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生成长》day2:天才和庸才的培养只差一个思维模式的转变

《终生成长》阅读day2

    在看到书中列举的一些案例时,不自觉的会代入对照,我必须承认,目前我有一部分答案是偏向固定性思维模式的,然后几个疑问就出现在我的脑海中:1、成长性思维模式和固定性思维模式是否是对立面?2、能否从固定性模式转变为成长性模式?

    这些在书中都找到了答案。

1、成长性思维模式和固定性思维模式是否是对立面?

    人们可以在不同的领域展现出不同的思维模式,而这种思维模式只会影响他在这个领域内的表现。看到这个答案,内心安定了不少。

2、能否从固定性思维模式转变为成长性思维模式?

    在了解了成长性思维模式和固定性思维模式所带来的可能的影响之后,内心就非常渴望可以转变。书中的一句话让我为之一振:

    “无论我们是谈论达尔文还是普通大学生,想达成重要成就都需要明确的关注点、全身心的努力、无穷无尽的策略,还有学习中的同伴。”

    这意味着只要抓住这几个点,我们就可以将自己某一领域的固定性思维转变为成长性思维。

    书中举了好几个可以堪称“奇迹”的例子,比如一个老师通过对最差学校的学生灌输成长性思维,结果这些学生取得的成绩超过了最好学校学生的成绩;将一批资质差不多的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进行成长性思维的灌输,二组进行固定性思维模式的灌输,经过时间的推移,一组学生取得的成绩明显要高于二组学生;再比如让具有成长性思维模式的老师教育资质参差不齐的班级,一个学年结束后,不论是优秀组的学生还是后进组的学生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这一系列的实验表明:天才和庸才的培养只差一个思维模式的转变。

    现如今,教育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之一,被社会各界所关注着。近几年“抑郁症”、“原生家庭”等词汇更是成了热搜词汇。这一结果不论是对家庭教育还是应试教育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于“抑郁症”,杜克大学的一项报告曾表明:在一些追求“不费吹灰之力达到完美”的大学本科女生中,焦虑和抑郁是很普遍的。这就是固定性思维带来的结果导向,而这一思维更是抑郁的助力器。虽然成长性思维的人也有抑郁的情况,但他们表现出来的行为却相当惊人,越挫越勇说的就是这一类人。

    近年来,听到越来越多的人表示自己正遭受着原生家庭的困扰。那是父母辈对我们的家庭教育带给我们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更是孩子学习成长中的伙伴。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有很多书中都提到过这样一个观点,孩子就是父母的翻版。这个孩子终究是要成长为父母的,我们有一天也是要为人父母的,对待我们的孩子呢?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将自己所遭受的关于“原生家庭”的问题扼杀在我们这一代,抱着成长性思维去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他们是天才还是庸才,只在我们的一念之差。

你可能感兴趣的:(《终生成长》day2:天才和庸才的培养只差一个思维模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