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戈夫曼在书中所阐释的戏剧理论,个体时时刻刻在建立自己的情境定义,我们可以将它延伸社交媒体中对自己的形象建构。二者的区别在于,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使用的自己的肢体动作、语言、礼仪等对自己的前台形象进行建构,而现在我们处于一个网络信息时代,与一个人交往我们并非只能面对面的交流,我们可以使用社交媒体这个虚拟的社会平台进行,互相彼此看不见,只能通过文字、图片等进行交流。尽管如此,对前台形象的建构与传统的做法相比较起来,个人觉得更为容易些,因为通过社交媒体这种工具更容易控制。因此我就时下流行的社交媒体—新浪微博,谈一谈对个人自我形象建构的看法:
1、个人标签化。个体在使用新浪微博时,通常给自己加一些标签,如传媒、旅行、音乐、读书等,来给自己附加上某种社会属性,获得同类人的关注,并以此自居;此外,个体发言时,通常也以这些为主题,与周围的人进行交流和讨论。然而,个体在实际生活中的状况他人并未熟悉,除非个体有意无意的在微博上发布一些文字和图片。当然这些文字和图片也是经过精心加工的,否则这将会破坏个体早期在上面建立的情境定义,如同戈夫曼所说,“我们用与我们不可分割的角色外衣优雅地把自己包裹起来”。
2、前台和后台的“相对”隔离。如果说我们在社交媒体上展现的一面是前台的话,那么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后台,我这里用了前台和后台的“相对”隔离,而并没有用“绝对隔离,这是因为我们在社交媒体和实际生活中有共同的“观众”,除非我们刻意的去回避我们的“熟人”。因此,我们在前台和后台的形象尽入他们的眼底,会形成他们眼中的“不致”,或者日常所说的“矫情”均可以用来修饰这一类。
3、与他人的合作共谋。我们在前台和后台的“观众”有重合之处,为了避免建立的前台形象破坏,我们就必须把他纳入我们的共同团体中,避免情境定义的崩溃,因此,我们与他们合作共谋,共同维持形象。
4、相信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个体无论在社会生活中还是在虚拟的社交媒体上,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我们会常常陷入一种自我怀疑。然而,为了确保自己形象的不崩溃,我们需要相信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保持自己的信心。所以有时“自我暗示”的技巧其实是下意识的对自己的表演。我们努力使自己相信我们在前台呈现的形象就是我们本来的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