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阅读打卡第五天—主题阅读的一般教学范式及学习感悟

    从前读书读的比较杂,喜欢小说,喜欢历史,喜欢心理学,更少的时候也读班级管理类的书,但每一类都读的不精,只是浅尝辄止。上大学时候特别喜欢文学课,因为老师讲的精彩,书中内容也吸引我。但却十分头疼教育类的专业课,生怕课堂上老师点到我,然后站起来一问三不知。也可能当时是没有实践作为基础,总觉得书中的那些理论读起来枯燥无趣,干瘪无味。每到期末考试,我就发挥临阵磨枪的作用,每夜强撑精神,挑灯背诵。最终成绩虽能合格,但知识学的非常夹生。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就从心底排斥起了专业类的书籍。上班这几年,很热爱自己的工作,发自内心的喜欢学生。但总觉得应对自己的工作有些力不从心。工作效率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自己可能选错了专业,自己并不适合干教育,常常出现进退维谷的挫败感。但是通过这几天的阅读,又燃起了我内心中的点点星光。随着书籍未读的部分渐渐变薄,我内心欣喜。从前最排斥的专业书籍,现在居然能每天扎扎实实的啃起来,随着专业知识慢慢消化,一个个疑惑被解答,也能从中读出乐趣。


    今天继续阅读了徐世赟老师的《主题阅读的教与学》—主题阅读的一般教学范式。徐老师指出:在进行主题阅读教学时,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呈现学生关于主题的初始认识。因为主题就是一组选文中蕴含的可以供师生谈论建构的话题。所以具有可讨论性和开放性。文中举例:在“父亲”主题阅读教学时,课前让学生用一两个词写下自己“印象中的父亲”。这个环节可为后续学习提供参考,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从一篇切入,充实初始认识。具体的阅读可以在主题的统领下从某一篇切入,通过一两个话题的引导,促使学生阅读思考,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给予必要的总结提炼,从而获得基于此篇的主题的理解以及理解的策略和方法。文中举例:在执教“父亲”主题单元时,先阅读第一篇《父亲》,引导学生勾画相关语句,感受文中父亲“邋遢”的形象,发现作者抓住外貌进行描写,体会到作者内心的愧疚和对父亲的爱。三是师生共同总结,提炼认识或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针对主题指向阅读第一篇文章后,实践阅读此篇的策略、方法。文中举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桃花心木》后,参照表格,自主总结阅读方法:先浏览文章,找到借什么物,喻什么人,再去发现人与物相通的地方。最后品读体现共通点的句子。教师适当交给学生阅读该类文体,文本的方法,渗透阅读策略,逐步就形成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通过对主题阅读理论知识的学习,从中了解了许多方法和策略以及教学范式,但从未接触过主题阅读的课堂,如若要自己发挥智慧与创造独立设计一堂课,还需要更多的尝试和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寒假阅读打卡第五天—主题阅读的一般教学范式及学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