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是看到各种各样的热点,不是明星偷税漏税,就是人渣大战司机,你会觉得心痛,这人性到底是善还是邪?
我们的人到底怎么了?
我们从小学开始每天被灌入美丽鸡汤文,高大上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可是对于祖国的花朵,十到十六年教育下来,一出了校门,在行为品德上真能对的住这些时间的付出吗?是不是一到社会仍旧“马照跑,舞照跳”的懒散作风呢?
而有些老太太,基本都没受过高等教育,很多甚至大字不识一个,但为人处事样样得体,这又是为什么呢?
人有着自我意识上的思维,又有着其自我的感官维度,所以,任何教育性的意识思维都未必能够绝对正确,而应该感性式的理解其思维的方向,只要他不偏差事物的内在,只要不违反最基本的宪法和法律。
这也许正是教育的现实意义所在。
激发孩子内心真善美的课程太少,填鸭式的通识教育太多。
一个活蹦乱跳的孩子,经过学校的多年教育变得呆若木鸡,也许是一种极端现象,但此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父母的足够重视。
1
有个关于教育的段子是这样的。
一个春天的夜晚,一个久别家乡的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故乡,于是吟起了一首诗:( ),( )
请问写首诗是?
有个学生回答的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后面是一把大大的X,我就奇怪了,句子很符合题意嘛!
试卷标准答案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哎,这就奇怪了,因为是个春天的夜晚,就要是这句有春风的?要这个思念故乡的人不是江南的,是不可能说出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话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应该更大众化才对。
古文是文人抒发情感的载体,现很多试卷出的题目都喜欢统一式标配答案,为了拿高分,很多老师也会让学生去背答案。
比如很多诗句表达了爱国诗人怎么样怎么样的高尚情操,怎么样怎么样的爱国情怀。
那我们如果能从一个普通青年,普通员工,普通父亲去换位思考那时的处境,他此时的情感是不是应该更真实感人,更印象深刻呢!
就像你每天都习惯赞扬或者歌颂伟人的丰功伟绩时,我们会觉得麻木而厌倦或者叫审美疲劳,有时也应该去关注下他的普通点,也许这样会更有收获,更有意义。
2
最近,网上流传的名为《大叔痛斥万圣节惊悚妆女孩》的视频火了一把,也顺便带火了青岛地铁。视频中一位大叔在“青岛地铁”上怒斥“鬼新娘”装扮的乘客,场面十分紧张。事后,青岛地铁正式做出官方回应——“鬼新娘”不在青岛。
抛开在哪不管,这一事件之所以引发热议,除了恰逢万圣节,涉及“中西文化碰撞”等因素,还与公共场合中个人自由的边界有关,确实是最大痛点。
在我看来,因为一个节日,夸张的奇装异服装扮,出现在公共场所确实是不妥的。
这也是我们家庭教育确实应该注重分寸的地方。
对于任何传统的或西方的文化,你也要看场合,不影响他人,不引起他人不适,这样的风俗我们可以保留,可以自娱自乐。
地铁作为公共交通工具,车站、车厢内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群体性恐慌事件后果不堪设想。
之前国内其他地铁的“充电宝冒烟”等都引发了乘客恐慌,导致列车晚点等后果。
而这些方面的教育,我们的小学教育和家长的平时关注都是远远不够的。
一进入小学,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数学和拼音,而那些真正影响人一辈子的公共教育几乎成了可有可无的“规矩”。
孩子一旦长大,很多东西再讲过去,所起到的作用就几乎事倍功半了。
3
有次家长会上听到一位老师说过,孩子将来能不能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学校的作用最多百分之三十,主要还在家庭教育。
也许比例问题有待商榷,但足以说明家教的重要性。
自律和自立是家教最不能避免的问题,关于怎么说,怎么做,很多家长有兴趣可以看看曾仕强教授的一些传统教育和家教的方法,我个人觉得讲得还是诙谐幽默,很有启发的。
节约和不乱发脾气,其实都是我们平时从小就应该注重的小细节。
对于现在的大多数家庭,我们的家长作为爸爸或妈妈真的还没有拿到那张家教“资格证”,非常辛苦地在教,但道路确实任重道远。
希望我们和老师共同进步,不求孩子有多优秀,但至少要做到教育出不给社会惹麻烦,惹祸端的合格公民。
本人热爱生活,享受阅读,自认为是一个有趣有料的人,平时喜欢散步,爬山,愿在有限的生命中可以活出更丰富的纬度。笔名军仔侠,联系方式:sxj5180(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