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雁门太守行》文体的思考

今日学习《雁门太守行》这首古诗,关于文体引来了争议,因其是七言,又是八句,且2,3.4.句还押韵,故大多数同学以为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且我听到国家资源网清华附中一位老师在表达时也是称为诗歌句子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等,证明她也是将其当律诗来讲。

八上语文书里给了律诗的概念,律诗要求234句押韵,首句可压可不压,《雁门太守行》压i韵,颔联颈联应是对仗句。而《雁门太守行》二三联并非对仗句,加之古乐府曲调名.是诗名而不是诗题,和七绝、七律等称呼一样,“歌行体七言律诗”,说是“歌行体”对,加上“七言律诗”似乎不太准确。

关于文体的讨论,学生对于律诗有了一定的认识。

另外,今天还遇到一个质疑点,《渔家傲》里“九万里风鹏正举”如何断句?网络上众说纷纭,各有各的解释,一种认为:风鹏是一个名词,白居易《与元九书》:“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反对者提出:《渔家傲》断句是223或者43,词牌里一般都有特定的断句方法。而且和上文对仗一起来看,这句话根本不可能34的断句法。我比较倾向于“九万里/风鹏正举”,九万里是一个泛指,风,是指征程中的风风雨雨,鹏,诗人自喻,正举,是说大鹏正在鹏程万里.全句字面的意思是大鹏正冒着万里征程上的风雨奋飞.引伸为作者正顶着生活中的各种坎坷,像大鹏一样无所畏惧地前行。

此两难题解决了,就是今天的收获。收获不在多,有思考即可。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雁门太守行》文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