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父母用对教育方法很重要


昨天的微博热搜有一个话题是“年度最惨小学生”,刷到其中一篇新闻时,我是既想笑,又为视频中小孩子的安全问题感到担忧。

安徽淮南的小男孩小任才11岁,因为不愿意写作业,把爸爸气的当场拿出了两千块钱,对小任说到:你要么好好学习,要么拿着钱去自谋出路吧!

谁承想小男孩二话不说,拿这钱,打着铺盖离家出走了。

爸爸刚开始觉得让他出去锻炼锻炼也好,吃了苦就回来了,可是越想越不对,这下慌了,孩子也找不到了,于是赶紧报了警。

好在好心的司机发现了孩子的不对劲,把孩子哄骗到了派出所。这才避免了一场灾难。

为了惩罚孩子就让孩子“独自远行”,置孩子于危险而不顾。

或许这位爸爸是想把儿子刺激一下,让外在环境逼着他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爸爸的良苦用心我们能知晓,可这样真的就能让孩子得到成长吗?

孩子才11岁,不说没有出过远门,心智还不成熟,不能去社会闯荡,就是万一被人贩子拐走,我相信这个事情对这个家庭也是一个灭顶之灾。

这样的教育方法不可取,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伤害一旦发生,它带给孩子的将是无法释怀的终身伤害!

有时候我们家长所认为的正确的教育方法,不一定适合我们的孩子!

- 1 -

很多父母都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复制自己曾经受到的教育方法。

吴先生毕业于浙江某名牌大学,年轻时学习成绩就非常优秀的他,非常希望自己的女儿也能像他一样,成为一名令人羡慕的学霸。

于是要求孩子像他的父母以前要求他的一样,每天必须写4篇有质量的作文,写差了不算,写不好重来,写不完不许睡,孩子经常被训,甚至挨打骂。

这样的作业量对于年仅10岁的小女孩来说,其实是非常吃力,它不仅要完成自己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要被逼迫每天熬夜至凌晨1、2点写作文,孩子根本得不到充足的休息。

渐渐地,孩子变得不爱说话、不爱笑,稚嫩的脸已上写满厌倦,会说话的大眼睛里早已没有往日的灵气,只有空洞和迷茫,在心理上明显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妈妈自然是心疼孩子的,对于这种教育方式也表示强烈反对,夫妻二人多次沟通无果,妈妈无奈之下选择报警求助。

社会日新月异,现在孩子的作业负担已经很重了,可是如果还是用以前死记硬背,不断重复练习的教育方法,有可能会给孩子心灵和身体都造成不可挽救的伤害。

有的父母生怕孩子没有他人优秀,得不到磨炼,开始人为干预孩子的正常成长,制造失败,来锻炼孩子以期孩子出众。

但对于孩子来说,失败从未缺失过。过多的失败,只会成为一道又一道障碍,影响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也给孩子内心造成了极大的创伤。

太多的争吵和失败都与学习有关,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学习了,可是太多的争吵与失败会给孩子心灵留下永久的创伤,甚至会走上一个极端,每一个做出极端决定的孩子,内心都是有着太多未愈合的伤痕。

教育方法的不恰当很容易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

- 2 -

前段时间,听同事聊起发生在他邻居家15岁孩子失踪的事。

小孩正上初三,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别人眼中优秀的孩子,可这样的孩子在考试前夕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母亲每天发疯样的寻找,嘴里不停地哭喊着孩子的名字:“宝贝,你快回来,妈妈错了,保证以后再也不打你了,再也不逼你学习了,不逼你做不喜欢的事了”。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令人心碎。

几天后,在离家不远的一条小河边,孩子静静地躺在那,可是再也听不到妈妈的呼喊了。

从小到大,他一直生活在父母的控制中,所有事情都必须按父母的意愿来做。

父亲要锻炼他的体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必须跑步5公里去上学,哪怕受伤也必须坚持。

母亲希望他学习名列前茅,他每天放学回家后每门学科必须完成一套练习,不管时间有多晚。

诚然,谁都想望子成龙,拥有强大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没毛病,更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对孩子来说,成长的路上缺少的不是挫折和失败。

认为给孩子增加困难,逆着孩子的意愿做事,不夸奖孩子,是在进行狼性教育,可带给孩子无尽的挫败感,使孩子有了想“逃”的念头。

心理学书上说,挫折是一种负性的情绪体验,在人们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时候发生。通俗地说,就是我们前进中遇到的失败和不顺利而引起的感觉。

事实上,“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孩子每天都有这样的体验,比如考试不如意,遭到批评和嘲笑,和同学闹矛盾,不小心丢了东西等等,都算是挫折。从这里便可看出,挫折无处不在。

其实面对这样的问题只想说:想让孩子感受到爱,健康地成长,我们就要用正确的方法!

- 3 -

Jim Taylor是一位旧金山的心理学家。他从心理学上认为孩子独立的秘密是:

给孩子爱和尊重

相信你孩子的能力

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这些都说清楚了父母应该如何做才能让孩子变得独立、强大 。

1、给孩子爱和尊重: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或早或晚总有离开父母的时候,那种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害怕可想而知。

不到11岁的袁泉做出人生中的重大决定:离开温暖的家,独自去北京学戏。

在外求学的7年,父母300封家信,陪伴她撑过了最艰难的岁月,成为她在孤独时最大的慰藉。

袁泉在给父母的信中曾诉说,自己的基本功没有进步,害怕失败等之类的担忧。

父母则在回信中给予她鼓励,在挫折面前不气馁,要保持良好的情绪,振作起来。让她感受到父母的浓厚的爱。

在爱中成长的女孩,敢于自己做决定,掌控自己命运的航向。

2、相信孩子的能力

前不久,网上流传张柏芝帮经纪人搬家的视频,让无数网友点赞。

视频中,大儿子一起与张柏芝和经纪人拉着重重的按摩椅,小儿子小Q可能看到哥哥在帮忙之后也加入的队伍中去,和妈妈哥哥一起推拉按摩椅。

网友赞许儿子懂事,孩子懂事是因为张柏芝引导的好,还赞她是一位好妈妈。

张柏芝在发文写道:“从小学习帮助长辈,虽然他现在不明白(re we really doing this ),长大之后他就明白这句话了!”

她时常带着孩子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以锻炼孩子社会实践的能力,这种温暖的亲情氛围,成为孩子积极进取的动力。

就像张柏芝所说,要相信自己孩子的适应能力,过于严厉的教育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3、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前段时间,人们被一个在广场捡垃圾的小男孩刷屏了

孩子大约七八岁,在垃圾桶里费劲地翻着,努力把塑料瓶装进自己的编织袋中,身后的妈妈则边拍视频边问“以后是否还要弄坏班里的东西了?”

男孩脱口而出“不要”,显然,妈妈这次的惩罚有效了。

原来,小男孩子平日里非常调皮,时常搞些恶作剧,这次把班里的班牌给弄坏了,妈妈正用捡废品挣钱来赔偿班牌的方式惩罚他。

通过这种捡废品挣钱,可能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但让孩子知道破坏了财物是需要赔偿的,更让孩子明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英国王子查尔斯曾说:“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那就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离成功只是一步之遥。

- 4 -

正如教育专家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写道: 家长掌握着孩子的命运。任何改变孩子的打算,都必须从改变家长自己做起。

家长教育理念上的“一念之差”,可以让孩子的命运有“千差万别”的不同。

让我们理性育儿,科学育儿,让孩子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

让我们从改变自己做起,给孩子继续去寻找梦想的机会。


—END—


作者简介:紫竹,喜欢学习思考,热爱旅行,崇尚自由的职场妈妈。愿不断努力,终得所愿。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犯错,父母用对教育方法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