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希那穆提关于正确教育的伟大愿景,体现在橡树林学校建校宗旨描述中:
“从古代起,人们就一直在寻找某种超越物质世界的、不可估量的、神圣的东西。本校的宗旨正是去探究这种可能性。
探究知识、探究自我、探究某种超越知识的可能性,自然会带来心理上的革命,因此难免会形成截然不同的人际关系秩序,也就是社会。透彻地理解这一切能够带来人类意识领域的深刻变革。”
探究知识、探究自我、探究某种超越知识的可能性,围绕着这个宗旨,克里希那穆提从学校、师生关系、心理等方面与老师、家长进行了深入地交流。
关于学校:
古希腊语中,“学校”指的是“闲暇”,古希腊人认为,一个人闲暇时,自然会花时间学习和思考。克里希那穆提认为学校教育就是学生有足够的空闲,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可以从容地去观看、去思考、去辩论、去观察。学校教育首先得有闲暇,而闲暇的意思是:只有必要的安排和限制。
关于教育:
教育的使命,是培养一个完整、健康的人。
如果先入为主地把一个孩子教育成为所希望的某个类型,就必然只侧重发展和强化孩子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而不是整体。一旦这种做法成为日常,等于给孩子强加了一个框架,孩子被人为地割裂为一个个部分而不再是整体接受教育。
正确的教育意味着培养完整的个体,包括外在方面、智力方面、情感方面、感知方面,同时还有能够看透事实和真相的思想。
让孩子学到一种健全的、理智的、神圣的生活方式。
理智是指思想没有被信仰扭曲,没有被宣传制约,这种思想能够清楚地、自由地思考,不受任何特定传统的束缚。
“健全”和“神圣”意味着认识到生命的神圣,珍爱生命。
关于自由:
在学校,自由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孩子无法进行创造,会变得像机器一样。学生必须具备学习的自由,必须具备探究的自由。
真正的创新意味着心理上和思想上的自由,意味着脱离了各种东西的极大的自由。
教师应当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从知识中带来自由,并实现二者在生活领域中一起和谐发展。
学校并非让学生脱离现实,不食人间烟火,超凡脱尘,而是培养睿智的学生,教育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清醒地意识和分辨现有的一切庸俗潮流,不要被动地受着商业主义、消费主义、彻头彻尾的肤浅所驱使。让孩子们在不堪的现实中葆有一颗自由的心灵,掌握自己的人生。而睿智来自自由,来自让孩子尽情享受生活的感觉。
自由不是放纵每个人去做各自想做的事情,而是一种有序的、有德行的感觉,一种有序的、有德行的氛围。
关于安全感:
如果一个人没有感受到可靠、安全,他的大脑便无法高效运转。大脑就会在某些神经质的信仰中找到安全感。
安全感的含义是,孩子满不在乎地发展着自己。他知道我们不会批评他,不会篡改他,不会威胁他,不会惩罚他。
尽量避免让孩子感觉到受限制,孩子才能保持并暴露他天生的敏感气质。一旦孩子自由舒展地敏感起来,对外界做出各种反应,我们才得以看到孩子本来的样子,会发现孩子的真实人格,会看到太多让我们惊奇的天赋。
内心非常强大的安全感将会赋予学生非凡的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中,思想才能充分运转——不是个人的、孤立的、自私的思想,而是充实的、富有的、完整的思想。
关于师生关系:
努力营造师生之间的正确关系,老师和学生都能够解放自己。这是教育的核心问题。
老师们最该关心的是在心理上,内心上,看到他们完全有别于周围的环境,有别于其他的孩子和社会。
师生间有交融的感觉,不会有不平等的感觉,不会有高人一等和低人一等的感觉。
老师获得学生的信任,这才能为孩子在师生关系中带来极大的自由感。
这是关于学校建设的交流,今天看来,观点非但没有过时,反而让我们认识了教育的本质。只有把孩子看成一个完整的人,才能有整体培养的教育观。将孩子培养成一个完整、健康的人,不能仅仅依赖学校和老师,家长才是最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