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谁呢?
你现在是在用大脑思考你是谁吧?
但是这一次,请你停止思考。
什么?你无法停下来?
这就是思维的绑架!
我们总是觉得,我思故我在。那是因为我们认同我们的思维,觉得我们的思维就是我们自己。觉得如果思维停下来,自己就不存在了。
我们的思维为我们重现了过去的自己,我们经历了什么事情,有哪些令人懊悔的表现;我们的思维为我们勾勒出了未来的自己,我们最终将变成什么样子,获得什么成就;但是我们的思维从来不会重视当下的自己,最后我们的思维变得强大,强大到你都无法让它停下。
其实,思维不是我们,只是我们的工具,只是我们依靠ta太久了,就像我们靠着一把剑披荆斩棘,最后形影不离,直到认为那把剑就是我们自己。
这本书令我诧异的一句话是:“绝大部分人不具有创造性,不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运用思维,而是他们不懂得停止思维。”
其实我们只是把思维当成意识,而恰恰是思维让我们忽略了意识,你的思考、情绪、欲望和好恶,正是普通的无意识状态。
你觉得冬天比夏天安全,因为下雨而郁闷冲着路边的车胎拳打脚踢发脾气,饥肠辘辘想填满胃,喜欢甜不喜欢酸,觉得那只狗狗比猫咪可爱……你以为这就是你?不,这些都只是无意识状态,而不是真正的你。
而真正的你在哪里呢?过去的你已经“死去”,未来的你还未“出生”,你只存在于当下,而你只有停下思维,才能感受当下。
你会觉得害怕吗?
每次搭地铁,我总是害怕悬在天花板的显示屏会砸下来。当然,这不是我唯一害怕的东西,我害怕吊灯、吊桥、吊楼、一切悬吊的东西,我总觉得它们总有一天会坠落,只是时间问题。
其实这种恐惧是大脑带给你的,这也是为什么脑区的动机来源是恐惧,因为他们想象未来。
其实很多的恐惧都是源自未来,我们害怕将来会失败,害怕天不遂人愿,害怕会失去家人朋友……
而腹区作为活在当下的类型,就不会有这种困扰。(所以这本书推荐给脑区的人,不推荐腹区的人)
你的目的地,是去哪里?
我们先来假如,人生就是一趟旅行。
你的旅行目的地是阿姆斯特丹,你爸妈的旅行目的地是丽江,你觉得你们的人生旅程一样吗?
其实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
也许你妈争分夺秒拍完古城、玉龙雪山、茶马古道各种标志景点的照片,匆匆赶往下一个景点;也许你爸选择去某个酒吧静静;也许你去梵高博物馆看到了你喜欢的画,品尝了最正宗的奶酪,在路上遇见许多稀奇古怪的人……
而这一切都像你们的人生,就算你们的目的地相同,但是你们做的每件事,走过的每一步,和那时的感受才是真实的一切。
就算你们的目的地不同,你们也可以同样匆忙疲惫或是欣喜难忘。
那些专注于目的地的人,永远只看到未来,忙着去下个目的地打卡,永远在赶场,却忽视了当下路途中的经历和感受,最后回忆起来,去是去过了,但是跟没去过一样。
我们可以期望,可以为目标努力,但是不要冷落了当下的自己。
就像作者说的:“你设定目标并努力实现目标本身没有错,错误的是你将它当成你对生命和本体感受的替代品。”
还有特别想对老一辈不愿意享受的人说,你每天辛苦劳累、省吃俭用,寄希望于未来某一天环游世界或者买好的房子,结果也许你达到了这个目标,但是却没达到目的,因为你已经老得出不了远门,而辛苦半辈子买的房子,你也住不了多久。
在你冲往人生终点的长跑中,为什么不给你的脚穿双鞋呢?在你路途中的那些时光,原本可以不用那么煎熬的。(这是对脑区说的,腹区的人就算了,腹区的人很懂得立即满足自己的欲望)
当下临在未显化状态
你以为未来终将会把你从过去中解放出来,这是一个幻象。只有当下才能把你从过去中解放出来。
当下的力量,即临在的力量,是你从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的意识。
临在状态,就是你上一个思维与下一个思维的空隙(没有思维),逃离时间之外。
临在不是你想的那样,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你不能去思考临在的状态,你一思考你就不是临在状态。就像你不能将无物转变成物体,当你想它是个什么东西的时候,你就丢失了它,因为它不是东西。
保持高度的临在,你就能进入未显化状态。
这个世界就是为了实现未显化状态而存在的。
空间和时间的真正本质:
空间的内在对应是寂静,无限深入无念的领域;时间的内在对应是临在,永恒的当下意识。
未显化状态无处不在,却无法捕捉(无法摸到、看到)。
未显化状态是什么呢?大概就是我们看得到桌子板凳和人,却看不到空间,我们听得到鸟叫狗吠和讲话声,我们却听不到无声;就像我们能指出画纸上的每个颜色和物体,却觉得一张白纸空空如也。
我们所有忽视的这些就是未显化状态,而正是未显化状态的对比下,我们才能察觉到显化状态。
如果你有意识地与未显化状态相联结,你将会珍惜、热爱并深深地尊重显化状态和显化状态下的每一个生命形式,因为它们都是超越形式的那个合一生命的一种表达。总之,世间的一切都不是那么重要了。用耶稣的话说,“你已经征服了世界”,或者用佛陀的话说,“你已经到达了彼岸”。
好想知道那是种什么状态啊!但是这么激动肯定是体会不到临在状态的。