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史记●伯夷列传》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所欲,亦勿施于人

商朝末年有个诸侯国叫孤竹国,因为两个人的名字而备受关注,这两个人的名字就是伯夷和叔齐。

伯夷是孤竹国国君的长子,叔齐是小儿子。国君想立叔齐为下任国君(大多父母都偏爱小儿子,像秦始皇对胡亥,贾母对贾政)。但小儿子却并不领情,认为,一,此于制度相背(继任国君当为嫡长子);二,于兄长不公。于是让位于伯夷。而伯夷却说:“这是父命。”坚持不受君位,逃了出去。叔齐心想,也不是只你长了两条腿,你能为保持自身名节逃跑,我就不能吗?于是叔齐也逃跑了。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孤竹君的二儿子亚凭成功捡漏,被百姓推为孤竹国国君。

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敬养老人,就打算投奔西岐。在半路上听说姬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把姬昌的灵牌放在战车上,发兵攻打商纣。于是两个人就拦在武王的战马前劝谏,“父亲死了尚未安葬,这能算是孝吗?作为臣子去杀害君王,这能算是仁吗?”

武王大喝一声,“尔等扰乱军心,来人,拉下去斩首示众!”

姜子牙上前一步劝谏道,“吾王息怒。此二人乃义士,杀之会为您召来非议。”

武王颔首道,“尚父所言甚是。”于是放了伯夷,叔齐二人。

叔齐违背父命,不接受国位,是谓不孝;伯夷叔齐身为皇室子弟,不顾及自己的国家百姓,是谓不仁,却站在道德至高点去指责别人,又凭借的是什么呢?

所谓“在其位谋其政”,伯夷叔齐身为孤竹国的皇子,受到国家的供养,就应该为自己的国家履行义务。不论是伯夷还是叔齐,都是孤竹君的儿子,不论谁继承君位,都是将自己的祖业父业发扬光大,也就是振兴自己的国家。然而,他们都只为了自己的清誉抛弃了自己祖宗的事业抛弃了自己的国家,又怎能算孝怎能算仁呢?

再者,在官言官,在野言野。他们既然选择放弃权势放弃百姓,做出世之清流,那么便只要遨游于天地,寄情于山水,什么朝代更迭,政权交换就与他们无关,他们却又去劝阻武王伐纣,这就是即不想让权势累及自己声誉又不想放弃对世俗的操纵,这可就是自己把自己陷入泥沼里了。

毛主席这样评价伯夷,叔齐二人:

对自己的国家人民不负责任,开小差逃跑,又反对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

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即相互对立又相互共存的矛盾体,且事物发展的方向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从夷齐让国来看,两人都是有德行之人,若伯夷正常继位,必是勤政爱民的明君,叔齐辅政,亦是鞠躬尽瘁的忠臣。然而孤竹君的一番心意,不仅打破了这种美好设想,而且,从叔齐让位来看,继承君位却并非是他想要的。也许对孤竹君来讲,君位是他所爱,把自己所爱给自己所爱之人,这便是孤竹君对小儿子最好的疼爱。但事与愿违。

孔夫子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我想说的是,即使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焉知你喜欢的别人就一定喜欢?说不定是“汝之蜜糖,彼之砒霜”也未可知!就像是人参,对很多人来说是滋养补品,但对于高血压人来说,就成了催命符。

所以,孤竹君认为君位至上,就想把它传给叔齐,却没问叔齐是否想要;叔齐认为凡事要合乎制度,就想把君位让给伯夷,却不问伯夷是否想接;伯夷叔齐认为应该遵守孝道仁义,就劝武王罢兵,却不问武王是否也认同。他们只认可自己认为对的,并觉得别人也应该如此。于是便有了“鸡同鸭讲。”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

大家都有自己的喜好,不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到别人身上,是对彼此最好的尊重。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史‖《史记●伯夷列传》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所欲,亦勿施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