本是什么?以及决策后需要付出的最大成本又是什么?未来的可能性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有时候需要自己做出决策的时间可能会很短,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这样的时刻,但是决策框架是可以不断练习的,当我们慢慢形成了这样一种思维模式。就算某天我们需要在非常紧急的情况做出决策,自己的直觉思维也会依赖于过去训练的结果。

所做出的每一个决策,都是建立在自身的感情,理念,经验基础上的,没有绝对理性的决策,只能说在各种情形下尽可能收集信息,不仅要对那些支持原先倾向性的事实证据进行检验,还要对相反的事实进行检验,这样才能让自己考虑得更加全面一些。

也许你无法确定当下所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是最佳的,但你可以尝试站在未来,去思考自己目前的处境,再做出比较适合自己的决策。

尽量让自己在未来回看现在时,不会感到可惜或者后悔,能对自己说:在当时的情境下,已经是挺好的选择了,我接受这样的结果。

最后希望你所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是趋于自己的内心,让我们与不确定性共存。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几个方法,帮你避开做决策的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