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与两个女生聊天,说到她们想要改进的方面,她们问如何更自信?如何让行动力更强?怎么做到人多时不紧张?如何做到不那么在意他人的看法?
我没有想到经过这么多年,现在的资讯这么发达,父母可以给更多的指导和陪伴,他们的问题仍然和当年的我一模一样。
在那些时期,这些也是深深困扰我的问题,我不确定那时候有没有人告诉我,但是我确定我花了很多年一直在探寻这几个问题。
因为时间有限,我没有花太多时间倾听,而是采用问答式的方式回答了几个问题,觉得很有代表性,所以觉得有必要分享。
一、我怎么可以变得像谁谁谁那么自信?
问题:我很羡慕谁谁谁很自信,做事情敢于大胆去做,好期望成为像她那样,她为什么就那么自信呢?
第一:你没有必要成为别的任何人
你是自己,有她没有的优点。
第二:付出力成就自信力
如果你们想学习他的自信,去观察他的行动力和付出力。观察怎么面对困难的?他们是怎么付出行动的?
我分享了一位老师的话:我没有想到有一天我能和乐嘉老师在一个饭桌上谈笑风生,我没有想到我有一天成为世界500强企业的总教头,我想到有一天会在英国的街头开始长达半年的求学岁月,但是我回首我的过往和努力,我认为我配。
所以我跟两个学生说说:你们羡慕的那个谁,他比其他人花了更多时间和努力。
每一个人内心都住着一个觉得自己不够好的小怪兽,自信的人不是天生自信,当他遇到挫折的时候,勇敢的迈出了第1步,忽然发现没有那么可怕了,那以后面对类似的事情,就显得自信。
所以当你跨越一次,你的自信已经增长一点,跨越更多次自信就更多,所以看到非常自信的人,他们在背后做了很多努力,跨越了很多次,这是本质差别。所看到的光芒四射的人,在背后做了非常多的努力。
如何变得更自信?只有一条:用行动力去成就自信力。只有非常努力,才看起来毫不费力。
二、人多时紧张不敢表现自己怎么办?
这是我很多年一直探寻的问题,也是我自己的卡点,所以他们问到我的时候,我就特别感同身受,我说了三点。
第一点:无数次练习
比如去参加演讲比赛,那些看起来不紧张,游刃有余的人,在背后做了很多努力。康辉在讲述小王子的时候效果非常震撼,整个过程非常娴熟,当时台下有人说,为什么讲的能那么生动?康辉条件反射的回答了一句:你不知道我在台下背了多少遍。
哪怕是一个条件那么好的主持人,想要完成一份好的演讲,他也是需要无数遍的背诵和磨合,如果想要在很多观众时游刃有余,唯一的一点是:能够下决定下定决心,无数次的去练习。
第二点: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
紧张核心原因是太在意别人对自己怎么评价,比如在演讲过程中,观众看手机了,马上就觉得自己是不是讲得不够好,观众在交头接耳了,就在怀疑是不是在评价自己。
这样做的的坏处是,你在开始思考这些的时候已经没有保持正念,那么发挥可能就没法达到自己的平时水平。
但实际上,对他人而言你真的不重要,比方你摔了一跤,能记得的只有你自己,每个人都满脑子官司,记自己的记不过来,不会把你的某一件事情记一辈子。
第三点:送礼物的心态
这个是当时意大利歌剧家科索托她自己被台下观众的情绪影响时,想到的送礼物的心态:这场演唱会,那些观众无论表现如何,终归是来了。所以她转化观念是,既然那些观众那么大老远的来了,我就用我自己最大的诚意,送他们一份礼物就好。
以自我为中心和送礼物的心态,最重要的区别是,前者关心的是自己,后者关心的是他人。
我觉得这样讲解,他们可能不太理解,我又拿自己举例说:如果我现在和你们两个谈话,我是为了炫技,让你们觉得老师有多厉害,我就会被你们的表情和情绪所影响,那我可能就经常会想,我怎么说才能刚好打动你,然后不断关注自己、修正自己。
但如果是送礼物的心态,那么我的重心就在你们身上,我就会真心的去关注到你们需要什么,你们的问题在哪里?我怎么才能帮助到你们?
这两者之间差别很大,所以当我们把关注点从自己的身上,移到他人身上去帮助他人,你就忘记了紧张
这三点说起来容易,做到没有那么容易,每一点都需要无数次练习,是给他们的建议,同时也是给我自己的建议。
三、我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怎么办?
问题:我总是担心自己有没有说错话,说出一句话我都要反思,我这话说的对不对,别人的表情不太好,我就担心是不是我又说错了。
我特别理解这个状态,当我们本身不够自信时,当我们把对自己的评价权交给他人的时候,我们就会特别在意他人对自我的看法,但是这不是一天两天能改的。
所以我开玩笑的说:“那只说明一点,你太闲了”。她们都笑了,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我打个比方:如果你没事走在路上,道路两边有很多观众,你会担心自己的走姿够不够优雅自己的衣服搭配够不够时尚,你的表情管理到不到位?但是如果你是在百米冲刺的跑道上,你要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点,你就会跑起来,而上面的所有问题你将来不及想。
说太闲了,就是说你有很多的时间在等待别人的评价,如果你规划好有自己的事情做,将没有时间去在意这些。
核心观点:让自己变得更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四、怎么才更有行动力?
问题:我的课堂知识吸收不高,每天作业会花很长时间,学习效率不高。
当我说到如果是课堂知识吸收不多的时候,说明自己课堂效率没有应用的更好,需要在课后及时的复习归纳节课的知识点,准备一个笔记本,哪怕一节课只记两个知识点,累积就多了,写作业就会少花时间。
我没想到学生说了一句:那太麻烦了
我当时就想起张德芬老师的一句话:好多人宁愿忍受不够好的痛苦,也不愿意发生改变。这个学生,虽然觉得自己效率不高,但是也不愿意改变现在的状态。
一个答案:打破舒适圈
我举了一个例子:每个人都坐在自己的一个井底,你现在觉得这个井口太窄很不舒服,但是你不愿意登上新的台阶,去尝试看看井口外面到底是什么?也不愿意去打破这个进口的壁垒,扩宽自己的天地,那就只能忍受。
每一个人自我雕刻的过程都很痛,如果愿意去突破自己的舒适圈,你的井口就会越变越大,如果不愿意,就得忍受你进口的局限,这是你们的选择。
在谈话的最后,我了解到他们写作业时是将手机放在自己的手边,不会的时候就查一查,明白,这是他们写作业效率低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不敢说手机的作用一点没有,我觉得,手机对写作业的帮助是弊远大于利,所以我建议她们如果想要改变,想要突破,先管理好手机。
我深知我这种谈话方式,节奏有些快,我说的部分偏多,我知道如果时间更多多谢倾听会更好。
整个过程让我感动的是,她们对我的信任,她们能够非常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我就能够看出问题所在,当我说出方案策略的时候,她们能够反映自己的真实情感,我可以以进一步的纠正。
在昨天回家时她们已经想好了如何处理手机问题了,并邀请了家长作为监督人,起码她们是多了决心与勇气,这是我在每次与学生交谈的唯一重点。
作为十三四岁的初中生,虽然我在尽可能地举一些例子,但是我花了很多年才悟到的结论,我不确定我的这些话她们领悟多少,那我想这颗种子是种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