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礼仪老师教授的日常礼仪

古人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周礼》有云,“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也”。在六艺之中,“礼”排第一,是古人最看重的素养。再有“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武则天如是说。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个人礼仪有很多,在此,我分享一下个人的礼仪注意事项。

修身之德,仪态礼仪之坐姿:入座时要轻、稳、缓。走到座位前,转身后轻稳地坐下。如果椅子位置不合适,需要挪动椅子的位置,应当先把椅子移至欲就座处,然后入座。而坐在椅子上移动位置,是有违社交礼仪的。;神态从容自如(嘴唇微闭,下颌微收,面容平和自然);双肩平正放松,两臂自然弯曲放在腿上,亦可放在椅子或是沙发扶手上,以自然得体为宜,掌心向下;坐在椅子上,要立腰、挺胸,上体自然挺直;双膝自然并拢,双腿正放或侧放,双脚并拢或交叠或成小"V"字型。如长时间端坐,可双腿交叉重叠,但要注意将上面的腿向回收,脚尖向下。;坐在椅子上,应至少坐满椅子的2/3,宽座沙发则至少坐1/2;落座后至少10分钟左右时间不要靠椅背。时间久了,可轻靠椅背;谈话时应根据交谈者方位,将上体双膝侧转向交谈者,上身仍保持挺直,不要出现自卑、恭维、讨好的姿态。讲究礼仪要尊重别人但不能失去自尊;在餐厅就餐时最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当椅子被拉开后,身体在几乎碰到桌子的距离站直,领位者会把椅子推进来,腿弯碰到后面的椅子时,就可以坐下来了。入座时,若是裙装,应用手将裙子稍稍拢一下,不要坐下后再拉拽衣裙。离座时也要从椅子左边离开,这是一种礼貌。女士入座尤要娴雅、文静。就座后,坐姿应端正,上身可以轻靠椅背。不要用手托腮或双臂肘放在桌上。不要频频离席,或挪动座椅。两腿并拢,如长时间端坐可将两腿交叉重叠,但要注意上面的腿向回收,脚尖向下,以给人高贵、大方之感;男士、女士需要侧坐时,应当将上身与腿同时转向同一侧,但头部保持向着前方。

;作为女士,坐姿的选择还要根据椅子的高低以及有无扶手和靠背,两手、两腿、两脚还可有多种摆法,但两腿叉开,或成四字形的叠腿方式是很不合适的;穿牛仔裤的坐法,首先身体侧坐,一脚支撑身体的重量,另一脚的足踝靠在这脚的脚尖上。也可以采取盘坐的方式,两脚交叉盘坐,脚尖朝上,两手自然地摆在膝盖上。如果坐沙发椅,就可不必太拘束,顺其自然地坐着,保持优雅的坐姿即可。

    举止是表现个人涵养的一面镜子,也是构成一个人外在美好的主要因素,不同的仪态显示人们不同的精神状态和文化教养,掌握举止礼仪,最温情的礼仪世界能带给我们最美的姿态!

    修身之德,仪态礼仪之走姿:走姿是人体所呈现出的一种动态,是站姿的延续。走姿文雅、端庄,不仅给人以沉着、稳重、冷静的感觉,而且也是展示自己气质与修养的重要形式。注意走姿也可以防止身体的变形走样,甚至可以预防颈椎疾病。

    正确的走姿主要有三个要点:从容、平稳、直线。

    身体直立、收腹直腰、两眼平视前方,双臂放松在身体两侧自然摆动,脚尖微向外或向正前方伸出,跨步均匀,两脚之间相距约一只脚到一只半脚,步伐稳健,步履自然。正确的走姿,要有节奏感。起步时,身体微向倾,身体重心落于前脚掌,行走中身体的重心要随着移动的脚步不断向前过渡,而不要让重心停留在后脚,并注意在前脚着地和后脚离地时伸直膝部。步幅的大小应根据身高、着装与场合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错误的走姿会引起大脑过劳。人在走路时,全身七经八脉都跟着一起活动,不正确的走姿会反射到大脑,使人无论在伏案工作还是走路时,大脑都处于紧张状态,白天的这种不得缓解的紧张,造成大脑过劳,会影响夜间的睡眠。走路抬头挺胸才利于周身与大脑的气血回流,也就是说,抬头挺胸走路时,是让大脑得到休息的机会,这个姿势使低头工作的状态变为"阳气升发"的抬头状态,正好补偿了人因为低头工作,给大脑造成的紧张以及气血流通不畅。

因此,无论是坐姿或是站姿都是每个人气质的体现以及维护自我健康的一种方式。

修身之德,仪态之西餐礼仪:在网课的礼仪课程中也勾起我对西餐礼仪的见解:例如刀叉的使用也是一门学问:刀叉的使用是右手持刀,左手持叉,将食物切成小块,然后用叉送入嘴内。欧洲人使用时不换手,即从切割到送食均以左手持叉。美国人则切割后,把刀放下,右手持叉送食入口。就餐时按刀叉顺序由外往里取用。每道菜吃完后,将刀叉并拢排放盘内,以示吃完。如未吃完,则摆成八字或交叉摆,刀口应向内。吃鸡、龙虾时,经主人示意,可以用手撕开吃,否则可用刀叉把肉割下,切成小块吃。切带骨头或硬壳的肉食,叉子一定要把肉叉牢,刀紧贴叉边下切,以免滑开。切菜时,注意不要用力过猛撞击盘子而发出声音。不容易叉的食品,或不易上叉的食品,可用刀把它轻轻推上叉。除喝汤外,不用匙进食。汤用深盘或小碗盛放,喝时用汤匙由内往外舀起送入嘴,即将喝尽,可将盘向外略托起。吃带有腥味的食品,如鱼、虾、野味等均配有柠檬,可用手将汁挤出滴在食品上,以去腥味。

基本原则是右手持刀或汤匙,左手拿叉。若有两把以上,应由最外面的一把依次向内取用。刀叉的拿法是轻握尾端,食指按在柄上。汤匙则用握笔的方式拿即可。如果感觉不方便,可以换右手拿叉,但更换频繁则显得粗野。吃体积较大的蔬菜时,可用刀叉来折叠、分切。较软的食物可放在叉子平面上,用刀子整理一下。牛排要吃一块,切一块。右手拿刀,左手握叉。切牛排应由外侧向内侧切。一次未切下,再切一次,不能向拉锯子方式切,亦不要拉扯。切肉要大小适度,不要大块塞进嘴里。猪排、羊肉都要熟透,吃法与吃牛排相同。炸鸡或烤鸡,在正式场合用刀叉吃。食肉时,两唇合拢,不要出声。口中食物未吞下,不要再送入口中。肉类切忌先切成碎块(此为英式,美式可以先切块),不但不雅,而且肉汁流失,殊为可惜。面包要撕成小片吃,吃一片撕一片,不可用口咬。如要涂牛油,并非整片先涂,再撕下来吃,宜先撕下小片,再涂在小片上,送入口中。撕面包时,碎屑应用碟子盛接,切勿弄脏餐桌。

面包切忌用刀子切割。如果饼干和面包是烤热的,是可以整片先涂牛油,再撕成小片吃。多汁的水果如西瓜、柚子等,应用匙取食。粒状水果如葡萄,可以用手抓来吃。葡萄连籽吞吃,如欲吐籽,应吐于手掌中再放入里。汁较少的水果如苹果、柿子,可将之切成四片,再削皮用刀叉取食。桃及瓜类,削皮切片后,用叉取食。台湾的柑,用手剥皮后,可用手一片一片的撕下来吃。喝汤时不能发出啜食声音,也不能端起汤盘喝,喝汤必须借助汤匙。

西方人用餐,餐桌上必须使用餐巾,一般家庭均用与桌布同套的餐巾,或抽沙,或刺绣,力求美观大方。餐巾务必洗净熨平,折后置放于餐盘中。使用刀叉进餐时,从外侧往内侧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东西时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执刀将其锯切成小块,然后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时,刀刃不可向外。进餐中放下刀叉时,应摆成"八"字型,分别放在餐盘边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还要继续吃。每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并拢放在盘中。如果是谈话,可以拿着刀叉,无需放下。不用刀时,也可以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作手势时,就应放下刀叉,千万不可手执刀叉在空中挥舞摇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只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只手拿叉取菜。要记住,任何时候,都不可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上,另一端放在桌上。每次送入口中的食物不宜过多,在咀嚼时不要说话,更不可主动与人谈话。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礼仪有着极多的约束和规定,古人恪行守礼之上,便能看到古人对事物的坚定和认真。对于传统文化,我们更应当为健康保持良好体态,为传承“礼仪之邦”而坚守礼仪之姿!

你可能感兴趣的:(专业礼仪老师教授的日常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