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打工人的你,是否也深陷消费主义的陷阱?

贩卖焦虑St 

前些天,朋友跟我分享了一件挺特别的事,说他30岁的同事问他借了一万块钱,理由是老板拖欠工资,这个月房租交不上了。

我一开始觉得好笑,这都什么时代了,借钱的理由怎么这么敷衍?怕不是在外面欠了钱,又或者是跟什么姑娘勾搭上了,反正还钱的机率看上去不大,你别借。

朋友摇摇头,说这人平时花钱大手大脚的,可能这回手里是真的没钱了。

三十而立,身上居然连一万存款都没有?

很多人或许觉得不以为然,认为这只是个例,毕竟中国的储蓄率并不算低。

然而,随着消费主义的兴起,特别是在疫情经济复苏的大环境下,各种双十一、六一八、女王节直播带货已经逐步走入人们的视野,还有那些并不便宜的网红打卡胜地,无声的刺激着人们的消费,其中大部分消费主体就是年轻人。

看到这里,很多年轻人或许会说,钱不是靠省出来的,如果一个人一分钱不赚,即使每天馒头白菜,也不会有钱。他们口中的消费,实则是对自身的投资。那些打卡聚餐的钱,不过就是为了融入圈子的投入,至于化妆护肤,自然是为了提早保养自己,无论是职场还是恋爱,都能树立更好的形象。

这些话不无道理,聚餐、出游、女生化妆或者个人护理,偶尔买买衣服或者一些兴趣爱好上的投资,这些都出于我们最基本的社交需求和生活保障。

如果在这些方面花钱就算是消费主义,这和降低生活质量来省钱还有什么区别?

实际上,虽然消费主义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衡量它的标准不一定是在哪里花钱,而是你花的钱是否已经超出了你所能承受的能力范围,以及你花的钱是否能体现它的价值。

前几天晚上,一家人去逛街,我看到卖儿童衣服的店旁边的柱子上贴着,“我们给孩子的不是一双漂亮的童鞋,而是一个精彩缤纷的童年,让宝贝在灿烂的阳光下快乐的成长。

看完后我的嘴角控制不住的往上扬,我能看出来商家想要把鞋子和童年捆绑在一起,但这个文案显然不行,如果我是老板,我会写“我们希望我们的童鞋能成为孩子们快乐而舒适的成长基石,让孩子能在大自然中无忧无虑的奔跑。”

这一改,直接把鞋子和成长,自然,无忧无虑捆绑在一起。仿佛买了这一双鞋,孩子自然就会有一个光明灿烂的未来。

当我们买一件商品,是图它的附加价值,比如爱情,孝心,感恩,格调等,而不是商品本身时,你就极有可能陷入了消费主义的陷阱。

商品,只是商品,它不能让你高人一等,也不能延长你的爱情,更不能让你变得有自信,那些附加价值只是消费主义让你认为可以和产品划等号。

你心里要知道,东西是拿来用的,它不能改变你的生活,哪怕你拿着鸽子蛋大小的钻石,也不能让你变成世界首富,也不能让你名传千古,更不能给你的爱情放上十斤的防腐剂。消费,是让我们的生活过的便捷,而不是为了消费让我们变得痛苦和空虚。

拿生活中最普遍的私家车举例,很多人认为拥有一辆车是日常生活的刚需,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汽车却被很多年轻人当作炫富的工具,完全无视汽车这一巨大消费品已经超出了自己可以承受的支出范围,甚至为此早早背上了车贷。

之前在小红书上看到一个帖子“15岁的贫民窟女孩护肤品分享”,现在这么小的孩子就开始护肤了?点进去一看,是一张桌上放着海蓝之谜、SKII的照片,下面是齐刷刷的酸评,还有骂“凡尔赛”的,替女孩辩护的也有,“人家家里有钱,凭什么不可以买?”我随即进了个人主页,却发现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家庭而已,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姑且不论这么年轻的孩子盲目跟风这些护肤品是否真正有用,恐怕孩子的妈妈也舍不得用这么昂贵的护肤品吧。

当然,这一切仅限于那些努力而平凡的“打工人”,如果你家里有矿,你拥有随心消费的资本。


如何看待年轻人负债消费?

追根溯源,年轻人消费理念的形成离不开当下媒体舆论导向,以及年轻人本身内心的虚弱,两者共同作用不断刺激着年轻人的物质欲望。

因为缺少历练,因此内心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妄想和攀比心理, 甚至需要依靠外物来替自己壮胆。看着网络上光鲜靓丽的服饰、奢侈品和网红餐厅,便理所当然的认为年轻人的生活都应该这样,却全然没有衡量自身的消费水平,最终将自己深陷负债月光的处境。

也有一部分年轻人,因为上一辈的勤俭节约惯了,或者家里穷养孩子,无形压制了孩子在物质上的欲望。等到他们长大后有了自己赚钱的能力,便开始购买那些小时候遥不可及的奢侈品,试图弥补内心的缺失,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

然而,真相是,你内心的虚弱、怯懦、自卑、缺爱,无论多少物质都是填补不了的。

真正的自信和自我价值感,一定发源于自己坚韧的内心,强大的内核,四两拨千斤的智慧,处变不惊,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如此富足的内心,又是几个限量包包能够换来的呢?

消费主义带来的,远不止负债

最近在读《Poor Economics (贫穷的本质)》这本书,书中主要研究了为何南非、东南亚等贫穷地区的人会一直无法富裕。

书中有一个研究让我警醒。

以前的许多研究者认为,人之所以贫穷是因为吃不饱饭,于是无力生产,每日的生产只能维持基本生活,于是没有富余的钱进行投资,既然每日的生产都被消耗掉,那么就落入了“贫穷的陷阱”。

这本书的作者走访了一些贫困家庭和村庄,却意外的发现他们花更多的钱买那些好吃却并不那么有营养的东西(炒菜,零食),而非饱腹、能量足却单一(米饭,土豆)的食物上;并且令作者感到惊奇的是,许多贫困家庭都会省吃俭用买电视机、收音机等娱乐用品。

这个发现让作者推测,是不是因为平穷的人的生活太过无聊,或者太过绝望,才会让他们都纷纷去在食物、娱乐、消费等方面寻求快感?

明明正确的做法是,吃足够的食物,干更多的活,从一点点富余的钱开始进行投资(教育、健康等方面),然后滚雪球一般的逃离贫困陷阱。

作为普通打工人的我们,虽然不是贫困人口,也过着比较体面的生活,挣着够生活的工资,但是如果想进一步变富有的话,是不是应该先正视自己内心的欲望,警惕消费主义的陷进,花钱购买正确的东西,而不为了“挣钱生活的苦”而消耗资本去寻求一时的“甜”?

消费主义加剧了“人为物役”的异化倾向

首先,消费主义社会中的人把人生的目的及人的价值实现都归结为物质消费,他关注的只是个人的物质享受。必然对政治失去兴趣,放弃社会的责任和历史的使命,因此丧失对现实社会制度和社会问题的批判能力,丧失辩证思维能力,成为单向度的人。

其次,消费主义将物质消费作为衡量人的价值的标准,认为自我价值只是体现于自我的消费和享受之中,否定人的内在价值,使人成为被动、贪婪的消费者,丧失了道德信仰和能动创造性。

再次,消费主义加剧了“人为物役”的异化倾向。消费主义是物质主义,它使人成为金钱、财富和欲望的奴隶,成为没有思想和精神的躯壳。一切商品本来是服务于人的,是人们制造出来满足自己需要的异己物,但消费主义倡导的人对商品、金钱的过分追求,反而使人本身被商品所控制,甚至成为商品的奴隶。这样,人们越来越重视赚钱和享受,而忽视德性、品格以及指导人全面发展的哲学智慧的培养。最后导致人的道德水准逐步降低,人的智慧也为物所累而呈现退化趋势,人的综合素质也变得越来越差。


趁年轻,为自己做“投资回报率”最大的消费

年轻时,财力有限,但体力和精力旺盛。一定要把全部的时间都用来自我投资,自我增值。要持续不断去积累,丰富内在,提升能力,磨练心性,创造价值,开拓属于自己的天地。

在30岁左右,你就必然会享受到复利效应,碾压大部分同龄人,也不会再有太大的年龄焦虑,外貌焦虑,中年危机等。

早日识破消费主义的陷阱,破除虚荣心,攀比心,实打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去修炼内在,早日修炼成富足而有趣的灵魂。

最后

送给各位打工人一张壁纸

你可能感兴趣的:(身为打工人的你,是否也深陷消费主义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