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猫》其实读的很晦涩,有译本的缘故,有结构松散的问题。
夏目漱石曾在该书的出版说明里说:本书没有题旨,没有结构,像没头没尾的海参似的。作者可以随时停笔,读者也可以从任意一页往下阅读,都不会影响情节的连贯性。
其中固然有作者的自谦,但也是事实。《我是猫》共十一章,是在第一章发表并引起广泛影响后,作者才应读者的要求逐渐构思并陆续完成了后续篇章。
全文以连载的形式发表在《杜鹃》杂志。唯一算得上故事情节的是金田家小姐的婚事。所占篇幅也不多,即使略过不看也不影响全文。
写到这里,这本被鲁迅先生盛赞为“当世无与匹者”的举世名著,到底何以享誉世界,使夏目漱石一举成名呢?
下面是一点点粗略的感悟。
01猫眼看世界
小说以幽默风趣、讽刺辛辣的语言讲述了一只猫眼中的世界。
这是一只到死也没有名字的猫,却被作者赋予了神通,它非但会观察周遭的一切还能揣摩人的心理,而且拥有博大的知识库和十级吐槽能力,常常拿人类自比,结论是:人类愚蠢至极。
主人苦沙弥固执、自私、软弱、胆小。
明明患有胃病,却又难以抵挡果酱的诱惑,明明锻炼可以强身健体,缓解胃病,却又懒惰地找各种借口。
临睡前总要拿几本书放在枕边,但一页都不曾翻开过。
做事总是三分钟热度。
在家人朋友面前狂妄自大,外人面前却常常被逼问地哑口无言。
美学家迷亭,谎话连篇,即使被戳破也照样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爱与人争论和开玩笑,善于讥讽和捉弄别人。
寒月是这群人中最接近“正常”人的,却把博士论文的成败归结在日复一日不停地磨一个大街上随处可买的玻璃球上。
哲学家独仙,看起来思想高深、言辞不俗,实则只是满嘴大道理的语言巨人。
铃木,圆滑、拜金,为了追求名利是非不分的家伙。
大资本家金田、他的鼻子夫人和车夫老婆等一众帮凶,凶残、势力、功利、自私、粗鄙不堪。
这些不同阶层、职业、思想、身份的人,都在猫的眼里、嘴里立体鲜活,被作者刻画得栩栩如生。
作者通过一只没有名字、拥有超高自我意识的猫,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一个普通英语教师一家从早到晚的饮食起居、所处环境,与客人、周围邻居和一墙之隔的学生之间的谈话和纠纷,一一展现出来,并以诙谐幽默的猫吻褒贬时政、调侃人类。
02猫语论天下
之所以说这本书读的很晦涩,是因为对作者以及这本书发表的年代缺乏了解。后来特意搜了相关资料,才慢慢读得顺了,更被作者的表达形式、所思所想折服。
夏目漱石本名夏目金之助,1967年(明治时代的前一年)出生于东京的一个小吏家庭。幼年曾被父母过继,后因夏目家长子、次子先后病倒被生父接回家中。二十一岁才正式入了本家户籍,恢复夏目姓及本名金之助。
夏目漱石自小喜读汉文,从十四岁开始学习中国古籍,曾立志以汉文出世。因家中反对,不得已进了一所英语私塾,于1888年考入东京第一高等中学。在校期间理科成绩名列前茅,因向往埃及金字塔曾想报考建筑学。
1889年漱石与诗人正冈子规相识,在其影响下开始写俳句和汉诗,用汉文评论了他的诗文集《七草集》,并用汉诗体写成了游记《木屑集》。
这一年他首次使用笔名“”,取自《晋书·孙楚传》中的典故。
1890年考入帝国大学英文科,成绩优异,在学期间神经衰弱症复发,同时染上肺结核。
1893年,夏目漱石大学毕业后,顺利进入东京高等师范任教,开始对英国文学产生怀疑,对禅宗产生浓厚兴趣。
1895年大学毕业不久,漱石离开东京前往子规的故乡四国松山,一边治病疗养,一边任中学英语教师。
一1896年经介绍与贵族院书记官的长女中根镜子结婚。婚后转入九州熊本第五高等学校(现熊本大学)任教。
1900年夏目漱石被公派前往英国伦敦大学留学2年,期间他发现现实中的英国与想象中有巨大差距。
他说“身处这个全是绅士的国家,我却觉得像一只丧家之犬活在一群狼中间”,他意识到即使精通英文也无法增强日本的国势,再次陷入严重的神经衰弱症。
1903年返回日本,任第一高等学校英语教授、东京大学的英国文学讲师。
1904年夏日的一天,雨过天晴,一只刚出生不久的迷路的小猫走进了夏目漱石的家门,他开始创作《我是猫》。
1905年,日俄战争交战时,《我是猫》以笔名夏目漱石在《杜鹃》杂志上登出。夏目漱石作为小说家横空出世,一举成名。
同时,夏目漱石还以本名金之助在东京帝国大学办的《帝国文学》上发表了描写英国留学体验的短篇小说《伦敦塔》。
1907年夏目漱石辞去东京帝国大学的教职,进入朝日新闻社从事专职写作,直至1916年病逝,创作了《哥儿》《坑夫》《三四郎》《从此以后》《门》《彼岸之后》《行人》《心》等多部中长篇小说,在日本文学史上确立了其不朽的地位。
童年生活的阴影伴随夏目漱石的一生,他沉默寡言,不懂如何爱人也不懂得接受别人的关爱。他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像书中的苦沙弥一样,他阴郁、愤懑而神经质,常常因为小事发脾气。
后来夏目漱石曾说:我对这种神经衰弱和疯狂深表谢意。
《我是猫》可以看作是作者在精神重压下的倾诉,看起来有些”疯人疯语“,但其实充满了离奇的想象和作者对明治维新改革的超前、清醒认知。
明治维新——这个日本历史上转折性的变革,带给日本科技、教育、知识、文艺进步的同时,自有其不彻底性。
在所谓的“大和魂”让日本陷入一片狂热之中时,夏目漱石曲折的人生经历使他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不可协调的矛盾,敏锐地觉察到社会表面现象背后所隐藏着的各种危机。
他以猫眼冷眼旁观,以猫语极尽调侃和揶揄20世纪初的“现代文明”。
——明治政府急于西化的过程中给社会带来各种弊病,传统的社会生活、思维方式、精神活动和道德价值观也随之改变。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是猫》诞生了。
03明贬暗褒
虽然夏目漱石在《我是猫》里对主人苦沙弥及他的朋友极具讽刺,但仍不难发现他们的个人魅力。他们探讨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化、女性、婚姻、家庭等问题。
通过照镜子、学生上门求情等事件,赞赏苦沙弥看似冷酷却不虚伪,敢于承认自己的弱点。
猫笑看主人与妻子的争吵别扭,后又通过他人之口赞赏这种新型夫妻关系是一种进步。
通过与学生、邻居等金田家帮凶的斗智斗勇,表明苦沙弥坚守自我,不同流合污的优秀品格。
迷亭讲的各类故事看似荒诞不经,实则影射了当下的一些流行心理。夏目漱石的女儿写回忆文章曾证实,迷亭具有主人性格的一部分。
还有寒月,买到梦寐以求的小提琴后,深夜上山坐在岩石上,即刻便进入自己的梦幻世界。
独仙,倡导”无为而治“,凡事不可强求,消极方能静心养神。
虽然同是嘲讽,但对金田一家及周围贪图小利的无知愚昧之辈,显然不同。
前者是知识分子处于社会洪流中的清醒和智慧,后者是资本家及其爪牙的金钱至上观和人性堕落。
前者通过反对寒月与金田家小姐的婚事旗帜鲜明地表明态度:绝不与之沆瀣一气。
04假如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一只猫
苦沙弥也好,迷亭也罢,看似是猫在观察他们,其实是夏目漱石在观察社会,针砭时弊的同时洞察人心、人性。
名著之所以是名著,在于其跨越时代仍发人深省。
迷亭在未来记中告诫读者,人类个性极端碰撞导致的社会新问题,男女不婚、自杀等。
有趣的是,这本写于100年前的未来记,不正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问题么?
金钱与名利的诱惑,资本与普通人的较量,战争的狂热和和平的渴求,女性与家庭的关系,教育的本质······书中的诸多问题及其变形在当下依旧存在。
我们的社会里依然有“金田和他的鼻子夫人”,依然有攀附权势的小人,依然有清醒的知识分子和专业学者。
更多的是像苦沙弥一样有着诸多缺点和怪癖的普通人。
而假如你的生活中也有这样一只无名猫,它口不能言却聪明智至极,对你的日常起居如影随形,对你的内心想法了如指掌并嗤之以鼻,你会作何感想呢?
这样的猫当然不存在,但也可以说,它随时随地都会出现。它代表你洞悉世界的能力和重新认识自我的心理过程。
愿你我的生活里都有这样一只猫。
而世事就如猫的眼珠一样变幻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