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之路

我是在2016年3月份被派往新疆阿勒泰地区师范学校进行支教工作的。阿勒泰是一个地区行政公署,地区行政公署这个编制的级别和地级市的级别差不多,这种管理机构是在民国时期的产物,新中国刚刚成立之时还比较多,主要用于管理面积较大人口相对较少的地区,严格一点的说他不能完全被称为一级地方政权,它只是下辖几个县的一种派出机构而已。行政公署所在地就是阿勒泰县级市政府所在地。多说一点,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区别就是辖区内是否设“区”这个行政级别,如果设“区”这个级别就是地级市,而不设“区”的市就是县级市。比如,阿勒泰市,其本身并没有“区”这个概念,所以是一个县级市。

阿勒泰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元文化融合的地方,坐在市内的公交车上,如果仔细听可以听到至少有人能够听到三种语言在交谈,哈萨克语,汉语和蒙古语。而民族不只三种,除哈萨克族、汉族和蒙古族之外,比较多的是回族和维吾尔族,而回族在哈萨克人多的乡村时母语是哈萨克语,在汉族人较多的乡村时母语是汉语。如果按照文化层面来划分,阿勒泰地区的民族文化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汉族部分,另一个是哈萨克族部分。在这里,汉族人的基础生产方式主要是种田,哈萨克人的基础生产方式主要是放牧。两个民族相处的非常友好,虽然总的来说互相接触不是很多,但至少年轻人在谈恋爱方面没有绝对的隔阂。

如果仔细分析会发现,在这里似乎在阿勒泰很多东西都是分成两个系统的,在我工作的阿勒泰地区师范学校,有两类班级,一类是母语为哈萨克语的民族班,一类是母语为汉语的普通班。学校的教学核心领导部门是教务科,教务科也分为两套班子,一套是哈萨克族老师萨依拉科长负责,一套是蒙古族老师徐龙梅科长负责。母语说汉语的老师和徐科长沟通工作,而哈萨克语为母语的老师和萨科长沟通工作。黑龙江省教育厅从省内各城市派遣五位老师工作,我们五个人主要是接受徐科长的安排的任务,我个人所承担的课程是音乐类声乐、视唱、乐理和一门汉语课程,因为我和绥化学院的一名教师是音乐专业毕业,所以还负责本地合唱团的排练工作。

学校离市区稍微远一点,距离拉斯特乡和小东沟牧场近一些。饮食方面比较多一些的是牛奶和米面,新鲜的蔬菜和肉类购买需要坐公交车去城里购买。上课时学生和我沟通都是用汉语,但他们互相沟通探讨却用哈语,当然,学生们下了课几乎都用哈语。有意思的是地区师范把所有的民族班都给所有援疆的老师教,本地的汉族教师却只教汉语母语班和民考汉(民族学生在汉族为主的学校读书)的同学,这也旨在是重点提高民族班的含义水平吧。民族班的同学性格活跃,积极性高但纪律性要弱一些,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和汉族班有很大不同。

阿勒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比较复杂,在这个多元文化相交融的环境里进行教学活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当我们进行教学工作时,是需要将思维方式进行调整的,我们学院的孙书记想让我写一下支教阿勒泰的感受时,我愉快地给这个环境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复杂性学习环境,而对于教学中需要调整的思维方式叫做复杂性思维方式。那么,接下来也就是我想要提到的一个话题了——复杂性的教学运行。既然来支教,总要涉及到和学生的沟通,和学生沟通是要讲究策略的,很多援疆老师在这里都在使用家乡的教学习惯和方式,倘若好用,他们会比较骄傲地自我得意,觉得倍有面子,自信心被爆棚;倘若不管用反而要过来责备受援地的教学运行系统落后、思想保守,继而把自己的责任抛开。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表现是典型的“能力低下”的表现。

你可能感兴趣的:(阿勒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