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又甘心就这样,彼此无挂也无牵?

        一家一族,至坚至韧,什么也分它不开。——题记


图片发自App


        今日芒种。有道是“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栀子花开,麦黄梅熟,芒种的到来,标志着仲夏将至。芒种有三候,一候螳螂生,小螳螂破茧而出,在广阔的天地间举起双臂,做起了庄稼的“守护者”。二候鹏始鸣,林中渐渐有了伯劳鸟穿梭的身影,振翅间,鸣叫声贯满山林。三候反舌无声,活跃了一整个春天的反舌鸟,慢慢地停止了鸣叫,悠扬婉啭的曲调与春天一起,留在了人们的回忆里。

          上午处室召开支部,成立新的支部并进行选举。然后结合主题教育开展学习、讨论,大家开诚布公谈体会,最后是对党旗宣誓。记得25年前当我举起拳头向着党旗宣誓的那一刻,党员的身份和职责,就已经深深融入血脉、铭刻于心。今天,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我又一次哽咽了。要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第一身份、为党工作第一职责,积极投身主题教育,认真贯彻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认真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努力取得实效。刚好,今天中央开会专门审议通过《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把党支部建设作为履行管党治党责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任务一抓到底。要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不断提高党支部建设质量。所以今天的支部活动开得及时开得好。

      下午我和同事一起去谷歌调研,征询对第二届进口博览会的意见和建议,欢迎他们继续参与博览会的相关活动,共同推动城市创新。回到办公室我继续和同事一起修改简报,把其他几个急件也一并改好发出。再把工作日志的流水帐䃼齐,点了一下,今天干了大大小小12件事。出门的时候已是八点,感觉有点饿。其实一小时前我已吃了一个早晨从家里带的煮鸡蛋,不料不经饿,于是又再吃了一个鲜花饼,然后出发,这样估计可以撑到家。看到单位门前的小广场上一群女士依然在欢愉地舞动,很多次,我都驻足停留,静静地观赏,每次都有加入她们队列翩翩起舞的冲动,虽然我啥都不会,但我想我可以随着音乐的律动让身心在夜色中渐渐放松下来,让身心灵在晚风中飘荡片刻。突然想到自己还没吃晚饭于是便下意识加快了回程的步伐。小广场的那一端是另一支晚炼的人群,她们在滚动播放同一首歌《绒花》,我最爱听。上了车,我先给先生打电话,然后又打给儿子和母亲,因为每天只有在车上移动这个空档我才有时间、有心情去做点个人的事,比如给亲人打电话。这也是我给自己放松的最好方式,更是我一天中最甜蜜的时光。

          回到家,先生去杭州出差还没回来,只剩我一个人吃饭,阿姨帮我煮了一只鲍鱼蛋黄粽,是我自己从老家买的,刚刚收到。以前,端午节吃粽子,觉得和屈原很近;看《离骚》,又觉得离屈原很远。文辞很难懂,好多字也不认识,还要翻字典。屈原讲的是什么意思?一个两千多年前楚国投江的贵族公子,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年纪慢慢大了,我才意识到,屈原是和我们永远在一起的。他影响了我,也影响了很多人。比如,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在今天忙忙碌碌、蝇营狗苟的现代生活夹缝里求生活的我,这好像当头棒喝——我是那个醉的人,还是醒的人?屈原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是生活的常识,也是做人处事的道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一生,正是为了理想而坚守,死磕到底的旅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我知道了,一个人可以高洁到如此。“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我因此而相信,一个人死了,他的精神可以不朽。那一首《九歌·少司命》里面就有一句很动人的话:“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此中屈原提到了人生中的两大主题:相知和别离。再也没有比生别离更悲伤的事情了,再没有比认识新相知更令人欢欣的事情了。很多时候,我被这悲和乐的两种情感裹挟着。所以每每读屈原的九歌,像生活在仍然有神和敬畏的国度与时代。人敬畏上天,因此有东皇太一神。人敬畏太阳,因此有东君神。人敬畏云雨天气,因此有云中君神。人敬畏哺育自己的河流和湖泊,因此有湘君和湘夫人、河伯神。人敬畏大地的神秘事物,因此有山鬼之神。人敬畏生死,因此有大司命和少司命。这些构成了楚国的精神世界,也构成了屈原的精神世界。我们今天的人,还敬畏这些神吗?还敬畏生命吗?虽然科学解决了很多问题,可还是无法回答人们的死亡之问。许多亘古以来的神秘问题,还一直在我们的生活里,从未后退。我们相爱,相逢,相知,相守,相别,生或者死,也被无形的命运牵制着。神因为人而愁苦,所以我们才更应该珍惜生命中的那些美好吧。于是,我们想念并渴望,“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在屈原的诗歌里,我们闻到绿叶、秋兰等自然的芳香气息,也收获了爱、祝愿和解脱。他的诗歌常提到植物,秋兰、辛夷、杜若……屈原带我们看植物,更让我们嗅闻它们的芳香,了解自然的气息。忘记了谁曾经说过:“用极致理性追求真理的科学家,用极致感性追求美的艺术家,以及用大爱对世界或民族做出贡献的英雄,才能永垂不朽。”所言极是。

        今天的微信日历上说:“一家一族,至坚至韧,什么也分它不开。”是,一个家族中,母亲和我,我和孩子,一个天空下,我们和祖国,我们和故乡,均是什么都无法阻隔的存在。以他们的心为心,快乐着他们的快乐,一如今天,我收到朋友的短信,说我儿子实习表现不错,进歩很快,于是我的心一整天都充满欢喜也倍感欣慰。入夜,我和母亲联系,问她有没收到我寄的粽子,母亲说早点睡咯,我说好,十点就睡,于是母亲说,那我就放心了。母亲在故乡牵挂我,我也在外地牵挂故乡。那些不知故乡何在的人,或许只是忘记了归途,或者不愿回头寻觅。童年与故乡融为一体,留在他们内心深处。这一切其实没有被遗忘,只是生活的匆匆与时间的洪流,没有给我们一个机会,心安理得、从从容容地返回故地。想起一部电影里的台词:“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有更好的生活呢?也许那生活就在很远的地方。”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城市的拥趸,所追随的不是城市本身,也非远方的远,而是生活和理想。在我们很小的时候,脚下坚实的土地,身旁熟悉的语言,呼吸着的空气,喜爱的食物,都是故乡的一部分。当我们走在异乡热闹的街头,面对着更为广阔与复杂的世界,童年和故乡的一切既遥远又模糊,但我们的身体早已记住了它们。所以,谁又甘心就这样,彼此无挂也无牵?

你可能感兴趣的:(谁又甘心就这样,彼此无挂也无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