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深度工作

Deep work rules for focused success in a distracted world
[著]CAL NEWPORT
[译]宋伟
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后浪出版公司

在看过了《刻意练习》(本书中也引用这本书的观点)、《拖延心理学》、《黑天鹅》等美国学者写的通俗读物之后,就发现此类书的一些特点,比如,秉持一贯的学术严谨,引用他人的观点都会写清楚,在最后的注释中还会将引用的观点出处的论文标上,这一点对于读书进一步的深入阅读或者主题阅读很有帮助。

在本书的理论部分,作者提到了很多别的书,比如《刻意练习》、《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等书中的观点,让我跟之前看过的一些书联系起来,算是对以前读书的继续主题阅读吧,同时也想到作者的写作并不是凭空而来,也是建立在很多前人的成果上,这对于我们研究问题是一个很好的启发。

本书首先对深度工作在理论上做了很大篇幅的解释,从神经科学、心理学和哲学的角度一一进行阐释。在我看来,深度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加高效率的工作,这个不仅可以运用于工作,对于学习更是如此。仔细想想我们平时的工作学习,干扰特别多,没法专心,看上去花了很多的时间,但实际运用到的有效时间非常得少。特别是现在社交媒体的发达,侵占了我们很多的注意力,更可怕的是,一旦我们的大脑习惯于这种即时高频的刺激,就很难再继续静下心来专注于某一项工作。

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者在书的第二部分提出了四个准则:准则一,工工作要深入;准则二,拥抱无聊;准则三,远离社交媒体;准则四,摒弃肤浅。这四个准则作者都用了相当的篇幅去论证,特别是结合作者自身的经历,这其中在具体的做法上有地域文化的差异,但是原则性的标准其实是不变的。

这三条准则中对我触动最大的是第三条,就是对社交媒体的态度,要远离社交媒体还是需要很大的意志力的,但当自己的意志力消耗完了之后自然就又想去触碰,这就是对网络都有瘾了。这个问题现在都非常的普遍,现在在任何场合都能看着大家拿着手机刷各种消息,实际上这些消息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尽管如此,就是忍不住去刷手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像头条这样的app还会根据用户的习惯推送用户喜欢看的内容,使得用户更想一直拿着手机看。一旦人们习惯了立刻马上就能得到信息的习惯,再去面对需要通过深入阅读等方式需要积累很久才能得到效果反馈的时候,就很难再坚持下去。

除了社交媒体,电子邮件也是我们时常忽略的时间黑洞,邮件是不是需要即时回复,能不能给自己设定一个回复邮件的时间,是不是每一封邮件都需要回复,面对这些问题作出的不同选择,都决定着电子邮件会吸掉我们多少的时间,影响我们的专注。在书中作者的观点非常鲜明,要有自己对待电子邮件的态度,比如说是否提供电子邮箱、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回复邮件。尽管一开始执行的时候其他人会对此诟病,但事实上当你的习惯被他们熟悉之后,也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而在一般情况下,我们秒回邮件其实是没有多大的意义,但我们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在高频率的刷邮箱。

由此想到书中又提到了另一个关于工具使用的观点,我们使用工具是为了更好的服务我们而不是成为我们的负担。书中举了一个干草机的案例,某农场主在评估干草机给他带来的成本收益之后,就放弃了干草机,转而向其他又干草机的农民买干草,在其他农民制作干草的时候他可以在放牧上得到更大的收益。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并不是有了工具我们就要去购买使用,而是要深入评估一下工具给我们带来的全方位的影响。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对于工具的选择也要谨慎,不能成为工具的奴隶。

本书阅读下来,自然是知道了深度专注的好处,而且是大大的好处,但知易行难,关键的并不是知道,而是如何去行动。因此,我认为并不是读了这本书就自然可以学会深度工作,首先要有行动,不断尝试适合自己的方式,其次在实践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困难,书中已经列举了一些困难,但只有当自己去面对的时候,这种感觉才更加的真实,也更能引发自身的思考。只有开始尝试深度工作,从这样的转变中不断得到正反馈,不断遇到困难克服困难,最终看到明显的成效,这样的闭环才是给行动者带来的最大价值。本书是抛砖引玉,就看有多少人能够接住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深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