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你被你学生打了?”“谢学生的不杀之恩!”

▶︎1.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因同为老师,正生病卧床休息的我被气得胸闷。

5月23日,南宁的一个小学六年级男生小廖,在上课时被同学推倒在地,老师循声而至,且用一只手拉起小廖的胳膊想让他坐回原位,小廖因不满老师对其的一句,“你要遵守纪律,坐下,坐下”,便随手抓起掉在身边的雨伞,活生生将老师的头部及耳朵打出血,经就诊,周老师不仅有轻微脑震荡,且左耳挫裂伤,被缝了数针。

因小廖为未成年人,周老师遂将其父告上法庭,其父辩驳,“如果你距离远他不可能打你,他收拾好(东西)了以后,自然会坐好,这个老师被打的主要原因,是她太靠近(我小孩)了,就好像你看见那条蛇,你一抓那条蛇被蛇咬,这个是正常的。”

经过法院协调,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廖父赔偿周老师12800元。

看到此处,不知道大家是个什么心态,反正我是被廖父“清奇”的辩驳脑回路给震惊了。

不过廖父的比喻确实是十分的恰当,比如把自己的儿子比喻成“蛇”,蛇是冷血动物,就算人怎样的付出,即便是出现如《农夫与蛇》的故事中,农夫抱着冻僵的蛇给它取暖,也不会出现蛇对人产生任何感情,最后还不是会被抱在怀里苏醒的蛇给咬死。

所以,这位无辜的周老师靠近“蛇”要抓“蛇”的时候,自然会被“咬”了,这结果诚然如廖父所言,“再正常不过了”。

这样一来,自然而然就能明白,造成这位蛇系小廖同学有如此行为的,正是他从小耳濡目染的家庭环境中,一个同样如他一般冷血且毫无忏悔之心的“蛇爸”。

当今社会的“蛇爸”或是“蛇妈”,对自己小孩儿所做的错事过分纵容,并且试图用堂而皇之的理由强加包庇及辩解,自以为是对子女的保护,实际只不过是为自己“蛇一般的小孩儿”的血液里,注入更多的毒液。

▶︎2.

这样的事件几乎在每个学校都会发生,彼时我们常将“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等等尊师重道的言语牢记于心,也奠定了我们作为中国人对于师者所保有的一份特殊的感恩之心。

然而时至今日,社会虽然在不断发展,但是奠定社会朝良性发展的道德根基,比如对于师者的尊重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这一环,却在被有些蛀虫和毒蛇不断啃食。

如果出现越来越多这样的“蛇系学生”和缔造这样冷血学生的背后的父母,估计为师者,每天辛辛苦苦、起早贪黑地去学校上课,都会被吓得瑟瑟发抖或者心寒吧?

我读高中的时候,我们学校也曾爆出过类似事件。当时我们年级的一个班有个男生,每每上晨读课,他都习惯在教室里边晨读边吃包子。有天他照例在早上带了一大口袋的小笼包去教室吃,结果被晨读课的老师撞见,那位老师言语严苛职责他,并让他以后不准在教室里面吃包子,当下没收并丢掉了他所有的包子,男生因愤怒,拾起铁板凳朝老师猛地砸了过去……

之后那位老师被送入了医院,男生连续几周当着全校师生的面做检讨,并被学校开除学籍,留校察看。

而那位坚强的老师,康复之后回到学校并没有放弃并憎恶这个痛打自己的学生,反倒与学生正面沟通,与其家长沟通,甚至于在之后学校组织的运动会中的一个师生互动的环节中,还和这个学生组成了搭档共同完成了比赛。

无疑,这个老师不计前嫌的动作在最后确实是用爱感化了这个学生,这个男生之后不再对任何老师有任何冲突,也在最后完成了学业。

我到现在还记得当我们班得知此事,并七嘴八舌地在教室里面议论的时候,台上站着的我们的班主任老肖,望着我们,只对我们说了一句话,“谢谢你们的不杀之恩。”

我们当时以为老肖只是调侃,皆哄堂大笑,不过现在回想起来,老师当年面色铁青的对我们一本正经地“感谢”的时候,心里面不知道装着多少委屈、苦和对自己同行遭遇的心塞。

教师这个职业,在任何国家都理应被极度尊重。在邻国日本,国家以及社会民众,更是将对于教师的尊重,做得出比我们这个自诩为尊师重道的五千年文明古国更为极致。

日本的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被视作“圣职”,教师被称为“先生”,与议员齐名。日本教师胸前别有教师牌,乘坐公交时即便是老年人都会为教师让座。在普通商店,也有针对教师的打折商品。

如果年轻的一代逐渐忘记了对于教授我们知识的老师应该持有的尊重和感恩,这个看似经济不断发展,人民似乎都在奔小康的社会,实质却是因为道德的沦落而在不断倒退。

这到底又是谁的错呢?

是老师没有走进学生心里引起学生怨恨?是无德的家长没有认真做好家庭教育?还是学生自己天生就有着一颗冷血的蛇心?

答案显而易见。

▶︎3.

孩子生下来犹如白纸,对这个世界的一切道德规范全然不知,他们之后一切行为习惯的习得,皆来源于模仿和第一任老师的教导。

第一任模仿老师是谁?自然是父母。

第一次接受的教导来源于谁?自然也是父母。

中国的一句朴实的老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通俗易懂地揭露了父母在引导并培养孩子行为养成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你想要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至少得努力朝那样的人靠齐。

所以,没有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只有“别人家的父母”。

儿童发展心理学中更认为,儿童在3岁之前,都处在“图谱时代”,他们善于将大人的行为看做“图谱”,并热衷于模仿。

加拿大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在其的一次著名的研究实验中更加证明了这一观点。

实验中,他和研究助理安排72名幼儿园儿童分组观看两个成人榜样:一个对充气玩偶拳打脚踢,另一个则在安安静静地玩玩具,对旁边的充气玩偶置之不理。此后,他让两组儿童玩这个玩偶。结果发现,观察过暴力榜样的儿童模仿了成人的攻击行为,同时,他们甚至更加富有创造力的发明了新的攻击行为,如用玩具枪对玩偶进行射击。

当下,我们的孩子们从小时候开始,便被迫地被置于各种各样的充满暴力因素的环境或者影响之下。比如小孩子过早接触并沉迷越来越多的暴力化的网络游戏、手机游戏。以及因为家长对于儿童疏于引导和合理的监管,让价值观尚未成熟的孩子过早看到媒体、电视剧或者电影里面出现的那些暴力画面。或者家长自身在家庭中没有建立起一个能够让小孩儿健康快乐成长的环境。

一旦让孩子过渡置于任何一种极易诱发孩子暴力倾向的环境之下,且作为家长听之任之,都会让孩子之后的行为动机朝这方面而恶性发展。

所以,没有什么天生的蛇蝎心肠的小孩儿,有的只有对言传身教不加以重视的“蛇爸蛇妈”。

▶︎4.

同样,作为师者,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也远比用体罚学生或者言语辱骂这样拉学生仇恨值的事情更为重要。

我曾在国内教育机构担任出国培训老师,对即将出国的初高中及大学生进行英文方面的培训。我以前带过很多起初不愿意张口,甚至被其他老师口口声声称为“不知廉耻”,“叛逆”的学生。

他们的父母往往不在乎培训费用的多少,一掷千金后,就直接把学生丢给老师,然后就撒手不管了。我们机构当时要求老师每日必须对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

于是很多老师全然不顾学生也在学生群的现状,直接在学生群里言语毫不忌讳地给家长打“小报告”,家长得知后就更加对子女进行言语辱骂。

这样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学生不仅对家长厌烦,更加对打小报告的老师深恶痛绝。

甚至有个过激的学生找人集体殴打了那个老喜欢在家长反馈里说他各种缺点的老师,那老师最后被逼得辞了职还搬了家。

所以,要想成为一名能够被学生真心尊重且喜欢的老师,作为老师首先也得尊重学生。

我虽也是个老师,但却从不愿意在学生面前摆老师的架子。反而,我喜欢跟他们交朋友,也喜欢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然后一阵狂夸。

对于老师而言,老师真正价值的体现,则在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和乐观。

我倒是很欣赏那些被其他老师称为混混的学生,因为这些孩子心中永远憋着股气想要发泄。

错误的引导会让他们把发泄变成犯罪,而良善的引导却会让他们把发泄变成发奋图强。甚至于我以前的那个从来不敢开口说英语且异常叛逆的小初中生,还有那个高考落榜的学生小蒲,也在我跟他们朋友似的相处中逐渐接受并让我能够走进他们的世界,看到他们内心的一份单纯和善良。

比如小蒲不愿叫我老师,更乐意叫我“万哥”,虽然我是女的。我也还记得他的雅思拿到让他满意的分数时,他请我吃的那顿香喷喷的鸡排饭。

如今,他们也早已在海外留学。而我,也欣慰不已。

我不知道是教育的悲哀还是家庭的失败,让本性善良的孩子过早被社会,家庭,扭曲成成人社会的罪恶的投射物。

你如果想要成为社会败类,至少,不要牵连小孩儿。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说你被你学生打了?”“谢学生的不杀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