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没关系」是你的口头禅吗?

三月份花了三周时间,参加了一个线上课程,课程安排非常紧凑,隔天一次课,次日晚上十二点以前提交作业,超时就交不进去了。

第一周下来,很多同学在群里反映时间紧、任务重,消化完课程内容以后再写作业,几乎赶不上提交作业的截止日期。

一些同学甚至跟助教软磨硬泡,希望可以把作业提交时间从午夜十二点延长至凌晨两点,发现助教没有决定权以后,更是直接跟设计课程的老师联系,说明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希望延时交作业的目的。

我因为提前空出了三周的时间留给这个课程,所以在消化课程和写作业的时间上没有太大压力,看着他们在群里为争取多两个小时的写作业时间想尽办法,坦白讲,我希望他们能如愿。

不过,我也替他们捏把汗,因为设计课程的老师给我的感觉一向严谨,我觉得他不太可能更改自己定下的规则,然而这一次我还是推测错误了,老师亲自在群里回应大家:系统不能更改提交作业的时间,但迟交的同学可以把作业私信发给自己的助教。

从那以后,群里再也没有关于提交作业时限问题的讨论了。

为什么讲这个案例呢?因为它和今天文章的主题息息相关,在正式开始之前,先抛出一个问题给大家:

一件事情(包括完全由他人主导的事情)在结果出来以前,你觉得自己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左右这个结果,30%、70%、90%......?

你可以现在就凭以往的经验或直觉给出一个答案,先放着,等看完这篇文章,再回答一次,看看两次的答案有什么不同。

今天文章的主题是:你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左右一件事情的结果?它和一对概念强相关:「权力」与「责任」。

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这样的:权力越大,越能把事情的结果导向自己想要的,但同时,权力越大,意味着责任也越大。

不想承担责任,又想拥有权力,或者说承担较少的责任,拥有较大的权力,是不可能的。

回到前面抛给大家的问题,你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左右一件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你有多大的意愿想要把事情的结果导向自己想要的。

而这种意愿的强烈程度,实际上就是你想要为干预这个结果分配多少权重,也就是你对结果的掌控感可以到什么程度。

举些例子,比如:

领导在会上敲定了一个方案,但有员工觉得可以有更好的做法,这时候,有人觉得自己完全无法干预领导改变决定,只能照做,有人会想一些办法去跟领导迂回,还有一些人直接做出自己觉得可能更好的方案,尝试去说服领导。

第一种员工,对干预结果分配的权重是0%,因为觉得干预了也没用,领导不会听自己的,所以就不想费神去干预结果;第二种员工可能是30%、50%......第三种员工,强烈的想要对会议的结果施加影响,他分配给自己的权重可能是70%、90%......

再比如:

读文章的你,可能经历过谈恋爱但最终分手(当然,我真心希望你少经历几次),当「分手」还没有成为既定事实之前,你分配给自己多少权重去试图改变「分手」这个结果?

坦然接受这个结果,并祝对方幸福(权重:0%);

接受这个结果,同时跟对方沟通,想要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结果,有没有调整的可能性(权重:40%);

第一反应不是接受结果,而是跟对方沟通,并试图挽回这段关系(权重:70%);

......

当然,每段感情都不同,一定还有更高的权重分配方法,在「分手」成为既定事实之前,以上这些,你做到了哪种程度?

来到这里,我们知道了:没有完全「与我无关」的事,即便是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完全由别人主导的事,你也在里面对事情的结果施加了自己的影响,例如:不作为也是一种影响。

所以,想要左右一件事情的结果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在每件事里,分配我们干预结果的权重,说白了,就是我愿意为影响事情的结果花多少心力去施加干预。

分配权重包含两层含义,可以通过两个维度来表示:

当前维度:对事件的参与程度

文章开头我的课程群里,那帮为了延时提交作业不停地跟助教和老师沟通的同学,正是他们每个人,为这个结果分配了自己几乎100%的权重,才换来可以绕过不可更改的系统时间,把作业直接交给助教的两全其美的结果。

你可能会说,老师一定是迫于群体的压力而不得不做出妥协,不然下次还有谁会去上他的课,其实不然。

一方面,学到的知识毕竟是自己的,学费花的也是自己的钱,作业的目的也是为了巩固所学,这些都和妥不妥协无关。

另一方面,如果群里每个人的做法都是既想争取多一些写作业的时间,又不想费劲去商量,那么午夜十二点提交作业的结果一定不会改变。

这就是为干预结果分配自己权重的重要性,很多时候,它能改变原本看似注定了的结果。

所以,就当前正在着手做的事情,如果你非常想让结果导向自己所想的那一个,请施加更大的权重,让自己全方位地、深入地参与其中,即便自己在整件事中并不占主导地位。

将来维度:避免重蹈覆辙的意愿

如果一件事已经有了一个成为既定事实的结果,无论你分配过多少权重,它都已经不能改变了,这种情况,我们是不是就什么都不能做了呢?未必。

我们至少还能做一件事来分配权重、施加影响:避免重蹈覆辙、防患于未然。

美国得克萨斯州有一个9岁的小女孩,名叫安珀。1996年的某一天,她在自家门口玩耍的时候,被人劫走了,安珀的家人发现后立即报了警,但遗憾的是,4天后她被找到的时候,已经遇害了。

故事并没有结束。

美国有一个警报系统,名字也叫做「安珀」,它和遇害的小女孩安珀之间并不是巧合,而是因果关系,这套报警系统的诞生,正是安珀的家人在无法改变既定事实的结果之上,仍在思考自己的经历可以对别人施加什么样的正向影响下的产物。

安珀遇害后,她的家人带着悲愤的情绪成立了一个组织,要求当地政府立法保护更多儿童,随着事件影响力的扩大,当地电台和警方联手,做出了美国第一个安珀报警系统。

一旦再有小朋友失踪,他们的信息就会在第一时间发送到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居民手机上,这些信息包括照片、基本信息等,如果有新的线索,系统会实时更新信息。

随后,美国其他州开始效仿,现在,这个报警系统已经覆盖了全美,每年通过它找回的失踪儿童超过1000名。

之后,全球范围内,20多个国家效仿美国,做出了适合自己的安珀报警系统。

如果我们没办法改变一个已经成为既定事实的结果,分配权重施加影响这套理论依然可以使用,最好的使用场景就是着眼于将来:我能做些什么,避免这个不好的结果再次出现?

如果你正在经历一些事情,不妨问自己:我愿意为影响这件事情的结果分配多少权重,20%、50%、90%......?

如果结果已经成为既定事实不可改变了,不妨问自己:我能做些什么来避免重蹈覆辙?

同时,也用这两个问题来提醒自己:想拥有影响结果的权利,就必须承担与之匹配的责任;想要避免重蹈覆辙,就必须分配权重来做些什么。

没有完全「与我无关」的事,即便是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完全由别人主导的事。

所以,重申一次:在一个结果出现以前,你在多大程度上有能力左右这个结果,取决于你有多大的意愿把事情导向你想要的结果。也就是:你想要为干预这个结果分配多大的权重。

关于权重分配,没有一个固定值,文中列出的百分比也只是用做举例说明,并不是衡量标准。

不同的事,权重的分配不同,甚至,同一件事,目的不同,权重分配也会不同。

出去旅游,你会选择跟团还是自由行?

大部分时候,你是在做你觉得应该做的事,还是你想做的事?

一天中,有多少留给自己的时间?

一段感情似乎快走到终点,你想过几种挽救的方式?

......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体现着你对事情的掌控度,也就是干预事情结果的权重分配情况,当然,别忘了,它们和权力与责任紧密相关。

还是那句话:权力越大、责任也越大,同时,权力越大,也越能把事情的结果导向自己想要的方向。

你可能感兴趣的:(「跟我没关系」是你的口头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